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于“本色”中見“紅色”——觀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

作者:光明網

于“本色”中見“紅色”

——觀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

于“本色”中見“紅色”——觀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劇照

許多看過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的人告訴我,您應該關注一下丁柳元的表演,她是“催淚劑”,許多淚點都在她和主角的對手戲裡,充滿了人情味。我想,我不是研究表演學的,但這似乎是提出了一個配角與主題的關系問題,再往深裡琢磨,實際上涉及到“崇高”“犧牲”這樣的主題如何來呈現的問題。近年來,紅色題材的影視作品已經擁有相當多的數量,而對其在戲劇美學層面上的讨論還不是很多。我想借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和其中丁柳元的表演來讨論一下表演和創作中“本色”與“紅色”的關系。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是以焦裕祿二女兒口述的方式展開的,旁白并不多,但它提供了一個視角,就是生活和家庭的視角。這個視角讓人們看到焦裕祿是從人民生活的角度來觀察現實、确定工作目标的,影片中的事件都是從關心百姓角度展開的。解決風沙、洪水、饑餓這樣的問題,是共産黨人初心的展現。在這樣的工作中舍小家、顧大家,甚至忘我,就已經把奉獻升華到了犧牲的境界。影視作品中的事件是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但焦裕祿的境界是不平凡的,是超越了世俗尺度的,因而傑出、因而為人敬仰,焦裕祿精神已經進入了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中國共産黨成立了100年,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是貫穿始終的。在和平建設的年代,“紅色”就是傑出人物身上所表現出的崇高思想境界和犧牲精神,把這樣的美學和道德概念滲透到劇情和人物身上,就是将主旋律落實到了現實題材中,将“紅色”寄予到“本色”中。

該劇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展現了一個家庭生活中的焦裕祿,因而作為妻子徐俊雅的表演就至關重要了。一個傑出人物的妻子,是這類題材中最難處理和表現的角色。把傑出人物的妻子塑造得和傑出人物一樣高大,違背現實;夫妻二人格格不入、有天壤之别,也不符合實際。但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較好地、真實地處理了人物關系,丁柳元飾演的徐俊雅呈現給觀衆的是一個平凡和有家庭需求的妻子,但又是一個被焦裕祿影響、感化和提升了境界的妻子。她對焦裕祿一些超凡決定和行為的不了解,是一個正常妻子的反應。而她由不了解、反對到了解、配合,正是一個由平凡到傑出境界升華的真實過程。一個平凡女性要面對傑出人物給她帶來的多重壓力:她要離開生活條件相對優越的洛陽,到風沙彌漫的蘭考;要面對不僅無暇顧家,而且積勞成疾、身患絕症、即将離開妻子兒女的丈夫。這個女性,由于嫁給了傑出人物,要承擔平凡人難以承擔的生活和命運的困境。她表現了怨,但不恨;表現了怒,但歸于痛。因而才有焦裕祿在條件簡陋的縣委大院見到來自洛陽妻子兒女的驚喜;有因抱怨焦裕祿不肯離開蘭考卻和他生死相伴的妻子;有在焦裕祿彌留之際,哽咽着說出下輩子還願意陪伴他的生死伴侶。徐俊雅的願望都是源自生活的基本期待,但卻被傑出人物引導到超越世俗,去面對更高也更艱難的要求。服從于傑出人物的境界,難道不也是一種犧牲精神?觀衆的眼淚,正是為這種平凡人物身上閃現的人性光芒而流。

從表演的角度看,丁柳元飾演的徐俊雅給人的直覺的感受是真實、自然、真切、感人。對丈夫的某些不了解、怨與怒都出自本心、源自生活。而由不了解到了解,疼與愛也同樣出自真心、源于真情。影片中的不了解和了解,是有不同表現的。起初徐俊雅對焦裕祿從當時大工業系統的洛陽機械廠調到條件艱苦的蘭考縣還滿腔熱情,甚至是喜悅,是一個尚未深入感受艱苦生活的妻子懵懂模糊的感覺。這時徐俊雅的台詞、表情沒那麼沉重,這是準确的。但為了支援丈夫,随之而來的是舉家遷徙,跟随丈夫到蘭考生活。而再次出現的不了解,是上級即将将蘭考縣解體,讓周邊兄弟縣各背走一塊包袱以解決蘭考的問題時。徐俊雅認為既然上級已經做出決定,也一定做了周全的考慮,包括也考慮了焦裕祿的身體狀況,焦裕祿應該服進而不應該反對。但焦裕祿提出了反對意見,并且說服上級改變了主意,把蘭考縣保留下來了,并繼續讓焦裕祿留在蘭考工作。這其實在徐俊雅的猜測預料之中,事先她就擔心焦裕祿會反對,但當結果真是如此時,她一下子還是不能接受,因為她認為這種結果已在情理之外。這是一個對焦裕祿去留問題反複考慮、對生活有切身體驗的賢惠妻子的真實反應。事先不放心的叮囑,語重心長;得知焦裕祿決定後的怨怒,甩袖離去。丁柳元的表演準确生動地诠釋和襯托出了焦裕祿的傑出——傑出人物同樣要對現實生活負責,但很多是由一個賢惠的妻子來承擔的,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情緒和情感。

一個賢惠妻子,當然需要對于焦裕祿事業和境界的了解認同,但影片中表現更為真切細膩的是自然而然的關心、體貼和愛。觀衆看到的是疲憊的焦裕祿回家後,迎接他的是接過公文包、挂起衣服、端來洗腳水的妻子;看到的是得知他病情時顫抖的手,彌留之際壓抑的飲泣,哽咽中說出下輩子還願意陪你時的語氣。這些細節劇本中未必提示。主創團隊介紹,劇組和主演反複地聽取焦裕祿女兒焦守志的回憶和講述,丁柳元仔細詢問徐俊雅的脾氣、性格、服飾、發型等細節,并且仔細閱讀了所有的資料,研究怎麼傳神而不是形似地把握這個人物。所謂把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強調的是“體驗”,把自己變作角色,其實質就是了解角色的内心和精神境界。演員隻有真正體會到角色身上所内在存在的本色、本性和背後所依賴的生活邏輯、真情實感和人民性,他才可以做到渾然一體地演繹角色、收放自如地取舍細節、自然流暢地把握和表達情感,于“本色”中見“紅色”。

作者:疏野

來源: 中國藝術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