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第一貴族集團:一統天下的關隴八柱國 最初是這八個人

作者:進擊的曆史君

曆史人物的關系有時很有趣,起兵反隋建立唐朝的李淵比隋炀帝楊廣大兩歲,是他的表哥,出身與楊家一樣,都是北周貴族。李淵與楊廣的母親是親姐妹,外公為是北周重臣獨孤信,說起來都是實在親戚。無論是李家還是楊家,亦或是獨孤家,其出身都是關隴集團。這個團體核心就是西魏北周的“八柱國、十二大将軍”。李淵的祖父李虎是八柱國之一,而楊廣的祖父楊忠是十二大将軍之一。

今天我們就來看這個号稱古代第一貴族集團,結束自西晉後長達三百年分裂局面,開啟中國曆史第二階段大一統的關隴集團八柱國,其發端是哪八個人,堪稱最牛的“朋友圈”。

古代第一貴族集團:一統天下的關隴八柱國 最初是這八個人

關隴集團八柱國“小團體”的形成

關隴集團這個概念出自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名作《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在書中他對西魏北周的政治勢力給出了自己的論斷,進而提出了“關隴集團”這個概念。

關隴是個地理名稱,指的是今天甘肅隴山,六盤山西邊以及黃河東邊的關中區域。所謂柱國,“言其於國,如室有柱”,就是國家的頂梁柱的意思,戰國時期武官中就有“上柱國”一職。北魏時期柱國大将軍這一稱号,始封于爾朱榮,後被廢置,關隴集團創始者宇文泰當權時重新設立。

古代第一貴族集團:一統天下的關隴八柱國 最初是這八個人

關隴集團八柱國及他們的後人,共同主宰了四個王朝的命運,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唐,堪稱中國古代曆史上第一貴族集團,其發端就是西魏八大柱國。

最初的八柱國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趙貴,于謹,獨孤信,侯莫陳崇。

古代第一貴族集團:一統天下的關隴八柱國 最初是這八個人

這八個人中大部分人都有一個共同身份:北魏六鎮人。宇文泰,北魏武川鎮人,八柱國中還有李虎、獨孤信、趙貴、侯莫陳崇等人皆出于北魏六鎮中的軍人世家。所謂六鎮,是指北魏設定在邊界用以防備攻擊北方勁敵柔然的六個軍鎮,分别是: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鎮。

古代第一貴族集團:一統天下的關隴八柱國 最初是這八個人

北魏自主持改革的孝文帝駕崩後,局勢開始崩壞,朝廷裡,文恬武嬉,腐敗不堪;地方上,狼煙遍起,危機四伏。孝文帝改革中,六鎮的人逐漸被邊緣化,利益受損,沖突逐漸累積,孝文帝死後二十五年,六鎮爆發了起義,北魏自此由盛轉衰。

在鎮壓六鎮起義後,消滅了爾朱氏占據中原一帶的高歡集團崛起。與此同時,被派往關隴一帶平叛的宇文泰集團也趁勢崛起。北魏的最後一個皇帝孝武帝元修出奔關中後被宇文泰掌握,北魏徹底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部分。東魏由高歡把持,西魏由宇文泰掌管。

古代第一貴族集團:一統天下的關隴八柱國 最初是這八個人

宇文泰集團這邊不敵高歡集團一方,西魏大統八年在與東魏邙山大戰時大敗,幾乎全軍覆沒,為了防止被吞并,搞出了府兵制和八大柱國制度,用以團結以武川軍閥貴族勢力,府兵和八大柱國就構成了關隴集團的基礎,頂端就是八柱國、十二大将軍。

八柱國之間的權力配置設定

既然是集團,必然有相同的利益。宇文泰的基本盤實際上是武川鎮軍官為主的八柱國十二将軍再加上一些關西士族,最終搞出的八柱國、建立的府兵制,其實就是一個權力利益配置設定方案。

府兵制是關隴集團賴以存在的根本,在宇文泰主持下形成了八柱國、十二大将軍、二十四開府、四十八儀同的統兵體系。這套方案的頂端是八柱國,八柱國下有十二大将軍,每個将軍下設兩個開府,共計24個開府,由開府将軍掌握,開府再下設48儀同,由儀同将軍掌握,權力環環相扣,層層劃分。

古代第一貴族集團:一統天下的關隴八柱國 最初是這八個人

宇文泰地位超然,總抓大局,總領内外軍事,承擔丞相和大将軍的職責,通過環環相扣的權力設計,精銳都控制在手中。元欣為西魏元氏皇族代表,就一虛職,手中沒有府兵。剩下的六人每人統領兩名大将軍,即為府兵中的“十二大将軍”。

西魏初期有12将軍、24開府、48儀同、96府,每府500軍戶,由七個民戶出一個軍戶,一共5萬軍力(1萬騎兵、4萬步兵)。

通過這一套制度,關隴集團的上層貴族勢力們通過府兵制而與土地連接配接在一起,鞏固了自身的經濟基礎與軍事基礎。集團核心人物間還通過确立姻親關系,增加凝聚力,使其勢力能夠一直長盛不衰。

