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沙丘》讓人犯困,是這屆觀衆不行?《沙丘》到底好不好看?《沙丘》到底有多難改編?國内難成爆款是必然?

作者:深燃
《沙丘》讓人犯困,是這屆觀衆不行?《沙丘》到底好不好看?《沙丘》到底有多難改編?國内難成爆款是必然?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宛其

編輯 | 李秋涵

讓影迷期待了大半年的《沙丘》,終于登上熒幕。

原小說是科幻小說史上的必讀經典,同時斬獲科幻文學領域國際最高獎項“雨果獎”與“星雲獎”,重要性等同于《魔戒》在奇幻文學中的地位,改編難度大,曾讓幾位大導演折戟。這一次,電影由曾拍攝過《銀翼殺手2049》的大導演維倫紐瓦執導,據報道,項目成本達1.65億美元。

早早被預定為“2021年科幻神作”,不過上映後口碑兩極。

一部分觀衆表示,觀看《沙丘》的過程是一段頂級視聽享受,在電影院能直接感受到視聽語言中的光影、特效與音效建構出來的史詩感。

而一部分觀衆則抱怨電影兩個半小時的叙事冗長笨重,甚至乏味到讓人在電影院睡着。在網絡上,不乏“進階文明時代,戰争卻在用冷兵器”、“十分鐘可以講完的故事,用了150分鐘”的吐槽聲。

截至10月26日,《沙丘》全球票房達2.23億美元,即14.2億人民币,盡管同步登陸流媒體HBO Max,仍以超出預期的成績斬獲北美周末票房冠軍。而在國内市場則表現平平,單日票房不及接近尾聲的《長津湖》,票房剛過1.5億。

那麼,對于觀衆來說,《沙丘》到底值不值得看?

(以下内容涉及劇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沙丘》到底好不好看?</h1>

對于沒有看過原著小說的人來說,《沙丘》的觀影門檻和了解難度的确不低。

《沙丘》原著小說一共有六部,講述的是在距今一萬年後的未來,人類離開地球,開啟星際殖民時代,為了搶奪宇宙中最重要的能源“香料”,在“厄拉科斯”星球發生戰亂。本次上映的電影,僅展現了第一部的前半部分,少年保羅·厄崔迪在權利的鬥争中,正在慢慢覺醒,劇情在這位小王子剛拿起複仇的武器時,就戛然而止。

資深科幻電影研究者西夏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沙丘》的“中世紀王子複仇記”的外殼,“不過是為了拉近與觀衆的距離,真正的興趣是提供一個陌生化的平行世界,在那裡有着奇異的技術形态,而我們得以思考自身”。

就影片來說,電影陣容堪稱高配。導演維倫紐瓦曾執導過科幻小說改編電影《銀翼殺手2049》和《降臨》,鮮少失手,常被拿來與大導演諾蘭比較,被譽為“瓦神”。在演員陣容上,有被中國觀衆稱為“甜茶”的蒂莫西·柴勒梅德,《海王》的主演傑森·莫瑪,《複仇者聯盟》裡滅霸的扮演者喬什·布洛林。

《沙丘》讓人犯困,是這屆觀衆不行?《沙丘》到底好不好看?《沙丘》到底有多難改編?國内難成爆款是必然?

來源 / 《沙丘》海報

目前影片在視聽上的贊譽居多。影迷匆匆告訴深燃,這部電影采用古典戲劇的叙事方式,用音樂、雜糅的文化和視聽美學,把這部小說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影片經常切換鏡頭,飛船、沙漠、沙蟲的龐大,對比人的渺小,呈現出了史詩般的美感。

在觀感上,“單獨把電影這些元素提出來,既不酷又不沉悶,因為情緒是一層層疊加的,會帶來審美的門檻。”匆匆說,如果在電影院沉浸,很有可能會被帶進去。沙蟲如何運作,長得像兔子的老鼠如何吸周圍空氣的水分,帳篷為何被沙子埋了,影片在細節的鋪呈上下了不小功夫。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就是龍卷風之後,沙蟲巨型的臉出現在保羅面前。“沙蟲出現的場景設定非常大膽,在整個環境中,你會感覺到一些模糊的身影,也感受到龐然大物的壓迫。沙蟲的存在仿佛是整個沙漠的化身,是一個宇宙中的真理,它有一種微妙的關系,給人帶來像是詩歌的感悟和聯想。”

