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下面這個表情,相信大家聊天時一定用到過。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那麼,你知道這個魔性表情包的鼻祖是誰嗎?

它出自挪威表現主義大師愛德華·蒙克的代表作《呐喊》。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呐喊》 【作者】愛德華·蒙克 【年代】1893年 【尺寸】83.5*66cm 【類别】蛋彩紙本 【收藏】奧斯陸的蒙克博物館

【作品簡介】

畫面上的主體是一個捂着面頰在尖叫的人,背景十分抽象,沒有明顯的輪廓,畫家用厚度不同的線條描繪出了火紅的天空、深藍的峽灣以及棕色的路。所有的線條都好似彙集到畫面中心那個高聲呼救的人身上,仿佛這個人正源源不斷地散發着恐懼和痛苦,讓人看了覺得不安。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實際上,蒙克一共創作了四幅《呐喊》。這四幅作品構圖相仿:一座橋,一條河,橋上有人,河上有船。最早和最晚創作的一幅中間相隔了17年。在四幅《呐喊》中,最出名最為人所熟知的,也就是本期介紹的1893年第二版《呐喊》。

不過,要說最特殊的,要數1895年創作的第三版。蒙克将原本在畫面遠處并列行走的兩個人變成了其中一人倚靠在欄杆上的姿勢,并且畫框上還刻有蒙克寫的詩句。也許正因為這個細小的不同,這幅畫在2012年以1.19億美元的價格被私人收藏,其餘的則都儲存在博物館裡。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1895年第三版《呐喊》 現被私人收藏

畫作中的位址位于挪威東南部的奧斯陸峽灣,蒙克曾在他的日記中回憶,那日他與兩位友人一同在峽灣附近散步,忽然他看到天空被落日染得血紅,他仿佛感到一陣尖叫劃過耳膜,他停下來不安地顫抖着,遠遠地落在了兩位友人身後。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愛德華·蒙克

人們分析,蒙克的畫作之是以有如此強烈的壓抑,甚至是恐懼的感覺,主要源于其家庭成員接二連三的離世。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自幼時起,蒙克就開始不停地和死亡、疾病打交道。在他5歲時,他的母親因肺病去世,在他15歲時,長他一歲的姐姐也死于肺病。後來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甚至蒙克自己也差點被肺結核奪去生命。這樣的經曆,使蒙克的畫作多以生命、愛情、死亡為主題,表現了強烈的個人情感。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病孩子》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病房中的死亡》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在死亡的窗前》

《呐喊》的姐妹篇——《絕望》和《憂慮》

《呐喊》、《絕望》和《憂慮》都取景于奧斯陸峽灣,且都描繪了1892年1月22日蒙克與友人散步時的心境,可見當時蒙克看到峽灣的落日之景後産生的心理震撼是非常激烈的。

《絕望》于1892年先于《呐喊》創作,共兩幅作品。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絕望》

《絕望》與《呐喊》極為相似,無論是畫中血色的天空、藍綠色的湖泊及風景,還是橋上的三人。或許《絕望》的創作帶給了蒙克靈感,一年後蒙克便創作出了傳世名作《呐喊》。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憂慮》 1894年

《憂慮》中,蒙克表現了一群“行屍走肉”般的人,有男人,也有年輕的女孩,血紅的天空和死灰般的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渲染了一種群體性的不安,這是蒙克對《呐喊》中來自個人的不安和恐懼的延伸。

蒙克的每一幅畫都傳達着他對生存和死亡的強烈感受。在他的作品中,被描繪的具體對象的細節被簡化,而情緒則被誇張,對象本身成為一種所要表現的情緒的載體。這種理想主義和非原型的主觀表現,給後來的表現主義以決定性的影響。

時至今日,《呐喊》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表情包,還為廣大網友提供了搞怪素材,一起來看看,人類的腦洞能有多大!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波普版《呐喊》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辛普森版《呐喊》

表情包裡的名畫 你知道是什麼嗎?

皮卡丘版《呐喊》

【畫家簡介】

愛德華·蒙克 (1863—1944年),20世紀表現主義藝術的先驅。出生于挪威,童年時,父母雙亡。1879年,蒙克在一所工學院學習,但因患病而退學。1881年,考入奧斯陸皇家藝術與設計學院。1885年,前往巴黎。1892年,蒙克接受邀請,參加柏林藝術家聯盟的畫展,他的繪畫作品成了苦澀的争論對象,形成了具有他自己風格的綜合派原始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