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港集團科創服務成果公布:上海近兩成獨角獸企業集聚園區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10月28日,在2021年度臨港集團創新發展大會上,2021年臨港集團科創服務體系建設成果公布,臨港集團園區新增30家企業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增長273%,累計41家企業入選,占上海市總數15.6%;8家企業入選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增加300%,獨角獸企業占全市總數18.2%。

2021年臨港集團科創服務體系建設成果顯示,在産業推進方面,集團園區範圍内新增4家、累計10家園區獲批市級特色産業園區,同比增長66.7%,占全市總數25%;新增2家、累計8家園區獲批市級以上知識産權園區資質,同比增長33.3%;新增3家,累計31家獲批市級以上孵化載體資質,同比增長24%;漕河泾創業中心創新實踐案例“知識産權科技金融孿生服務”獲第二屆企業創新實踐大獎。

臨港集團科創服務成果公布:上海近兩成獨角獸企業集聚園區

在企業培育方面,目前集團園區企業中310家拟獲2021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占全市拟認定總數的14.1%,全市占比提升8個百分點;新增30家企業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增長273%,累計41家企業入選,占全市總數15.6%;8家企業入選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增加300%,獨角獸企業占全市總數18.2%;16家企業入選中國潛在獨角獸榜單,增加33.3%,潛在獨角獸企業占全市總數19%。市級以上經認定研發機構147家,占全市總數12.17%。

在人才聚集方面,園區企業研發人員超5萬人,占園區從業總人數14.8%;園區企業研發費用總額超170億元,占全市總數的10.8%;園區萬名從業人員累計擁有有效發明專利數達420件,是全市平均水準的6倍。集團園區内共有40項成果(人)獲2020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占全市總數14.2%;5家企業機構獲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占全市總數12.2%,其中,君實生物獲中國專利金獎,航天控制研究所獲中國專利銀獎。亘喜生物、之江生物、心玮醫療等企業在國内外重要資本市場上市。

為促進科技創新,當天臨港集團科創和産業發展部與上海交大平台、智能網聯、複旦平台、上海控安等6家功能性平台公司正式簽約。根據協定,功能型平台将對臨港集團所有園區入駐企業共享可開放儀器設施與研發服務。與此同時,上海交大平台、複旦平台、清申科技等功能型平台與園區企業氫晨科技、科華生物、海事大學分别簽訂功能型平台區域示範合作案例協定。

功能型平台是科技創新基礎設施,也是産業技術創新的“源頭”機構。差別于以往細分領域的産學研合作形式,功能型平台在創新資源供給方面優勢更加明顯,具備技術溢出和企業孵化等綜合性創新服務功能,可發揮連接配接創新鍊與産業鍊的關鍵作用,整合各類創新要素、解決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形成産業突破點,填補重點前沿領域産業空白,帶動産業鍊上下遊高品質發展。

臨港集團投資參與建設的9家科創功能型平台、智能制造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有3家入選上海市15家功能型平台,占全市總數的20%;複旦産業化科技創新型平台等4家入選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首批準許建設的科技創新型平台,占新片區總數68%。科創功能型平台累計解決卡脖子項目及取得重大科技突破20項;參與國家級重大科技專項12項,省部級專項10項;獲國際獎項3項,國家獎項近10項;吸引國内外院士19人,各類領軍人才近100人,科研團隊超1000人;申請各類知識産權近600件,PCT專利近50件,參與國際、國家标準制定近30項;搭建各類實驗室47個,形成行業資料庫10個;并形成一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儀器共享實驗平台和區域合作案例。

當天,2021年度“臨港園區科創之星”榜單釋出,評選聚焦內建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産業,經園區推薦上報、内部形式審查、外部專家評審等程式,評選出124家成長速度快、發展潛力大、具備硬核科技能力,代表臨港園區科創實力和創新潛力的“臨港園區科創之星”企業。經統計,2021年度“臨港園區科創之星”中包含獨角獸及行業領軍企業47家次、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9家次。

臨港集團釋出科技創新服務标準藍皮書。藍皮書以臨港科投公司、漕河泾科創中心科創服務标準體系成果為基礎,标準體系分4大子產品18個标準,涵蓋功能平台和科創服務載體建設标準、科創服務提供标準、運作管理标準和能力評價标準,形成“底闆+插件”的标準體系架構。在特色産業園區、創新功能平台、專業特色載體、科創品牌活動的組織實施以及技術轉移、創業孵化、企業加速、知識産權、科技金融等專業化服務方面形成一整套科學化、專業化的标準和規範,進一步提升标準的可評、可測、可操作、可複制能力。該标準已認證上海市團體标準立項。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丁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