西夏也提到,影片抓住了科幻中最核心的美學之一,即“龐大和渺小之間的強烈對比”。

電影在全球上映時間不同步,電影資源有所洩露,在内地上映前一天,電影的豆瓣評分跌到7.6分,上映之後又重新爬升到7.9分,側面代表着,在電影院上映後,良好的視聽感受提振了評分。

匆匆就對深燃表示,她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選擇了3D小廳,看完之後不過瘾還特定挑選了IMAX2D二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沙丘》到底有多難改編?</h1>

在豆瓣高贊的評論裡,聲音兩極,贊美聲表示“當下看《沙丘》,就像身處1968年看《2001太空漫遊》”,也有觀衆表示,“通篇笨重沉悶,看得人精神渙散,到後半部分就開始頻繁摸手機”。也有較中立的網友發表疑惑,“我感覺是個不錯的電影,可是為什麼就是那麼困呢?”

事實上,影視化難題一直困擾着《沙丘》。

《沙丘》中文版譯者之一顧備曾發表文章表示,《沙丘》不僅僅是一部科幻小說,其中也蘊藏着宗教、信仰、政治、經濟、哲學、軍事、科技、社會、民族、文化、傳統等等議題。同時,它在生态學、環境學以及生物進化等領域的造詣,幾乎到了學術論文的層次。在《沙丘》第一部中,将近1/3的篇幅都用來描述宏大的世界設定了,而如此宏大的設定,就讓任何電影叙事變得束手無策。

在《沙丘2》問世2年後,有一家名叫APJAC影視制作公司先買下《沙丘》的影視改編版權。根據媒體報道,早在1974年到1977年,超現實主義名導亞利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就曾試圖将這本書改編為電影。由于預算不夠,項目最終以失敗告終。1984年,導演大衛·林奇拍攝的《沙丘》上映,飽受批評,導演自己也視為失敗之作。

到了這一次,原著小說粉絲高期待下,如何還原《沙丘》龐大的世界觀,同時控制成本的投入,都讓這部小說的影視化之路并不順暢。

《沙丘》導演維倫紐瓦在電影節的媒體對話中感歎,“我隻拍了一部電影的一半,而這部電影的制作成本非常高,同意先拍攝第一部分是一個賭博。”

說到改編的難度,電影的出品方傳奇影業相關負責人對深燃表示,要把六本書選取到哪一部分作為第一部電影的開篇,小說本身的體量承載的人物和支線,都需要取舍,比如,影片中對張震飾演的嶽醫生的夫妻的線索、“姐妹會”的介紹,在影片中都沒有特别展示,觀衆看完之後需要腦補。

《沙丘》讓人犯困,是這屆觀衆不行?《沙丘》到底好不好看?《沙丘》到底有多難改編?國内難成爆款是必然?

來源 / 《沙丘》劇照

也有網友疑惑,如此恢宏巨作為什麼不開發劇集呢?

上述相關負責人透露,電視劇也是要做的,但不是完全按照這本書的結構,會按照支線來做電視劇,“姐妹會那一條線要做成劇集。”

不過也有觀衆對故事提出質疑,覺得《沙丘》節奏過慢,是還沒講完的“王子複仇記”的故事。

對節奏過慢的問題,有業内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沙丘》的1965年,對于宇宙的向往和科技的崇拜是主流思潮,但原小說作者試圖把關注點從外在的科技重新回歸到人類自身,探索人與世界的連接配接。因而《沙丘》電影中的那些慢鏡頭,除了鋪呈世界觀,其實是在描寫一個人内心的恐懼,和他的勇氣。

