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衛·韋斯特:17英尺的刺客

作者:張佳玮寫字的地方

克裡斯·保羅說:“我叫大衛·韋斯特做17尺刺客。”

這是2008年3月26日的事情,勒布朗在自己的領地揮臂一刺,把黃蜂釘在了牆壁上,99比98,7.7秒。

保羅把最後一顆子彈扔給了韋斯特。勒布朗回過身來,看着這個30号在17英尺外射出一記跳投。當球如慢動作回放般一擊刺穿速貸中心二萬顆心髒。

——那時勒布朗正在朝得分王邁進,而韋斯特還在慢慢成名。

誰都沒意識到,他倆是同級生。

不吠的猛犬是最令人恐懼的,當你繞步于它身畔時,他隻會用冷冰冰的眼光望你的腿。

大衛·韋斯特從小就懂得擡頭看人。父親196公分,母親183公分:房間裡經常晃蕩着巨人的陰影,他從小知道自己與其他孩子不同。

1981年生在紐澤西,從小被紐約人當外邦人看。他了解不和人争吵的好處,甯願在家裡練習吹号。打籃球,他的榜樣也符合性情。17歲,他在北卡上高中,訓練完了,獨自湊着螢幕,看蒂姆·鄧肯和大衛·羅賓遜的錄象。

他去夏維爾大學念傳播學,和鄧肯、羅賓遜一樣讀完大四。在大學他有了那著名的文身,不是華萊士絢麗如九紋龍史進的遍身花繡,也不是泰森胳膊上的革命領袖頭像。一個X,意味着“夏維爾大學”。兩邊是兩個短語:

“我的生活,我的路。”

大衛·韋斯特:17英尺的刺客

2003年夏他進了NBA,18位新秀坐闆凳,偶爾上陣施展精美中投和靈活步伐,卻得不了教練和觀衆的愛慕:新秀季場均4分4籃闆,二年級多了5分鐘上場時間,每場多得2分,傷停了52場。當勒布朗、安瑟尼和韋德考慮着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時,他在新奧爾良的家裡,無聊的練習吹号。

直到2005年,飓風把黃蜂帶到了俄克拉荷馬,也帶來了克裡斯·保羅。

2005年11月19日,奧蘭多。韋斯特推開更衣室大門,看見PJ布朗的衣櫃依然空着。

“PJ去參加他丈母的葬禮了。”

韋斯特首發,以及:

“我們決定讓比賽變亂,我們跑,跑,跑。”韋斯特後來說。

兩年半來第一次,他被賦予了足夠的自由。

跳投,又一個跳投,面筐晃動後切入,從罰球線開始加速,起跳,抓住前場籃闆。當他雙手滾燙時,保羅手中的球總像被磁鐵吸引一樣直追他而來。一個。又一個。上半場他就得到20分。下半場,速度沒有下降。德懷特·霍華德大惑不解:

“這哥們燒着了吧?”

34分,包括最後時刻面對奧蘭多呼嘯球迷的兩個罰球,包括8個籃闆,22投15中。

保羅承認說,有一段時間他産生了幻覺:好象韋斯特得了全隊所有的分數。

從此開始,他的命運徹底改變了。2005年12月,對76人,他用一個高難度的上籃解決比賽。韋伯百思不得其解:“他們丢了巴倫,丢了馬格洛伊爾……他們沒有什麼有天分的球員加入呀?”

“大概因為,人們看看賽程表,就覺得打我們是場已放進兜裡的勝利?”韋斯特似笑非笑地說。

他206公分,109公斤的體重,不夠去禁區倒海翻江,卻能夠做些别的:對邁阿密,他射出了兩個三分;對開拓者,又一個。他像所有學院派球員一樣,懂得怎樣不動聲色的在犯規邊緣做掩護,而後迅速輕步蹑到三分線外,接過保羅的傳球,起手遠射。他并不像大多數内線一樣,隻有一種投籃姿勢:為了避免被抓撓,即使跳投也盡量把球舉得高高。

大衛·韋斯特的手指柔和細膩,切合他音樂家的身份和30号球衣——克裡福·羅賓遜和拉希德·華萊士曾穿過的号碼。

無論從何種角度接球,他總能夠控制好平衡,迅速的将球調整好,起手便射。

遠至三分線的,不分角度的寬廣投籃點,讓他的走位像蜜蜂發出嗡嗡聲,使人膽戰心驚: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接過球,然後起手給你一下。

他的肌肉并不豐隆,材質類似于鄧肯:協調性良好,收放自如。是以他向籃下移動時,不會腳步蹒跚、跌跌撞撞。

在背身持球時,他的絕技是接球後的一頓,随後——那麼快的動作根本不像出自他并不壯猛的身段——一個翻身勾手。

基本功紮實,細膩、兇狠、冷靜又準确。

他奇妙的爆發力和柔和的手感使那個勾手顯得非常突兀。

他與保羅的配合很完美:在弧頂接到保羅的傳球,一下運球左向橫移,然後立刻換手運球切向右路,在兩個人合圍前起跳扣籃。

背對斯塔德邁爾,用兩個橫向移動的假動作要位,接到保羅的傳球,略一停頓之後,忽然翻身一個左手勾射。

與薩克拉門托戰至最後一分半鐘110平,在罰球線被雙人包夾,忽然做出一個左手運球佯突後的收球後仰跳投。

在馬裡昂面前連續兩個墊步假投晃動,然後後仰跳投。

我們說,這就是他學習鄧肯和羅賓遜十年的效果。

大衛·韋斯特:17英尺的刺客

以前他的綽号叫做“MR WEST”。但在2005-06季,人們想起了他的X文身,于是他有了新綽号。“X-FACTOR”,未知因素。他的瞬間爆發力、莫測的投籃點确實讓人有捕風般的虛無感,當博古特擺開大步打算和他堂堂正正來一局時,他卻走出了三分線外;再次回到禁區時,已是從博古特身後繞過,抓到前場籃闆,然後起跳,空中換左手,舔籃得分。極其稀少的場合,他會有14投4中之類的糟糕發揮,但整個2005-06季,他的命中率高達51%——考慮一下,其中有64%的進攻是跳投。他已經穩得令人顫栗了。

