天天看點

如果漢獻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殺死,曹操手下還能聚集那麼多文武嗎?

作者:巴山夜雨涮鍋

這個問題是比較有趣的。其實換個說法就是,如果漢獻帝還沒來得及被曹操挾持到許都去,就已經挂了,曹操還能聚集到這麼多人才麼?

或者再說直接點:如果曹操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他還能得到這麼多人才麼?

答案是否定的。

在曹操以一介地方軍閥,最終掃蕩天下,奠基曹魏帝國的過程中,“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很重要的一步棋,甚至可以說是曹操發家路上的轉折點。在過去,因為曹操出身于宦官,雖然也是官二代富二代,但跟他的主要競争對手袁紹比起來,明顯落了下風。雖然也占據兖州、豫州之地,擁兵十萬,但在籠絡人才方面很吃力。

如果漢獻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殺死,曹操手下還能聚集那麼多文武嗎?

而自從196年迎接皇帝,遷都許城,挾天子以令諸侯,使得曹操獲得了正統朝廷的名号。拿正統朝廷的名分去,招募人才就要容易得多。

現在很多人,站在曹操後來與漢獻帝翻臉的“後知後覺”上,認為曹操的江山不是靠漢獻帝一紙指令就歸順的,而是曹操自己一刀一槍打下來的,是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自找麻煩,是給自己身邊買了個定時炸彈,是吃了虧的。言下之意,曹操就算不挾持天子,也能獲得發展,說不定還少了“漢賊”的惡名。

這就是刻舟求劍了。

曹操的地盤當然必須靠自己出兵去打,但無論是對方的文武軍民,還是自己治理下的臣民來說,皇帝和朝廷的号召力、影響力還是存在的,而且很大。有天子和無天子的情況下,戰争的對手方面,抵抗的意志力是不同的,對己方地盤的控制力也是不同。

單說三國争霸中第一等的重要資源——人才,也可以看出挾天子對曹操的重要意義。

從曆史記載來看,曹操通過迎天子,奪取大漢朝廷名分,總共獲得了以下三方面的人才:

其一,部分在朝廷的人才直接到了曹操麾下

其二,曹操挾天子之後,一些人直接從其他諸侯手下跳槽到了朝廷(也就是曹操這裡)

其三,曹操挾天子後,獲得了一些諸侯、降将的效忠。

如果漢獻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殺死,曹操手下還能聚集那麼多文武嗎?

翻看魏書中各位人才的履曆,這三類比比皆是。

咱們先簡單分析曹操手下主要謀士的來由。所謂主要謀士,就是衆所周知的“五大神人”即荀彧、荀攸、郭嘉、賈诩、程昱,再加上存在感強促進曹魏建立的董昭吧。

從這6個堪稱曹營最重要的謀臣裡面,看看有多少人是沖漢獻帝的面子來的。

先看荀彧。荀彧是在曹操剛領取兖州時候就來的,這個和漢獻帝無關。

然後是荀攸。在《三國演義》中,荀攸是跟随叔叔一起投奔曹操的。曆史上卻不同。曆史上的荀攸,曾做過朝廷的黃門侍郎和地方官,後來想去劉焉手下當蜀郡太守,因為道路不通留在荊州。曹操迎接漢獻帝後,寫信給荀攸說:“方今天下大亂,智士勞心之時也,而顧觀變蜀漢,不已久乎!”然後用朝廷名義征召荀攸當蜀郡太守,又讓他當了尚書。是以荀攸能來曹操這裡,就是沖着皇帝的面子。

如果漢獻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殺死,曹操手下還能聚集那麼多文武嗎?

鬼謀賈诩,之前是輔佐軍閥張繡的,曾經給張繡出主意,打得曹操落花流水。在官渡之戰前夕,賈诩勸說張繡歸降曹操,賈诩自己也一起過去,成為曹操手下的重臣。而賈诩勸張繡降曹的第一句,就是“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

程昱,是在曹操領兖州的時候加入,而且是屁颠屁颠跑去投奔,這個和皇帝沒關系。

郭嘉,在演義中也是很早就加入曹操的。曆史上,他加入曹操的是靠荀彧推薦,也沒有直接說跟皇帝什麼關系。但是,之前郭嘉是在袁紹手下的。荀彧在191年就加入了曹操,而郭嘉加入曹操的時間,恰好是在197年,也就是曹操迎皇帝後的第二天。為何過去五年荀彧都不曾勸說郭嘉過來呢?要說郭嘉加入曹操和皇帝沒關系,恐怕也比較牽強吧。

如果漢獻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殺死,曹操手下還能聚集那麼多文武嗎?

董昭,之前是在朝廷當官,曹操迎天子後順勢成為曹操的部下。

如上,六大謀臣裡面,兩個是很早就投奔曹操的,這個和皇帝完全沒關系。另外三個是曹操用朝廷名義弄來的,郭嘉則難以判定,但從時間上是曹操剛完成挾天子,郭嘉就跑來了。從這一點,已經可以判斷迎天子對曹操的重要性了。

咱們再把範圍放廣一點,看看曹操其他的人才是怎麼來的。先選取《三國志》中傳記靠前的魏國文臣,除掉前面說的六大謀臣,剩下的27個人

袁渙:198年

張範:平袁紹後,且傳記曾明說了天子的價值

涼冒:挾天子後(以司空名義征召)

國淵:挾天子後(以司空名義征召)

田疇:207年,滅袁氏後

王修:205年,滅袁氏後

邴原:挾天子後(以司空征召)

管甯:未出仕

崔琰:滅袁氏後

毛玠:早期

徐奕:挾天子後(以司空征召)

何夔:挾天子後(以司空征召)

邢颙:破袁紹後

鮑勳:晚期

司馬芝:晚期

鐘繇:挾天子後

華歆:200年,且明說以天子名義征召)

王朗:挾天子後

如果漢獻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殺死,曹操手下還能聚集那麼多文武嗎?

劉晔:199年

蔣濟:不明,大機率挾天子後

劉放:破袁紹後

劉福:挾天子後

司馬朗:挾天子後

梁習:挾天子後

張既:挾天子後

溫恢:挾天子後

賈逵:不明

以上27個文臣,明确在195年或更早的隻有毛玠1人,挾天子後的196-200年的有15人,包括劉晔、鐘繇、華歆、王朗這些重量級,而且其中很多明說了就是以天子名義去征召的。此外,201-208年的有6人,208年以後的2人,情況不明的2人(包括大機率196年以後的蔣濟),還有一個終身不出的管甯。

可見,曹操從190年起兵,到196年挾天子之前,雖然已經占有了中原之地,成為屈指可數的大軍閥,但他這些名臣中,33人隻有荀彧、程昱、毛介3個投奔。而從他196年挾天子之後,短短4年間,人才頓時井噴,多達19人前來。要知道,200年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前,曹操的勢力比起196年其實并沒有太迅猛的增長。是以其人才聚集的速度陡然增加,隻能說最大的變數,就是曹操獲得了朝廷的名分。

如果漢獻帝直接被李傕郭汜殺死,曹操手下還能聚集那麼多文武嗎?

是以,196年曹操挾天子對他麾下人才聚集的意義,很明顯了。

曹操手下真正的第一猛将是這個人

曹操掃蕩天下,袁紹他在幹啥?

上下2冊【易中天品三國】正版現貨易中天百家講壇書籍中華史中國 ¥68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