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奉堪稱東吳定海神針,從東漢活到西晉,見證了整個三國的興衰

丁奉堪稱東吳定海神針,從東漢活到西晉,見證了整個三國的興衰

談及三國時期東吳的名将,人們往往會想到四個字——英年早逝。确實,從早先的太史慈周瑜,再到之後的魯肅呂蒙,大多都在三四十歲的壯年就早早辭世,隻留下人們的無盡感歎:如果周瑜沒有那麼早去世、如果呂蒙能再活幾年……但同為東吳名将的丁奉卻恰恰相反,他足足從東漢活到了西晉,他的一生幾乎見證了整個三國的興旺。

01

早年拼殺

丁奉,字承淵,廬江郡安豐縣人士,他年輕時投奔到了東吳帳下,憑借他過人的武藝與膽識,經常可以勇冠三軍,有斬将奪旗的出彩表現。江夏之戰、赤壁之戰、南郡之戰、襲荊州之戰、夷陵之戰……每次大戰總有丁奉的身影。奈何東吳早期可是人才濟濟,在周瑜、呂蒙、太史慈、甘甯、魯肅、陸遜等人的光輝之下,丁奉的光芒也就黯淡了。是以丁奉早期也就是在東吳帳下打打醬油或是打打輔助的角色,甚至給周瑜當過一段時間的保安隊長,是以丁奉在很長時間也就隻做到了偏将軍一職。

但丁奉有一個别人都學不來的優勢——長壽。随着歲月的流逝,東吳早期的名将也相繼辭世,當年的保安隊長小丁也就自然一步步成了獨當一面的丁老将軍。丁奉雖然比不過當年的周瑜、陸遜,但和新一批的青瓜蛋子比起來還是綽綽有餘的。公元252年,魏國派諸葛誕、胡遵等人率軍攻打吳國,吳國派出諸葛誕的遠方親戚諸葛恪率軍阻擊,丁老将軍此次也随軍出征。正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丁奉很快就會在這場戰争中收獲屬于他自己的高光時刻。

丁奉堪稱東吳定海神針,從東漢活到西晉,見證了整個三國的興衰

02

雪中奮短兵

到前線之後,丁奉主動請纓,親率三千士兵離開大部隊加速前進,很快就到達了魏軍的營地附近,發現此時的魏軍正不慌不忙地在敵方野區飲酒聚會,希望借此來一邊抵禦南方的寒冷一邊欣賞漫天紛飛的大雪。丁奉一看對手是這個情況,立馬在軍中發表了即興演講——兄弟們,看對面的一群草包還在飲酒作樂,我們建功立業升官發财的機會到了!大家把身上的盔甲都脫掉,跟着我拿短兵器沖下去,一鼓作氣全殲敵軍!跟在丁奉身邊的三千士兵,一聽丁老将軍一把年紀還要帶頭沖鋒,怎麼能不受觸動呢?他們也全都摩拳擦掌,跟着丁奉如虎狼一般沖向魏軍營地。

此時的魏軍還沉醉在飲酒之中,魏軍将領一看對面來了一隊人,盔甲也不穿,長兵器也沒有,這妥妥的雜牌部隊啊,不僅不組織防禦,甚至開始嘲笑起這支“雜牌軍”,擺出一副“有本事你過來啊”的樣子。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面前的可不是雜牌部隊,而是老将丁奉親自帶隊的精銳部隊,戰争的結局從此刻便已注定。丁奉又重演了當年甘甯的故事,在曹營來回沖殺如入無人之境,曹軍被殺得丢盔棄甲倉皇逃竄,甚至在逃跑的橋上發生了踩踏,被活活踩死和掉到水裡淹死的都有上萬人。憑此一戰,丁奉也徹底證明了自己——我不僅僅是活得久,更重要的是我有真材實料!

這一戰也讓丁奉官拜滅寇将軍,加封都鄉侯。證明了自己的丁奉此後幾年也是順風順水,先後數次擊退了魏國的來犯,官拜左将軍,可以說已經成長為了東吳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丁奉堪稱東吳定海神針,從東漢活到西晉,見證了整個三國的興衰

03

記誅權臣

如果說此時的丁奉還僅僅是在帶兵打仗上有所建樹,那很快丁奉就将登上政治的舞台。

在大帝孫權逝世之後,皇位傳給了他的第七個兒子孫亮,但當時的孫亮隻有九歲,自然無法獨自處理朝中事務,是以大權就落在了同為孫氏族人的孫綝身上。得到了權力的孫綝很快在朝中發動了一波大清洗,将不服他的呂據、滕胤等人先後處死,站在了東吳政權的頂峰。等到孫亮長大,忽然發現自己這個皇帝已經被孫綝架空了,自然是心懷不滿,與孫綝明争暗鬥,但稚嫩的小孩怎麼能敵過狡猾的老狐狸呢?結局就是在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孫綝罷黜了皇帝孫亮,将他貶為會稽王,另立琅琊王孫休為皇帝。孫綝此時的權力可謂是到達了頂峰:一人掌握朝中軍政大權、一門中有五個人被封侯,随意廢立君主更是讓朝中人人自危。

在這樣背景下繼位的孫休對孫綝可謂是又恨又怕,恨他獨斷專行、驕縱跋扈;怕他像對自己的兄弟孫亮那樣,也把自己罷黜。孫休秘密與大臣張布商議如何除掉孫綝,張布就對皇帝進言:“皇上啊,我們兩個人太少了,還應該找來丁奉老将軍,他雖然是個大老粗,但是謀略過人,一定能成大事。”

皇上随後就召來了丁奉,丁奉一聽皇上要殺孫綝,立馬獻出計策,打算在臘祭之日設宴誅殺孫綝。到了這一天,孫綝單人赴會,立馬就被兩旁衛兵擒住殺死。丁奉也是以功升為大将軍,加封左右都護,自此走上了政治生涯的頂峰。

此後的十幾年中,丁奉不顧年邁,依舊奮戰在吳國的前線,屢次立下戰功,直到271年,一輩子東征西讨的丁奉終于與世長辭。丁奉的一生曆經了東漢到西晉,為吳國南征北戰長達六七十年,可謂是東吳的一代名将!

策劃:魚羊史記 監制:魚公子

撰文:翰墨青絲 制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文由「魚羊史記」獨家制作,并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歡迎轉發朋友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