2006年11月韋斯特受傷,然後黃蜂經曆了參差有序的5連敗、2連敗、4連敗、3連敗和4連敗。回憶那段時光顯然會降低克裡斯·保羅的評價,但這一次黃蜂沒有像當初放棄馬格洛伊爾似的放棄他。新奧爾良人了解韋斯特之于黃蜂,尤其之于保羅的價值。

2007年1月他歸來了,休停30場,然後立刻和鄧肯大戰了33分鐘。“我迫不及待要回來了。”他說。就在第二天,迎戰湖人,36分鐘。他不斷切入内線,保羅的傳球第一時間遞來。得分,加罰。他全場罰球11次。當科比在最後時刻以一人之力翻起追趕的滔天巨浪時,他穩穩的射中了本隊第111分,把分差定在一個湖人難以企及的位置。26分,12個籃闆。前一天晚上則是19分,11個籃闆。

“好象每次回來,他都會變厲害一點。”克裡斯·保羅說。

2007-08季的大衛·韋斯特不再是保羅身邊的巡犬,等候主人抛出的肉骨頭。在黃蜂被迫在半場落位進攻時,為保羅掩護的任務更多交給了泰森·錢德勒,而韋斯特則在和對方的4号位鬥智鬥勇,在45度如相撲選手般争奪方寸之地。他像鄧肯、尤因一樣伸長右臂接球,然後做出他招牌性的停頓。然後是小前鋒般的後轉身跳投?是翻身勾手?是長臂一揮交給切出的斯托賈科維奇?這時的他遠遠望去,就像是曾經的蒂姆·鄧肯。

音樂家的節奏,似笑非笑的陰險,大四的生涯,以鄧肯為偶像的基本功,以及在俄克拉荷馬兩年砍下的榮耀和信任,他可以自由的做許多事,而不需要擔心“投丢這個球後我會不會被趕去闆凳?”他的基本功、爆發力和流暢的球性結合在一起,成了一個難以防範的家夥。即便保羅越來越多的讓他單獨行動,對方也覺得有些應付為難:對聰慧型的球員來說,他越了解你,越知道怎麼處置你。

每場比賽,他都不相信運氣。總是在上半場領受保羅的妙傳找到手感,然後在下半場為所欲為:他在夏維爾大學的四年和闆凳上的兩年替補生涯讓他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如何調整如何比賽。在他找不到手感的夜晚,他頻頻向内線移動;在他手感好的時候,他便會不斷向保羅伸手,球總是會第一時間來到。氣勢洶洶大張旗鼓?那是古惑仔們的勾當。咱要求的是一擊緻命。

他懂得自我調整,懂得武裝到牙齒的必要,就像随時随地磨牙的狼一樣,保持着自己狀态的穩定。同樣,在防守端,你也難以看到他狀态失常的時候。

他會用一個滑步貼身來取代起跳封蓋,他對籃闆落點的判斷總能夠第一時間作用于他的快步閃展。要騙倒他很是困難:任何一個不缺速度不需要賭博的大四生都會對假動作嗤之以鼻。

——以上這些,是我2008年寫的。

這些資質——自我調整、穩定、勤奮、紮實、陰險、精确、冷靜、兇猛——将貫徹他後來的十年生涯。

說點後來的。

——2011年去到步行者後,随着格蘭傑、喬治與希伯特的起落,隻有他始終如一。沃格爾教練說過,之是以步行者一得到他就開始刷戰績常年打東部決賽,是因為韋斯特是個大好的更衣室領袖。他善于演講,知道如何在更衣室裡鼓勵所有人。

——他打得巧,但并不軟。雖然是老式學院派出身,擁有紮實的背身步伐+面筐跳投+掩護,但韋斯特可以打得粗砺,不蠻橫,但不失兇猛,務于實用。他從來不追求“把對手晃到天上去”,而是在用很嚴謹的“現實點,我就是告訴你怎麼在拖泥帶水的肮髒比賽裡把分數蹭回來”。

2008年的訪談:

“嘿,未知因素,你最喜歡玩什麼遊戲?”

“《拳擊之夜3》!”

“嘿,未知因素,你最喜歡什麼電視劇?”

“《人人都愛雷蒙德》。”

在步行者就兩次東部決賽。在勇士就跟着拿了兩個冠軍。跟所有人合作愉快。完美隊友。提供球隊需要的一切。

似笑非笑的後進生。

音樂家兼匪徒二把手。

冷血的絕殺者。

永遠的未知因素。

他可以在同一個夜晚,從一個血腥的拳擊遊戲,轉移到一部輕松的肥皂喜劇。

在場上,似笑非笑地,視情況讓自己揮出兇猛的擺拳,或是淩厲的刺拳。

這些2008年就出現的資質,将伴随他終身。

一個聰明、現實、堅韌、全面、狠辣、效率(上季37歲高齡,在勇士每場14分鐘7分3籃闆2助攻1封蓋)的球員。

臨了,還是保羅說得好:

17英尺的刺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