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上圖所示:美國導演伊萊·羅斯在他的紀錄片《鳍》中拜訪了一條鲨魚。
幾十年來,恐怖電影把鲨魚描繪成長着一排鋒利的牙齒、貪婪的進食機器,無情地追逐并吞食人類冷血動物。
但實際上,卻是人類對鲨魚有着無法滿足的胃口。一部新的紀錄片探索了殘酷、血腥、高利潤的捕獵和殺死這些海洋掠食者的行業,威脅着許多物種的滅絕。
每年,人類在世界各地的水域殺死超過1億隻鲨魚,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為了擷取鲨魚的鳍,它們被用來制作魚翅湯。以《屍骨無存》(2002)、《人皮客棧》(2005)和《綠色地獄》(2013)等血腥恐怖電影而聞名的美國電影導演伊萊·羅斯(Eli Roth),最近他将鏡頭轉向了可怕的鲨魚割鳍行為,根據美國人道主義協會的說法,當鲨魚還活着的時候,就把它的鳍割下來,然後把屍體丢棄在海裡,任由無助的鲨魚流血而死或溺水。
如上圖所示:美國紀錄片《鳍》的劇照。
7月13日,紀錄片《鳍》在探索頻道的“鲨魚周”期間首播。這部劇讓我們一窺這個可怕的行業及其對全球鲨魚數量的影響。在這部紀錄片中,羅斯和鲨魚一起潛水,在海洋中央登上載滿鲨魚翅船,參觀鲨魚翅和其他鲨魚産品加工和銷售的企業。
據預告片顯示,羅斯從小就對鲨魚着迷,在了解到鲨魚翅和漁業的廣泛應用後,他開始制作“鲨魚翅”。鲨魚翅、軟骨和用于食品、藥品和化妝品的器官的銷售,為他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
鲨魚翅湯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紀,在古代中國,曾經是皇帝和貴族的專屬,現在在亞洲和西方國家的富人中廣泛食用,據保護組織鲨魚管家稱,每碗鲨魚翅的售價高達100美元(約648元)。
鲨魚翅本身幾乎沒有味道,據《紐約時報》報道,為了增加鲨魚翅的口感,鲨魚翅将被曬幹、切碎,然後加入肉湯中。一些餐館已經開始用類似的口感材料替換鲨魚翅,比如幹海參。
據位于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學會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稱,鲨魚翅可以賣到每公斤1100美元(約每斤14250元),是以漁民們有很高的動機去隻保留鲨魚翅部分,并扔掉剩餘的鲨魚的身體部分,以實作利潤最大化。
如上圖所示:鲨魚翅可以賣到每斤500美元(約3239元),是魚翅湯的核心原料,這是一種昂貴的美味食品。
雖然鲨魚翅的主要市場是中國,但美國的消費量正在上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15年報告稱,2011年美國進口了超過12萬噸鲨魚翅,價值約3.8億美元(約24.6億元),與2000年相比增長了42%。
美國邁阿密大學羅森斯蒂爾海洋與大氣科學學院副教授、該校鲨魚研究與保護項目主任尼爾·哈默施拉格(Neil Hammerschlag)說:“美國也是世界上十大鲨魚翅出口國之一。各州的漁業法規各不相同,但在美國水域割魚鳍的做法是非法的,根據《2010年鲨魚保護法案》,所有被捕獲的鲨魚必須帶着魚鳍帶到岸上。”
哈默施拉格表示:鲨魚特别容易被大規模捕撈活動消滅,因為鲨魚成熟較晚,與其他魚類相比,它們的後代相對較少。
作為掠食者,鲨魚在許多海洋栖息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鲨魚通過清除生病和虛弱的個體來維持健康的魚類種群。它們有助于在整個栖息地保持物種多樣性的平衡,他們通過吃消耗氧氣的浮遊生物的魚來調節氧氣的産生。
鲨魚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4億年,在它們身上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了解。不僅是生物學方面,還有生态學方面。它們如何影響生态系統,以及生态系統如何影響它們。
目前約有三分之一的鲨魚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如果鲨魚翅行業繼續放任不管,可能很快就會把這些标志性動物推過一個關鍵臨界點,這可能對海洋生物和依賴海洋食物的人産生深遠的影響。導演羅斯希望通過紀錄片《鳍》來提高人們對割鲨魚翅行為的認識,并鼓勵人們采取行動保護鲨魚種群,以免為時過晚。
羅斯表示:“《鳍》是我拍過的最恐怖的電影,當然也是最危險的,但我想傳遞一個希望的資訊,結束這種不必要的鲨魚屠殺。”
他補充道:“50年前,全世界團結起來拯救鲸魚,然後我們為海豚做了這件事,最近又為逆戟鲸做了這件事。是時候為也鲨魚做同樣的事情了,時間真的不多了,大家要積極地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