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生活中留下的恐龍腳印

作者:在曆史中成長
古代生活中留下的恐龍腳印

恐龍是生物進化史上的重要鍊條,從2.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到6500萬年前白垩紀末期,恐龍生活在大約1.6億年前。這是一段極其光榮和悲慘的曆史。迄今為止,世界各地已經發現了數百塊恐龍化石,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甚至在冰冷的南極洲,都有恐龍生存的痕迹。

古代生活中留下的恐龍腳印

在中國,内蒙古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在内蒙古錫林國樂門諾的查幹-梅諾堿礦附近發現了一塊大型恐龍的骨骼化石,專家認為它屬于蜥腳恐龍,生活在1.2億年前的白垩紀早期,專家稱之為查加諾龍。修複後的查加諾龍體長26米,肩高6米,擡頭可達12米,比在四川發現的馬門西龍還要大。結果,Chaganor龍成為亞洲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恐龍。

古代生活中留下的恐龍腳印

這些恐龍蛋化石在古代誕生了數千隻溫順或兇猛的恐龍。統治地球,過着悠閑、隻有我專屬的生活。然而,到6500萬年前的白垩紀末期,這些地球的主人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了。

古代生活中留下的恐龍腳印

是什麼導緻了恐龍的滅絕?科學界長期以來一直在争論這種自然之謎,出現了"小行星碰撞理論","彗星碰撞理論"和"佩雷假說"等理論。盡管有這個假設,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恐龍滅絕的最直接原因是當時地球生态環境的巨大變化。

古代生活中留下的恐龍腳印

恐龍的滅絕,并不意味着地球上這美妙的生命交響樂的終結,但随着時間的不斷進化,一些生物體慢慢适應了當時的環境,而一些體型較小、溫血哺乳動物,在災難發生後開始逐漸占據整個地球的生态空間,打響了生命的新篇章。持續的注意力帶你進入遠古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