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鳍鲷又稱黃腳立、立魚等,屬于鲈形目鲷科魚類,在國内廣泛分布于沿岸近海,是近年來我國華南沿海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黃鳍鲷的營養豐富,肉質鮮美,養殖經濟價值高,是以在海水及鹹淡水養殖業中,其為養殖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黃鳍鲷為淺海暖水性底層魚類,但是魚苗前期的适溫比成魚較弱,魚苗的生存溫度為10℃~35℃,生長最适水溫為24℃~28℃;成魚則可以抵禦2℃的低溫和35℃的高溫,生長最适水溫為24℃~30℃,屬廣鹽性魚類;一般鹽度魚苗在0.3‰~4.3‰之間,成魚則在淡海水中均可生存。廣東、香港、福建、廣西沿海地區居民最愛吃這條魚,售價比黑立魚高出2-3倍。
近幾年惡劣的天氣、污染嚴重的水源和高密度養殖,造成黃鳍鲷在養殖過程中發生各種病害。主要病害及防控措施如下:
<b>1、由寄生蟲引起的病害</b>
寄生蟲全年養殖都會有,但流行季節一般在11月份到昱年的4月份,最常見的是車輪蟲、指環蟲和小瓜蟲,大量寄生于鰓部,造成鰓部感染細菌而腐爛。
<b>主要原因:</b>長期的陰雨、低溫天氣造成池塘底部溶解氧較低,再一個是光照弱,在這種情況下影響有益藻類和菌類繁殖,加上不及時補充水體中藻類所需的元素,長期不注重水質的變化,隻注重消毒、殺蟲,導緻水體中的死藻沉到塘底,還有池塘底部的殘餌、糞便等,塘底的有機質過多,嗜水氣單胞菌、弧菌等有害菌類大量繁殖,引起池塘菌、藻相失調,進而造成泛塘。
<b>防控措施</b>
①拿樣本去鏡檢,看鰓部和體表是否有寄生蟲寄生,如果寄生有車輪蟲、指環蟲、小瓜蟲的魚,首先會出現暗遊或者狂遊的現象,此時建議先用降解靈+超C穩定魚的狂躁不安,晚上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增加底部溶解氧,營造一個良好的池塘環境,第二天用蟲必克抑制蟲害的寄生,可連用兩次;經常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黑臭淨改善池塘底的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②在養殖過程中水質要維持嫩爽,經常檢測水質的名額是否正常,常用綠康露或百安威控制有害藻類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③如果經常使用氯制劑或碘制劑進行消毒的池塘,應及時用淨水王或解毒超爽進行解毒,或者用降解靈+百草解百毒,消除水體中的各種毒素,及時用乳酸寶+六抗培藻膏+速補康或者特力鈣維持水體的藻菌平衡。
④防重于治,即提高魚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病蟲,内服選用肝膽必康+金多元+酵素誘食寶,一組按100~160斤進行拌料投喂,一天1~2餐,連喂5~7天為一個療程。
<b>2、由細菌引起的爛身出血病害</b>
一般是由于池塘的底部耗氧和有機物較多,造成池塘整體環境溶解氧低,在沒有鹽度和低溫的情況下,導緻各種緻病細菌大量滋生,特别是黴菌(水黴),極易感染魚體而引起爛身,造成嚴重的體表潰爛出血。發病的魚體力較差,喜獨遊或伏在塘邊,鳍條等發病部位産生粘液、充血,鳍條發紅和散開,随着病情發展,患部潰爛,表皮脫落、出血,嚴重者肌肉外露,不攝食,多在水面晃遊。
①首先用黑臭淨+粒粒神全塘幹撒,清除池塘底部的耗氧因素,然後用綠康露+三必康控制有害細菌的滋生,促進傷口的愈合,連用兩次;隔天後用降解靈+百草解百毒解水體的藻毒素和菌毒素。
②日常應做好水質和底質的養護,交替使用黑金神+乳酸寶+活菌王、六抗培藻膏+新活菌王+速補康。
③用三必康+肝膽必康+金多元+恩諾沙星拌料内服,減料不減藥的原則,每天投拌一餐,連喂5~7天。
<b>3、由高溫天氣引起的鍊球菌病害</b>
主要發生在高溫期間,初期體表一般無損傷,也無異常現象,觀察眼球産生白内障,瞳孔放大,眼球晶體充血突出,随着病情發展,眼球開始脫落或潰爛。近年來有些養殖戶經常使用強刺激性的消毒劑,不僅破壞了魚體表粘液,還直接影響到魚的肝、膽解排和消化吸收系統,而且消毒劑對此細菌沒有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加上日常對底質管理不到位,各種有害菌大量滋生,同時随着溫度的升高鍊球菌大量繁殖,入侵魚體内與鳗弧菌、愛得華氏細菌交叉感染,造成嚴重危害。
①加高水位,日常開足增氧機,用黑臭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改善池塘底環境,不定期用百安威+綠康露作為水體消毒。
②使用新菌克+藻健康,1個月使用2~3次,可預防高溫期間的細菌滋生。
③内服肝膽必康+複康+金多元,7天拌料投喂3~4次,并經常用酵素動力+酵素誘食寶進行投喂,不僅提高養殖對象的抗病能力,同時對水質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b>成功案例</b>
<b>廣東珠海亮哥</b>
全程遵循“養護與管理”系統理念
魚苗開始全程使用酵素動力
八成以上的均勻度(相當厲害滴)
成魚平均有半斤左右
(下“魚口”,養殖7個月)
現正陸續出魚中

猜猜這條魚有多重?
比我手掌還要大!
足足八兩呢!
大獲豐收啦!(<b>本文轉自【</b><b>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黃鳍鲷養殖病害防控</b><b>】。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系</b>[email protected]<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