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劇開心果陳堅雄:抗疫讓互不認識的鄰居全都認識了

作者:南方都市報

說起“蘇貴元”,廣東觀衆的腦海中會浮現出那個集小男人缺點于一身,但幽默搞笑、堅強樂觀的小平頭,金牌情景喜劇《外來媳婦本地郎》裡的士多店老闆。蘇貴元的扮演者陳堅雄,是廣東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廣州相聲藝術團團長,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黃俊英的嫡傳弟子。早在1990年,他憑粵語獨幕喜劇《肥仔米》中“聾耳陳”一角一炮而紅,近年參演《外來媳婦本地郎》《乘龍怪婿》等本土情景喜劇的拍攝,讓他在老廣心目中樹立了深厚的人緣。

陳堅雄家住荔灣區的芳村某小區,正處在此次廣州白鶴洞高風險區與中南村高風險區的包圍之間,本來是“綠色小區(無一起病例)”的居民,他也不得不成為封控區中的一員。

近日,陳堅雄接受南都記者專訪,為我們講述處于防疫防控關鍵期的芳村景象:這裡的人們“茶照飲、點心照吃(宅在家中)”,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鄰裡間多了關懷互助,黨員幹部挺身而出,作為黨員的陳堅雄肩挑志願者一職,為“宅家”生活的街坊們忙前忙後、穿梭送暖。

《外》劇開心果陳堅雄:抗疫讓互不認識的鄰居全都認識了

“開心果”陳堅雄

陳堅雄戲稱自己“隔離期間也要日日開工”,錄抖音、發打氣小視訊,跑遍每一層樓認識每家每戶,将物資第一時間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幽默獨幕喜劇能溫暖人心、鼓舞士氣,他将這期間觀察到的衆生百态融于腦中,一部群口相聲和一部獨幕喜劇已經在他腦中萌芽,他想用喜劇人特有的樂天精神,描繪出一幅“廣州人包容,中國人大愛,我們生活在其中無比幸福”的圖像。

陳堅雄錄制加油視訊:“廣州仔女一條心,病毒唔使驚!”

宅家感受

廣州有大愛

抗疫故事提供創作靈感

由于從事演藝工作,吃睡不定時,作息時間常常與别人相反,是以陳堅雄家裡買了一個大冰箱和一個超大冰櫃,裡面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廣式茶點,以備不時之需。

陳堅雄向南都記者表示,芳村封控區有完善的食物配送:“今天下單明天送到,五十元一份,裡面包括一大塊豬肉、幾種蔬菜,幾個水果。”美中不足的是,暫時沒有購買衛生用品的管道,像廁紙、牙膏、衛生巾等日用品,家裡儲備不多,目前沒有購買管道。“這是困難的方面,日用品一家人一起用,很快就用完了。我經常拍抖音向大家彙報近況,希望社群工作能夠多方位為居民着想,這些小細節也能夠盡快跟上、改善。”

閉關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陳堅雄的工作一天也沒有停下。“現在每天都在為抗疫錄宣傳片,給廣東台、廣州台、南方台、抖音等等。因為我出不去,很多應該在現場做的事變成了在家裡用手機配音,再發給台裡。”

《外》劇開心果陳堅雄:抗疫讓互不認識的鄰居全都認識了

在《外來媳婦本地郎》中,蘇貴元頂着一個小平頭,事實上這也是陳堅雄長期的發型,隔離期間如何剪頭?陳堅雄笑言:“廣州人常說:馬死落地行。我的習慣是每個月剪兩次頭發,理得很平很短。現在怎麼辦?我太太幫我剪咯。”

這段時間也給陳堅雄提供了一個突如其來的空檔期,讓他能夠趁機觀察小市民的生活,為往後的創作提供靈感。他提到,目前已在構思一個群口相聲和一個獨幕喜劇,架構已經在他腦海中,他希望可以透過小人物的故事和心理,來表現廣州的文化、廣府的精神。“藝術本來就源于生活,但它更誇張、更濃縮和提煉精華。我會以小見大,希望引起觀衆的共鳴,這是藝術的魅力。”

