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仁堂總經理落馬背後:隐秘供應商與公司藕斷絲連

本報實習記者 張悅 記者 曹學平 北京報道

10月15日上午,在北京市委召開的全市警示教育大會中,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600085.SH,以下簡稱“同仁堂股份”)原總經理高振坤成為警示教育片《自食其“藥”》的“主角”。

就在前一日,高振坤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通報“雙開”。

今年2月,北京市紀委監委釋出消息,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集團”)總經理高振坤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自食其“藥”》記錄了高振坤借細料采購牟利1500萬餘元、将親友安插到同仁堂重要崗位等多項行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顯示,在制作安宮牛黃丸、大活絡丸、牛黃清心丸等同仁堂招牌成藥時,豹骨、麝香、羚羊角、牛黃等成分不可或缺。在同仁堂集團二級企業同仁堂股份任職期間,高振坤牢牢把住細料采購權,利用供給優勢和資訊優勢牟取私利,多名供應商競相為其打點吃穿用度。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供應商北京亞威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亞威”)的股東、高管等人和同仁堂股份、同仁堂集團關系密切,曾在同仁堂股份參股公司的主要人員名單中出現。就此情況,記者緻函緻電同仁堂股份,從業人員表示供應商情況或涉及公司機密,采訪事宜需要向黨委宣傳部請示。

北京亞威的股東、原負責人楊福山,随着高振坤的名字在《自食其“藥”》中出現。楊福山稱8年時間裡北京亞威與同仁堂的細料生意總額達1億餘元。“我說細料利潤有30%,他說‘給我留10%就可以了’。”

楊福山是北京亞威的前法定代表人。中國裁判文書網(2020)京0102刑初339号判決書顯示,被告機關北京亞威、北京徽芝堂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徽芝堂”)在向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申請辦理羚羊角、穿山甲片等野生動物制品庫存認定及銷售許可過程中,實際經營兩家公司的被告人楊福山,為加快審批速度,謀取競争優勢,于2009年至2018年期間多次行賄。最終兩家公司被判犯機關行賄罪,各判處罰金50萬元;楊福山犯機關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币25萬元。

透過上述案件中出現的徽芝堂,記者發現北京亞威這家交易額上億元的供應商,與同仁堂股份存在着密切關系。

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2003年7月,楊福山、李叢芝(2020年7月變更為“李從芝”)、何倩分别認繳396萬元、132萬元、132萬元成為北京亞威股東,分别持股60%、20%、20%。

2009年6月,李叢芝、楊福山、楊威分别出資400萬元、300萬元、300萬元成立了徽芝堂,李叢芝任法定代表人。2014年2月,李叢芝将所持有的40%股份轉讓給楊威,目前楊威、楊福山分别持有70%、30%股份。

記者發現,目前,楊威等人間接持有同仁堂集團旗下多家公司的股份,甚至擔任主要管理人員。

2008年,安國市一達中藥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國一達”)成立,楊威與李叢芝在2012年分别繳納95%和5%的出資額成為股東。2012年8月,安國一達與同仁堂股份投資成立了北京同仁堂(安國)中藥材加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中藥材”),同仁堂股份持股51%,并由高振坤擔任法定代表人,楊威擔任董事。

高振坤履歷顯示,2006年11月,高振坤任同仁堂股份總經理;2014年10月,任同仁堂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

在同仁堂中藥材成立時,正處于高振坤擔任同仁堂股份總經理、北京亞威與同仁堂股份存在細料生意往來的期間内。而彼時,李叢芝是北京亞威的股東、楊威是徽芝堂的股東。2015年,高振坤才從同仁堂中藥材的高管名單中退出。

類似的,楊威還間接持有北京同仁堂(安國)中藥飲片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同仁堂四川中藥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股份,并擔任董事。此外,北京亞威現法定代表人李峰、徽芝堂現法定代表人董志強亦出現在上述同仁堂集團旗下公司董事名單中。

由此,以楊福山為關鍵人物,涉及的北京亞威、徽芝堂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東多人曾在同仁堂集團、同仁堂股份持股的公司擔任職務,與同仁堂股份關系密切。

同仁堂股份未披露過供應商名單,但每年采購金額巨大。2009年年報顯示,當年前五名主要原料供應商采購金額已超過2億元,占公司采購總額的17.49%;2020年前五名供應商采購額為11.2億元,其中前五名供應商采購額中關聯方采購額為5.9億元、占年度采購總額的6.96%。徽芝堂是否曾是同仁堂股份的供貨商?北京亞威目前是否仍為同仁堂股份供應原料?就此情況記者緻電同仁堂股份黨委宣傳部,但截至發稿時并未收到相關問題的回複。

(編輯:閻俏如 校對:彭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