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至10月1日,來自中國中央人民政府10多家媒體駐楚雄縣盧豐市的記者組成采訪組,開展"雲南省祿豐恐龍化石研究與發掘"。
采訪的第一站是陸豐市金山鎮大華恐龍山,團隊在那裡了解了徐祿鳳龍和巨鹿鳳龍的發掘和局部保護,以及中國古代脊椎動物學創始人楊忠健為祿豐恐龍化石的發掘和研究做出的巨大貢獻。在世界恐龍谷恐龍遺址博物館,采訪團隊在現場博物館進行了恐龍和當地保護化石的實地照片,不斷提問與專家溝通,深入了解楚雄的保護措施和古化石多樣性的亮點。
張丹尼爾,光明日報雲南記者站副站長
我認為雲南的生物多樣性,不僅物種豐富,而且有着非常悠久的曆史,曆史上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我們的祿豐恐龍,1.8億年前的恐龍,從遠古時代到我們,這個非常神秘、非常神秘的形象和故事等待着我們去探索,我們作為記者,應該探索這些恐龍的奧秘, 探索雲南生物多樣性的奧秘。
張文玲,中國青年報雲南新聞台台長
我曾多次到陸峰采訪恐龍谷,每次都感覺不一樣,陸豐近年來對于恐龍的完整性資料和科研發展越來越豐富。
代表團還深入陸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恐龍化石保護中心、侏羅紀大道,重點示範了鹿峰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果。
來源/曹光啟 周永燕
編輯/閨南台灣但俊鵬
負責/公園聯盟
©雲新聞 多彩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