陳堅雄說,這次疫情中,被隔離的小市民雖然口中有怨言,但身體卻很積極。“老人家也好,年輕人也好,雖然口上會唠叨幾句,但是腳步沒有停,依然朝着政府指定的方向走去,配合做好防疫防控的每一件事。我覺得他們很可愛。”他認為,這是廣州人特有的包容精神,“越是在大事件面前,中國人的大愛就越會湧現。廣州人最大的特點是包容,廣州是一座很有愛的城市,生活在這裡,我們是值得驕傲的。”

做志願者

“為别人好,

你自己也是最大的得益者”

荔灣疫情剛起時,陳堅雄正随電視台在羅定拍攝《美麗廣東》特輯,一聽到消息,他直接開車趕回家裡。不少劇迷粉絲留言稱:“太傻了,留在羅定就不用回來被隔離。”而他卻表示幸好自己回來了:“如果我沒有趕回廣州,陪不了家人,我自己一個人就算在外面風流快活、大魚大肉,也會睡不着,會擔心家裡人。一家人要齊齊整整、平平安安。你說我一個人在外面,丢下老婆、兒女、老媽,會開心嗎?”

除了是家裡的頂梁柱,陳堅雄還有一個身份,他是黨員,也是小區的抗疫志願者,負責樓宇的安全與保衛工作,物資配送工作。“如果有鄰居要出去,我們會進行勸阻;對外面要進來的人也會阻攔。居民訂購的生活物資,會由我們接收後送到每一層每一戶的手裡。”

在核酸檢測中志願者也發揮着很大的作用。陳堅雄介紹道,他們小區隔兩天檢測一次核酸,小區内共有21棟樓,每一棟樓都有一支黨員志願者隊伍,自發執行很多任務。核酸檢測的時候,并非所有居民一窩蜂地湧出去,而是采取每一棟、每一樓層按順序檢測的方法。小區有專門的微信群,志願者會在微信群内通知即将檢測的居民:“21号樓21層到25層,下來咯!”當這五層樓的居民檢測得差不多時,又會在群裡喊另一組樓層。一切都有序地進行着。志願者是交棒人,當他将接力棒交給另一樓層時,志願者往往是所在樓層最後檢測的那人,對此,陳堅雄表示:“不要緊。為别人好,你自己也是最大的得益者。”

作為抗疫志願者,陳堅雄不時要跟醫護人員打交道,許多真實的感人瞬間,他都看在眼裡:“我真的看到醫護人員脫掉防護服時,身上的水有‘一整斤’,像倒水一樣倒出來。這些場景在電視、手機上常常看到,有些街坊覺得是不是在裝模作樣、演戲呢?其實這是無可置疑的真人真事。”

即使是年幼的女兒,在頻繁的核酸檢測面前也學會感恩。陳堅雄女兒今年三歲,一開始她很抗拒核酸檢測,非常讨厭戴面罩的姐姐拿棉簽在她口裡比劃,會哭鬧。經過幾次檢測後,她變得乖巧溫順了,陳堅雄教導女兒每次檢測後一定要說“謝謝”,女兒現在每次都會用國語大聲說:“謝謝護士姐姐!”陳堅雄說:“這不隻是禮貌,而是真心多謝這群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拿自己的命來拼,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職位,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家的健康。他們真的很偉大,我們很感恩。”

《外》劇開心果陳堅雄:抗疫讓互不認識的鄰居全都認識了

2008年《外》劇八周年慶時的全家福

不少志願者見到《外》劇的“開心果”陳堅雄,都想與他合影,陳堅雄來者不拒,不過隻能拍下戴着口罩的合影,陳堅雄向他們承諾:“欠你一張照片,疫情過後,我們脫了口罩開開心心再拍一張!”他希望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可以充滿正能量,對他人少一點抱怨,多一點關愛和幫助。

特殊時期的收獲

在《外》大家庭收獲溫暖,

鄰裡關系創造出一種新境界

早前端午節,陳堅雄和其他志願者逐家逐戶派發粽子,為足不出戶的鄰居們送上祝福。他自己原本也是收粽子的一方——《外來媳婦本地郎》劇組給他準備了粽子,但由于芳村封閉管理,無法接收物流。劇組同僚們開玩笑道:“粽子都留給你了,怎麼辦?既然這樣我們隻好辛苦一點,代你吃了它吧!”

