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作者:曆來現實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3">戰後的美國</h1>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在大國合作的前提下,雅爾塔體系宣告成立。但不久之後的1947年3月12日,随着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上的一番演說,冷戰代替了雅爾塔體系,成為新的世界格局。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1950年4月14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第68号檔案得出結論,為了美國自身的國家安全,冷戰戰略是十分必要的。這份“積極遏制”的國家戰略也成為美國的冷戰藍圖。

繼杜魯門之後,艾森豪威爾成為美國總統。這位剛從世界大戰中走出的百戰将軍,自然對蘇聯的威脅認識得更加清楚,艾森豪威爾政府在積極擴充軍備的同時,提出了多達六項的主要對外政策,并開始以“世界警察”的面貌,數次介入他國和其他區域的沖突沖突之中。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與将軍的直接形成鮮明對比,肯尼迪則将這種“遏制政策”粉飾在所謂的“和平戰略”之下,開始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和平演變”,第三世界也出現了美國活動的身影。

頻繁對外活動的投入,和逐年增加的财政赤字,讓美國戰後的經濟發展逐漸進入到低谷,1970年美國出口份額下降了13%,黃金儲備隻占比9.7%,更加要命的是,美國趁着二戰東風建立起來的世界貨币體系發生了動搖,從1960年開始的後來十年,竟然發生了近十次抛售美元搶購黃金的“美元危機”。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在這樣的背景下,後面的尼克松開始實行較為緩和的國家戰略,但好景不長,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大大刺激了美國的敏感神經,卡特政府采取了十分堅決的回擊,同時決定再次擴充軍力,調整核戰略。

但此時的美國經濟正是前籬笆宿貓,後籬笆走狗的時候,經濟滞漲讓美國的通貨膨脹高達33.5%,失業人口超過800萬。

裡根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宣誓就職。

裡根認為,“重振經濟”才是讓美國重制輝煌的首要法門,他所提出的“裡根經濟學”,就是要将國内經濟結構進階化,而“太空工業化”就成為裡根經濟學的重要突破口。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推動太空産業的新技術革命,進而影響資訊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資源科學和生命科學,進而影響整個人類社會。

美國甚至将太空認為是自己的“下一個邊疆”。這樣不僅能夠擺脫自70年代以來長期困擾美國的經濟滞漲問題,又能夠為後來的美國經濟發展奠定基礎,更為重要的是潛藏其中的是整個美國反導防禦體系和核戰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3">星球大戰</h1>

1983年3月23日晚間,美國的老百姓在家中的電視機上收看裡根總統的電視講話,在這份講話中,裡根向全美國發出了“戰略防禦倡議”,也就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星球大戰計劃”。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這份計劃早在1979年裡根回答《洛杉矶時報》的記者問時就提出:我們能夠跟蹤蘇聯的飛彈,甚至能夠判斷他們的到達時間和目标,但我們卻不能做任何事,是以我們會集中這一領域的專家去保護我們的平民。

裡根自己曾經宣稱這份計劃完全是自己創造的,但事實上當時主張發展飛彈防禦的人并不少。在“星球大戰計劃”提出後不久,美國國防部任命了三個不同的小組,來研究該項計劃所可能産生的政治和外交後果。

毫無例外,三個小組的報告一緻認為,這都是有利于美國自身的國家安全的重要計劃。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1984年3月21日,裡根任命曾是研制F-16戰鬥機的負責人詹姆斯·亞伯拉罕森将軍負責“星球大戰計劃”,4月成立戰略防禦局,亞伯拉罕森為局長,政府宣布每年将會注資10億美元并在五年内翻四番。

一年後戰略防禦局為國會送出了有關戰略防禦倡議問題的書面報告,詳細介紹了以裡根戰略防禦計劃為核心的科研和技術工作。兩個月後裡根簽署“172号”總統令,“星球大戰計劃”正式啟動。

該計劃的一項重要内容是發展航天運輸和發射技術。

美國“挑戰者”号先後9次成功攜帶衛星和太空實驗室進入太空并傳回。1985年6月,“發現者”号航天飛機為“星球大戰計劃”進行過一次陸基雷射探測、跟蹤、瞄準試驗,同年“發現者”号完成了拯救失靈衛星的任務。這說明美國已經具備了将天基系統運送至太空軌道的技術,起碼是可能性。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即使如此,這項計劃始終都被責難的聲音包圍。美國科學家聯合會就全力反對該計劃,他認為即使建立起一個所謂的太空防禦系統,也不會使得美國避免彈道飛彈的襲擊,哪怕蘇聯隻有百分之五的核彈頭打到美國,也會有6000萬人死亡。更不用說,這些巨額投資還會讓本就不樂觀的美國經濟再次退入低谷。

但直到布什擔任美國總統時,“星球大戰計劃”也并未取消,隻是在預算上稍作削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2">多方反應</h1>