這中間有時間差帶來的錯位。故事裡男主保羅能在反複出現的夢境裡預知未來。顧備提到,“你所看到的未來時刻都在變化,而當你看到未來的時候,未來就已經發生了變化”,這樣富有哲學思考的内容,是支撐《沙丘》成為經典的真實所在。不過沙丘小說第一部《沙丘》出版于1965年,影響了大部分經典作品,對于這個設定,匆匆也坦陳,現在看來已經是很老套了。

《沙丘》啟發的一系列知名作品裡,有諸如《星球大戰》《權利的遊戲》等大IP,《權利的遊戲》裡史塔克家族就與《沙丘》裡厄崔迪家族的命運相似,故事線上的權力鬥争,部分觀衆有所免疫,覺得不夠新鮮。一些設定也讓觀衆覺得不夠科幻,比如網上出現了諸多類似于“一萬年後宇宙飛船都那麼發達了,還在用中世紀的兵器在武鬥”,“科技都達到玄幻境界了,體制居然還是封建社會”的吐槽。

如今還算不錯的口碑,對于資深影迷來說,能夠忽視故事的簡短,被世界觀架構震撼。但對于沒有沉浸入故事的觀衆來說,抱着高預期去,的确可能産生失望的情緒。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9">國内難成爆款是必然?</h1>

一位行業人士表示,影片的審美門檻的确是高的,如果在營銷上做創新,比如通過觀影人群發大片照片吸引普通觀衆,被塑造成神片,可能會形成觀影熱潮。實際上,《沙丘》在國内上映5天,票房在首周周末表現看漲之外,到這周已經呈現下跌趨勢,并沒有迎來期待中的市場爆發點。

對于在國内票房的表現,傳奇影業方相關負責人對深燃表示,并不感到意外,“對于國内的大部分人來說,對于這部小說其實沒有那麼熟悉,這也是在宣傳當中的難點”。

該負責人表示,就國内觀衆而言,導演的前作《降臨》和《銀翼殺手》在貓眼平台的打分,都不算高。從國内觀衆的觀影習慣,以及小說在國内的普及程度來說,影片主要市場還是在北美。

就電影類型本身,國内對這類作品一直有觀看門檻。

被譽為簡易版《沙丘》的大IP《星球大戰》,根據媒體報道,2019年《星球大戰9》上映8天,全球票房輕松突破6億美元,但在中國内地上映10天僅收獲票房1.22億元,約合0.174億美元,隻占2.9%,與中國内地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地位不相稱。

《沙丘》讓人犯困,是這屆觀衆不行?《沙丘》到底好不好看?《沙丘》到底有多難改編?國内難成爆款是必然?

此前無數的聲音探讨過為什麼中國觀衆不愛看《星球大戰》。一位業内人士告訴深燃,作為觀衆,他更傾向于《星際穿越》《火星救援》這類電影,涉及更多的是個人的奮鬥、個體的感悟,是建立在當下的科技認知上的想象,有更直覺的實操性,而這類涉及古希臘史詩般的情懷,與中國觀衆有距離,也不具備直接的爽感。《流浪地球》46.86億票房的成功,也不完全是科幻的成功,同樣勝在了共鳴上。

影片的節奏,的确是當下客觀存在的觀影門檻。碎片化時代,泡泡瑪特創始人王甯在2021亞布力論壇上就提到,年輕人的時間被撕裂,國内有68%左右的人用超1倍速看劇。“維倫紐瓦導演是一位能把某個人或某群人的一段經曆拍出史詩感的導演,這種史詩感主要來自于叙事上的克制,和場面排程上的簡化,而這種風格恰恰是不迎合國内大部分觀衆觀影習慣的。”一位網友說。

不同于漫威式好萊塢爽片,《沙丘》的叙事方式和呈現的電影質感,是一部反類型的商業大片,遭受大衆口碑争議或是這部電影的宿命。影片藝術審美上的門檻和故事龐雜的叙事難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版《沙丘》在國内很難成為爆款。

10月27日淩晨最新消息,華納官宣電影會拍攝續集,《沙丘2》将于2年後在北美上映。“作為一部獨立成片的電影有很多問題,但作為一個恢宏系列的序曲,足夠讓人期待。”一位網友評論。

*題圖來源于《沙丘》。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匆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