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融媒體訊(全媒體記者駱自偉 黎淇淇)時下正值茶園秋冬季管理關鍵時期, 25日,國家茶産業技術體系鄂東南綜合試驗站向黃陂區體系内示範主體發放了一批有機肥,助力我區茶産業綠色發展。

據介紹,氮、磷、鉀是茶葉生長所必需的化學元素,如果長期通過施用化肥的方式,會導緻土壤的自動調節能力下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此次發放的有機肥由湖北田申甲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該公司是一家集生物治污、立體種養、有機肥及生物有機肥、多肽氨基酸葉面肥生産技術為一體的創新型企業。
湖北田申甲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治福:我們的蚯蚓糞裡面含有微生物菌,通過蚯蚓的自然腸道擠壓形成微小顆粒狀到土壤裡面結合形成彈力結構狀,最适合土壤的吸收。近年來,蚯蚓糞因其植物養分含量高、微生物群落豐富而備受關注,蚯蚓糞的施用既能緩解因化肥帶來的一系列農業環境問題,又能在植物土傳病害方面發揮生物防治作用,通過其中的拮抗微生物抑制病原菌,在生物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天,國家茶産業技術體系鄂東南綜合試驗站專家陳勳、李長明等走進黃陂部分茶園,察看茶樹長勢,了解茶園秋冬季管理,推廣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并對目前茶園修剪、雜草清理、如何增施有機肥等方面進行了現場指導,引導茶農科學使用有機肥,進一步減少化肥投入,達到培肥土壤、穩産高産、增産增收的目标。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黃陂各茶園裡多了機械的使用,農戶們管護茶園時化肥施用量大大減少,防蟲害不是背着機器滿園打藥,而是在茶園裡挂黃闆。化肥農藥施用量少了,效益大大提高,這種綠色生産方式受到茶農普遍歡迎。
國家茶産業技術體系鄂東南綜合試驗站專家陳勳:秋冬季茶園管理主要就是施肥,我們講究科學施肥,以有機肥為主。特别是現在很多茶園土壤酸化了,如果施有機肥的話,能夠改善土壤的靈活性質,調整它的pH值。
據悉,目前,化肥減施,農藥減量、茶園減工等茶葉“三增三減”技術正在全省茶園推廣使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建構了“産品安全、節本增效、環境友好、加工轉型、服務精準”的茶葉綠色生産技術體系。用有機肥、配方複合肥來等代替純施化肥,茶園土壤中有機質大大提升,産量和品質雙雙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