除了端午節粽子,劇組還給他送來暖心“打call”和《外》劇破四千集的紀念T恤:“我們的書記、主任都親自打電話給我,他們知道我有高血壓,還堅持做志願者工作,他們說:‘你要小心身體啊,不要大頭蝦,不要充大頭鬼!’我聽了很感恩,他們的話令我很暖心。《外》劇那幫兄弟姐妹就更不用說,虎姐(虎豔芬)隔天就打電話來問好:‘喂,你快點回來,我們留了一件紀念T恤給你!”這些嘻嘻哈哈、但分外融洽的話,聽了之後,我的心會很暖。我不是貪一件T恤,我家裡有大把衣服,但我覺得心裡面很暖,這是一件很窩心很舒服的事情。”

《外》劇開心果陳堅雄:抗疫讓互不認識的鄰居全都認識了

不僅從劇組裡感受到溫暖,陳堅雄也從鄰裡關系中收獲溫情。他在小區這棟樓裡住了21年,除了隔壁鄰居彼此熟悉,但跟樓上樓下都互不認識。每天他從家裡出來,乘電梯下樓,來到車庫,上車離開;下班回來,上電梯,進家門,就這麼幾點一線。這一次,有志願者在他面前詫異喊道:“你怎麼在這裡?住了二十多年,居然不知道你住在這裡。”陳堅雄深深感受到,這次的疫情防控帶來了微妙的生活變化,以前互不認識鄰居,現在全都認識了。“通過疫情,把我們的鄰裡關系重新創造出一種新境界,絕對是一件好事。現在,我們這一棟樓哪一戶是孤寡老人、哪一戶是特殊病人,所有的情況我們都清清楚楚,鄰裡之間那種守望相助,是從前大家想象不到的。”

陳堅雄所在的“抗疫志願組”還在商量着,疫情過後志願組不要解散,要進行改革,可以叫“美食志願組”“鄰裡互幫志願組”等,繼續去做這種鄰裡之間、朋友之間、親人之間的活動組織者。

最近,廣州疫情出現了首個“零新增”,部分符合條件的封閉封控區開始解封,街坊們盼望着,早日打赢這揚防控防疫戰,各區的人們都能早日回歸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不少廣州市民有一個心願,疫情結束後,可以去西關飲茶歎點心,逛一逛老城區。不過,陳堅雄卻“背道而馳”,吃了一個冰櫃的蝦餃鳳爪後,他表示想跟冰凍點心暫時“分手”,他笑說:“整一碗熱騰騰的艇仔粥、來一碟新鮮出爐的鴛鴦腸,還是不錯的!最主要想出去見見大家,繼續拍《外》劇,過正常的生活。”

《外》劇開心果陳堅雄:抗疫讓互不認識的鄰居全都認識了

家人是陳堅雄最看重的。他曾和兒子一起登台講相聲。

陳堅雄最大的願望,是小區解封後能帶一對兒女去海邊玩水。陳堅雄的大兒子最近足不出戶,他最渴望與爸爸一起上台講相聲,父子倆一齊鬥嘴抖包袱。小女兒三歲多了,最大的願望是去看海,陳堅雄曾答應女兒今年六七月帶她去長隆,後來因為拍戲實在抽不出時間,改成去廣州動物園。如今由于疫情原因閉關在家,出不去了。“由海邊變成長隆,由長隆又變成廣州動物園,最後6月1号封樓出不去,變成在家裡的澡盆邊玩耍。我覺得我欠了她很多,希望能帶女兒去看看海。”

這次疫情也喚起了大家對廣州老城區的關注。陳堅雄表示,等疫情過去《外來媳婦本地郎》開拍,如果能去荔灣、芳村等老城區取景,拍拍煥發新容的老西關,他絕對樂意配合,讓觀衆在劇中能夠看到老廣州的魅力,他說:“廣州是一個包容的城市,中國人大愛,廣州人包容豁達,我們生活在裡面是很幸福的。”

采寫:南都記者 蔡麗怡 實習生 張熹珑

視訊加載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