古代第一貴族集團:一統天下的關隴八柱國 最初是這八個人

以獨孤信為例,他的長女嫁給了宇文泰的長子,即後來的北周明帝宇文毓;四女兒嫁給了李虎的兒子李昺,即李淵的父親;幺女則嫁給了楊忠的兒子楊堅。

又比如元欣,雖然沒有掌過兵,但靠着與宇文家族世代聯姻,元欣這一脈一直到唐朝都非常的繁盛。

李淵也是靠着姻親關系,重新崛起的。李家雖也是最初的八柱國之一,但李虎去世的比較早,北周還沒有建立的時候,李虎就去世了,李淵的父親李昞去世的也早,李淵七歲時就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是以李家在北周一代并不顯貴,直到隋朝建立後,因為楊堅的獨孤皇後對外甥李淵關照有加,李家再次顯貴。

但集團内部權力配置設定不是一成不變的,宇文泰死後,沖突便開始發生,趙貴、獨孤信和侯莫陳崇先後被掌權的宇文護所殺。根據實力強弱不斷洗牌重組,集團的首領也從最開始的北周宇文家,隋朝的楊家到唐朝的李家。早期貴重的,到後期其後代基本是虛位了,早期不太有勢力,但是實掌府兵的勢力,其後代一直擁有實權。如最初不在八柱國中的大将軍楊忠,其後代楊堅最終成為集團的一代話事人。

八柱國的權力終章

八柱國中最初之時趙貴成就宇文泰之功,元欣佐宇文泰以皇室之威,李虎以戰立名,李弼将略能軍,于謹以謀輔事,侯莫陳崇以勇縱橫,獨孤信以德撫民。但權力與命運不到最後時刻始終會有變化。

古代第一貴族集團:一統天下的關隴八柱國 最初是這八個人

柱國之首宇文泰死後,權力到了侄子宇文護手裡,他的第三子宇文覺被宇文護擁立,取代西魏建立北周,不過隻是個傀儡,最終被宇文護殺害,年僅十六歲。其後宇文泰庶長子宇文毓被宇文護立為天王,但最終也被宇文護殺害,年僅二十七歲。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最終誅殺權相宇文護,獨掌朝政。宇文邕可算得上是一代英主,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攻滅了北齊,重新統一了北方。

元欣雖沒有大才,但這人一生中走對了關鍵一步,當年北魏孝武帝逃出高氏集團投奔宇文泰時,他率先響應,一躍成為西魏皇室第一人。宇文泰在八柱國中給他留了一個位置,靠着與宇文氏頻繁通婚,到了北周,不但沒有衰落反而更加繁盛。

趙貴在宇文泰世時,其地位僅次于他。宇文泰死後,掌權的是宇文護,在宇文護連弑兩帝的時候,趙貴他們門閥貴族都不摻和宇文家的内讧,但要讓他屈居宇文護之下,看着這個小輩在台上呼風喚雨,絕不能忍。于是找來了獨孤信一起密謀幹掉宇文護,結果被人告發,最終被宇文護誅殺,後代似乎沒有什麼高官,這一支就此沒落。

古代第一貴族集團:一統天下的關隴八柱國 最初是這八個人

獨孤信因參與趙貴謀殺宇文護一案,被宇文護逼迫自殺,好在女兒們嫁得好,北周的兩個皇後和隋文帝的皇後及李淵之母都是獨孤信的女兒,隋朝建立後,就恢複了名譽。唐朝建立後,被追封為梁王。

侯莫陳崇與獨孤信一樣都是被宇文護逼死的,起因是一向少言少語的侯莫陳崇,因“多嘴”說了一句“晉公宇文護今年有災殃”,最後有人告發此事,宇文護派人率兵包圍侯莫陳崇的住宅,最終逼他自殺。

李虎去世較早,西魏大統十七年去世,生前是拜太尉,封隴西郡公,八柱國之一。北周建立後,才被追封為唐國公,有子八人,第三子李昞,迎娶大司馬獨孤信之女,襲封隴西郡公,北周建立後,冊封唐國公。病故後其子李淵襲爵,李家最終建立唐朝。

李弼,在曆史上的知名度不是太高,但是他的曾孫李密,成了隋末唐初的重要曆史人物。李弼其實在八人中屬于結局很不錯的,北周建立後,李弼被封為太師,晉封趙國公,六十四歲時病逝,死後追封魏國公,配享太祖宇文泰廟庭。後代在北周時為魏國公,在隋世襲蒲山郡公。

于謹在宇文泰死後,支援宇文護,是以在北周時,被進封為燕國公,以三老之禮待之,八柱國中他以謀略著稱,是以宇文護在行軍打仗之時,都要帶着他,向他請教。最後死于任上,終年七十六歲。其後代在于謹死後曆周隋兩朝更顯其盛。

古代第一貴族集團:一統天下的關隴八柱國 最初是這八個人

最後曆史君說:

縱橫百多年的關隴集團,到了唐初,與新興的山東豪族明裡暗裡争鬥。關隴集團代表長孫無忌在出任顧命大臣之時,成了最後的高光時刻。自後開始走向衰亡,武後當政時期,大興科舉取士,打破了關隴集團的權力基礎,集團根本的府兵制也漸漸被廢。到了唐玄宗時期,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勢力已不複存在了。

關隴集團在百多年的曆史中,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曆史的發展。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多民族融合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剛健進取、血性擔當和樸素的儒學傳統,在關隴得到融彙和弘揚,其塑造的精神和文化早已融入民族血脈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