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光政策劊子手,治安戰專家岡村甯次,彭老總說他毒辣老練

抗戰時期,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最早是從東三省開始的,華北則是根據地和遊擊戰的戰場。而就是在華北戰場,一個日軍指揮官提出了後來無數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三光政策”,既然殺光、搶光、燒光,這個人就是臭名昭著的岡村甯次。然而,岡村甯次在戰後卻沒有得到應得的審判,這背後确實有着特殊的曆史原因。

三光政策劊子手,治安戰專家岡村甯次,彭老總說他毒辣老練

在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之前,日本實質上已經侵略并占據了中國東北,日軍專門扶持僞滿洲國以控制中國東北區域。當時,在華北區域日軍的主力為華北方面軍,同時其扶持了華北治安軍,也稱皇協軍,最為中國人熟知的名字是“僞軍”。

岡村甯次的戰略和戰術能力很強,他是真正的中國通,以對華情報起家,最早在1915年就到中國搜集情報。日本軍隊裡有個三人組,這3人後來被稱為“三羽烏”——日語“三隻烏鴉”之意(略同于漢語的“三傑”)。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和岡村甯次——皆是日本陸軍中的驕子。在以訓練嚴酷著稱的日本軍校中,永田鐵山的畢業成績是士官學校第4名、陸軍大學第2名;小畑敏四郎的成績為士官學校第5名,陸軍大學第1名;岡村甯次則為士官學校第6名,在陸軍大學則因成績優異接受過大正天皇頒獎。

三光政策劊子手,治安戰專家岡村甯次,彭老總說他毒辣老練

1940年8月20日晚,日寇在華北所有的重要交通線同時遭到猛烈襲擊。在彭德懷等将領的指揮下,八路軍于華北敵後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破擊戰。這次意義重大的軍事行動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百團大戰。

戰役發起至12月5日的前3個半月,八路軍即進行大小戰鬥1824次,斃傷日軍20645人、僞軍5155人,俘日軍281人、僞軍18407人,破壞鐵路474公裡、公路1502公裡,攻克據點2993處,繳獲各種炮53門、各種槍5900餘支(挺)。整個戰役,八路軍至少作戰2170餘次,殲滅日僞軍5萬餘人。同時,八路軍也付出傷亡1.7萬餘人、中毒2萬餘人的代價。

三光政策劊子手,治安戰專家岡村甯次,彭老總說他毒辣老練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争時期,八路軍上司下的人民武裝累計一共扒了日僞軍控制下的5000多公裡長的鐵路。其中在百團大戰期間就破壞了470公裡的正太鐵路。我根據地兵工廠所使用的軍工鋼材,大多數是依靠扒鐵路繳獲的鐵軌,紫銅則是靠割日軍電話線煉制的。後來,割電話線甚至成了遊擊區民兵老百姓的賺錢進項。

最省力的一種扒鐵路的方法,首先把一根鐵軌的道釘起出拆除,然後用人力或畜力掀起一段鐵軌,然後讓一長段鐵軌依靠自身重力自己掀翻,最後就把鐵軌整個翻倒。随着根據地越來越牢固,八路軍從一開始的炸鐵路,後來都改成了扒鐵路,因為這樣做的經濟效益更好。甚至有段時間,津浦鐵路甚至要靠新四軍點頭,才能順暢通車,這一度讓日本人很郁悶。這個方法的優點是耗時較少,而非常省力氣。但是,如想收集鐵軌等物資,還需要依靠人力,一節一節地扒幹淨。這需要調動大部隊,進行外圍警戒和攔截日僞軍的進攻。

三光政策劊子手,治安戰專家岡村甯次,彭老總說他毒辣老練

岡村甯次本人在1936年以中将軍銜任日軍第二師團師團長,随着戰事的進展,日軍在戰場上多次擊敗了中國軍隊的大規模正面抵抗,岡村甯次随之得到晉升。1941年4月,岡村甯次授銜陸軍大将,同年7月,任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進而掌控華北大局。

