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8歲外企離職高管寫給上海市長的一封求職信:關于HR的轉型與突破

作者:HR新邏輯

前不久,一位龔姓的外企離職高管通過市長信箱,寫給上海市長龔正的一封信,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全文如下:

48歲外企離職高管寫給上海市長的一封求職信:關于HR的轉型與突破
48歲外企離職高管寫給上海市長的一封求職信:關于HR的轉型與突破

近年來在網絡上,35歲現象一直都是網友熱議的話題,35歲離到我們真正退休還有30年的時間,寫信的這位前外企公司的高管龔建先生也不過48歲,距離退休也還有17年的時長,還需要在職場繼續奮鬥。

而35-40歲正是創業的黃金年齡,這時青春猶盛、經驗富足、資源充沛,正是最大化利用資源,檢驗自我能力的黃金年齡段,而創業也正是最好的煉金石。

創業,是當今中國社會留給每一位職場人的海闊天空,當然這其中也有着艱難險阻和驚濤駭浪,是以創業就“九死一生”。

當然,已經持有公司的注冊股,或者是有事業編的人,就不建議輕易選擇出來創業。

01

HR如何轉型突破

HR從業者35+後也一樣面臨職場的迷茫、轉型,如何開啟人生職場的下半段問題。

老朋友都知道我是IT轉型做的HR,然後HR轉型創業,目前公司是給人力資源從業者提供管理和教育訓練,是以日常接觸的是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HR夥伴。

結合自己的從業經曆以及身邊HR朋友、老師的從業經曆,HR該如何轉型突破,尋找自己的創業路徑?以下幾個方向可以重點參考:

1、教育訓練講師

可以通過與教育訓練機構的合作,或者是通過各類自媒體平台打造自己的個人IP,走向教育訓練講台。

走這條路的前提是,結合實戰經驗,有自己的知識體系輸出,打磨和輸出自己的一門課程,同時能夠出書是個重點。有豐富的實戰管理經驗後轉型做教育訓練講師,比較受市場的歡迎,純理論派的話,沒有市場。

2、咨詢顧問

如果一直在甲方公司任職的HR,可以選擇到一些比較知名的管理咨詢公司曆練幾年,然後帶着專業的能力加上對于行業的了解,再與機構合作,去打開局面。可能的話,去行業的龍頭企業工作幾年,更新一下履曆背景很重要。

3、獵頭

開始做的時候,聚焦某個領域或是地域,并且這個領域的公司要有一定的支付能力。逐漸對建構自己的聯絡網,做獵頭除了專業的溝通、談判能力,人脈關系很重要。

我有幾位朋友也是HR轉型創業做了獵頭服務,目前發展的都還不錯。

4、人才RPO社招代理

人才RPO的作業流程跟企業HR的招聘流程是很像的,做好人才RPO的專業素質要求,跟在甲方做招聘是一緻的,這個領域創業的成功率跟當地的人才供需環境是緊密相連的,還有就是手中的人才儲備很重要。

5、校招代理人、操作工招聘代理人

這兩個方向創業,需要能夠對學校的生源或是區域性的務勞工員有足夠的掌控力或影響力,全國各地需求方的需求都是長期需要的,在這裡人才資源的把控很重要。

6、教育訓練機構

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幫助企業比對學習需求,做企業内訓起步,或者是跟一些組織線下公開課的機構合作,進行合作招生,逐漸建立自己的品牌影響力。

7、自由撰稿者

很多的HR其實服務企業很多年,有非常多的經驗和相對完整的專業知識結構,這時,隻要能夠鍛煉好自己的寫作輸出能力,那麼跟新媒體的平台進行投稿合作,收入也是非常可觀的。

02

HR創業不要輕易跨界

HR不要輕易跨界去創業,這樣會得不償失,舉幾個身邊的真執行個體子:

A先生:之前在甲方做HR,後來跟朋友合夥選擇了去做養殖,但是因為對于養殖的經驗不足加上疫情的影響,很快就倒閉了,幾個人合計虧損兩百多萬。

B女士:曾經在電商企業做HR,看到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營運銷售的年薪上到六七十萬,對比自己的現有的收入,心有不甘,于是辭職選擇自己創業,自己做電商,由于家境也比較優越,家裡給了他一百萬的創業資金,結果不到兩年,所有的資金都堆在了庫存上。

C女士:長相甜美,能說會道,之前在公司負責企業文化的工作,前兩年随着網紅經濟的火爆,加上李佳琦、薇娅的成功,讓她選擇了辭職,她知道自己的直播和銷貨經驗還不足,是以選擇先跟做網紅經紀的公司簽約,結果連續2家經紀公司倒閉,後來就選擇自己幹,直至放棄時月收入不到4000元。

而以上三位,均已回到企業,繼續做了一名HR。

種洋芋的不會比捕魚的更懂捕魚,養鴨的不會比開輪船的更懂輪船,行行出狀元,但術業有專攻。

跨界是要付出很多的學費和沉沒成本的,不論是擇業還是創業。

直接在你經驗、人脈積累的基礎上去考慮創業項目或轉型方向,會比從0開始稍微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