面對美國要在自己的頭頂上懸一把利劍的前景,蘇聯的反應可想而知。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在裡根的“星球大戰計劃”演說播出伊始,蘇聯上司人就認識到這是冷戰以來自己所面臨的最嚴重挑戰。蘇聯外交部長更是直接指出,這項所謂的“防禦”計劃并不能改變任何事情,因為它本身就不是防禦計劃,而是一個進攻性武器,這份計劃也是一份徹頭徹尾的侵略計劃。

和美國鬥了三十多年的蘇聯直到70年代才勉強和美國形成均勢,甚至還取得了某些優勢,而蘇聯為此付出的代價則是每年4%-5%的軍費增長,這相當于全國國民生產毛額的15%,這導緻蘇聯想要調整經濟結構的計劃一拖再拖。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星球大戰計劃”無疑打破了美蘇僵局,蘇聯隻能咬牙努力保護這種均勢,為此隻能繼續加強軍事力量的建設,軍費開支占到政府總支出的三分之一。1965年蘇聯軍費開支為320億美元,到了1981年已經暴增至1400億,星戰計劃提出後國防預算又增加了近一半左右。

和軍事發展形成反比的是經濟形勢,與應對星戰計劃前的蘇聯相比,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從11.4%下降到1.8%,1990年直接出現了負增長。這樣的畸形發展,讓蘇聯的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甚至失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裡根借“星球大戰計劃”拖垮蘇聯的設想是實作了。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而對于歐洲而言,除非美蘇共同削減核力量,任何一家的獨大都會令歐洲的安全受到威脅。

聯邦德國最早做出反應,1984年聯邦德國國防部長就聲明,兩個超級大國想要謀求對另一方的優勢是不會被容許的,因為這意味着有一方必須臣服。法國也難得與德國意見相同,在日内瓦裁軍會議上,法國表示,這種做法隻會讓局勢更加難以控制。

而英國人也從最初的“等着瞧”态度轉向反對。畢竟英國在80年代曾向美國購買了部分三叉戟飛彈增強了自己的核力量,另一方面英國對于這項計劃的可行性抱有懷疑态度。但蘇聯軍備實力的加強卻是實實在在的,于是英國也開始對星球大戰計劃提出了自己的異議。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8">換皮</h1>

事情在1986年1月發生了轉機。

戈爾巴喬夫代表蘇聯政府提出了“新思維”政策,希望在穩定的國際關系中着手進行國内改革建設,這要求蘇聯的外交政策進行了全面調整。

以此為契機,美蘇關系走向緩和,但同時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導緻蘇聯國内沖突日趨尖銳,蘇聯在1991年12月宣布解體,标志着冷戰正式結束。

而正是由冷戰催生的“星球大戰計劃”,會因為冷戰的結束而停止嗎?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1990年3月,美國駐日内瓦首席軍控談判代表庫伯向白宮遞交了一份報告,報告指出随着冷戰結束,蘇聯的大規模核攻擊威脅已經不複存在,轉而出現了有限核攻擊,這就要求“星球大戰計劃”需要進行适當調整,應該轉變為防禦有限的飛彈核打擊戰略。

也就是說,美國将天基戰略防禦轉向到陸基彈道飛彈防禦,通俗而言就是從天上轉移到地上。但這并不意味着“星球大戰計劃”結束,更像是一種轉型。

新計劃既能夠在冷戰結束後讓美國繼續保持戰略飛彈的研究部署,又能夠對技術裝備的重點進行實質性調整。這無疑仍是延續冷戰思維的具體表現。

本來這項轉型計劃是無法在美國國會通過的,但是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争,卻讓美國重新思考這個轉型方案。在“沙漠風暴”行動中,伊拉克的“飛毛腿”飛彈對美軍構成了重大威脅,而美國的“愛國者”反飛彈系統在與“飛毛腿”的較量中并未落于下風。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這讓美國人将“愛國者”當成了這場戰争的英雄,更重要的是,“愛國者”作為飛彈防禦系統與“星球大戰計劃”的核心内容可謂一脈相承。

看來“星球大戰計劃”并未過時,起碼它能夠為美國人攔截飛彈,于是政府爽快地為其追加了77%的預算。

雖然在海灣戰争結束後的美國政府将“星球大戰計劃”再度削減,但事實上對于飛彈防禦技術的研究并未止步,“星球大戰”以一幅更加接地氣的面容成功“轉型”,并作為冷戰遺毒而一直存在。

盧克看了流淚,索羅聽了沉默,星球大戰不是電影而是一份戰争計劃戰後的美國星球大戰多方反應換皮

面對“星球大戰”計劃的實質面孔,盧克看了流淚還是不流淚,索羅聽了沉默還是不沉默,這些可能不是我們關注的焦點,但前蘇在美蘇争霸中敗下陣來的曆史殷鑒,值得我們記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