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南京已經成為曆史的金剛臍

作者:一個南京人的市井生活

前幾天跟幾位土生土長的南京人閑聊起南京的舊物,其中一樣就說到了金剛臍,大家感慨道已經很久很久沒在南京見到金剛臍了。

在南京已經成為曆史的金剛臍

金剛臍

八十年代我上國小,那時的零食還很匮乏,餅幹糕點之類的進階零食一般人家舍不得買來吃,能吃上金剛臍這樣的市井零食就很幸福了。後來日子好過了,好東西越來越多,金剛臍便顯得落伍過時,越來越少見,最後消失不見。

現在南京能認識金剛臍的,大概多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了吧。

金剛臍再次進入我的視野是在2017年,有天偶然間發現尚書巷菜場附近的地攤上居然有得賣,看上去還有點記憶中的模樣。但買回去一嘗試就失望了,味道口感完全不對,隻是做成了金剛臍形狀的劣質面包。

在南京已經成為曆史的金剛臍
在南京已經成為曆史的金剛臍

菜場地攤上這種徒有其表的金剛臍沒什麼生命力,那次之後幾乎再沒見過蹤影。

食物的出現和傳播不會是個孤立事件,現在南京沒有金剛臍,但南京周圍的地區也許還賣得紅紅火火呢。大概是帶着問題出去更容易找到線索吧,果然,在南京沒落的金剛臍在鎮江揚州地區活得好好的。

在南京已經成為曆史的金剛臍

鎮江

在南京已經成為曆史的金剛臍
在南京已經成為曆史的金剛臍

儀征

金剛臍在鎮揚兩地頗有市場,幾乎每個市井菜市場附近都有這麼一兩家小店有售賣。店家通常5個或10個裝成一袋來賣,也許在當地主顧們眼中,金剛臍并非偶爾為之的嘗鮮食品,而是家中飲食的一部分了。儀征的金剛臍則是按個出售,路過的主顧随手買上一兩個,邊走邊吃,這種吃法跟我兒時記憶中的吃法很相似。

我還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揚州的金剛臍分為鹹甜兩種,到了鎮江就看不到甜金剛臍的身影了,而地處南京與揚州中間的儀征,隻有甜味金剛臍,稱做“糖臍”,看不到鹹味的吃法。回想我小時候,那時吃的金剛臍是甜的,我猜想南京的金剛臍是不是來自儀征一脈呢。

南京從來不缺乏情懷,比如“劉長興”就推出了金剛臍。

“劉長興”面館原是南京小籠包界的一面旗幟,除了小籠包,店中的大麻糕也深得我心。據說後來改制重組,開出好多家分店來,分店的品質不一,我光顧的就少了。

2018年路過逸仙橋店,外賣視窗上貼了廣告,說是推出了兒時味道的金剛臍,我趕緊買來試試。

在南京已經成為曆史的金剛臍
在南京已經成為曆史的金剛臍
在南京已經成為曆史的金剛臍

我記憶中的金剛臍有着濃重的堿味兒和甜甜的焦糊味兒,還有一個硬邦邦的底殼。這些特征在揚州儀征的金剛臍上完整的保留着。劉長興的金剛臍隻有甜甜的焦糊味兒這一項保留了下來。想來也難怪,劉長興裡的現代卧式烤箱大概很難烤出過去那種硬邦邦的底殼,再者,現在的南京人大概也接受不了濃濃的堿味兒了。

盡管劉長興的金剛臍在口味上沒能打動我,但這份情懷,我心存感激。

世界的發展總是與舊事物的湮滅相生相伴,傳統的東西到底該不該去守護傳承呢,我也不知道,每個人去找找自己的答案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