随即發動華北治安戰。在華北方面軍的位置上,岡村甯次于41年11月釋出“三光政策”,為日軍的瘋狂行動拉開了序幕。雖然一開始日軍的軍紀很少能夠限制日軍對中國人民的罪行,但岡村甯次的做法,則是徹底地解除了日軍軍内的風紀執法,讓放火、殺人、搶劫行為常态化,等于是徹底地撕下了僞裝面目,讓士兵大張旗鼓地違法殺人。

三光政策劊子手,治安戰專家岡村甯次,彭老總說他毒辣老練

日軍在華北對我敵後根據地實施瘋狂掃蕩,推行“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鍊、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造成各根據地之間聯系被切斷,部隊給養得不到及時補充,根據地人民的生命财産遭受了極大摧殘。

岡村甯次最典型的行動,是在1942年年中發動的對華北冀中根據地、太行山區解放區的大掃蕩,其掃蕩行動極其血腥嚴峻,日軍在此期間對中國平民犯下的罪行,從人口變化方面就可見一班,短短數月之内解放區人口由1億降至5千萬。

岡村甯次進行“大掃蕩”,推行殘忍的“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導緻八路軍陷入較大被動和損失,一度喪失了一半根據地和人口,平原地帶全部變成遊擊區,總兵力由40萬減至30萬。甚至太行山深處的八路軍前方總部被日軍突襲,八路軍參謀長左權犧牲。

三光政策劊子手,治安戰專家岡村甯次,彭老總說他毒辣老練

在1944年11月,岡村甯次接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接管所有在華日軍,雖然仍然發起多次進攻戰役,但在日本日薄西山的情況下沒能帶來根本性改變。

1945年初,晉察冀根據地,中共晉察冀分局和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根據上級關于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指令,決定進行積極戰鬥,擴大解放區的範圍。晉察冀軍區各部隊從1945年春夏開始,連續對敵僞軍占領區實施了春夏季攻勢作戰,大小作戰共計2700多次,先後殲滅日僞軍2.8萬人。

随着日本戰敗投降,岡村甯次率領的中國大陸的日軍也向國民政府投降。之後,岡村甯次聽從國民政府的指令,協助日軍向國軍投降,并将物資軍械交與國軍,這實際上和日本本部的指令沖突,岡村甯次顯然是希望通過和國民政府的合作換取更好的投降待遇。期間,國民政府甚至拒絕了東京法庭對岡村甯次的引渡要求,直到1949年1月26日,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法庭在上海宣布岡村甯次“無罪”,并被釋放回國。也就是說,這位三光政策創始者不但沒有死刑,反而一點罪行都沒有。

三光政策劊子手,治安戰專家岡村甯次,彭老總說他毒辣老練

之是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核心原因恐怕還是岡村甯次本人對國民政府的幫助,以及受到包括蔣介石在内大批國民黨人士的喜愛。岡村甯次的對解放區大掃蕩,被認為極大地削弱了中國共産黨的力量,國民黨對此實際上是樂于見到的。而在投降期間,引導百萬日軍進行投降,并且專門地将武器軍備交予國軍的做法,也令國民黨方面對其非常友善。

在這樣的背景下,岡村甯次所謂的“沒有直接下令殺死平民,也未受到直接控告”的免罪理由無疑是脆弱的。可以說正是由于其行動對國民政府的利益,岡村甯次本人的罪行并沒有得到清算,這确實是曆史的遺憾。

三光政策劊子手,治安戰專家岡村甯次,彭老總說他毒辣老練

彭德懷對崗村甯次的評價:“他更為毒辣、老練。能實事求是,細緻周密。每次進攻要調查半年做準備。無内線配合不進行蠶食。不出風頭,不多講話,對部下不粗暴,講話裡看不出動向。他經常廣泛收集研究我們,老練得很,華北日軍司令官中最厲害一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