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靠近田、貼近廠、能顧家、又掙錢,看看鹽城農民的新房子

作者:上觀新聞
靠近田、貼近廠、能顧家、又掙錢,看看鹽城農民的新房子

“老房子住了一輩子,又比較寬敞,一開始村裡宣傳新型農村社群的時候我們就沒舍得搬。村幹部也尊重我家意見,沒讓我們搬。”4月2日,鹽城市建湖縣恒濟鎮恒東村村民袁明全在和幾位老鄰居聊天時說,沒想到建立的新型農村社群這麼好,戶型經濟适用,各方面配套齊全,居住條件讓人心動,現在他也想入住二期的新房,已經向村裡提出申請。4月3日上午,建湖縣恒濟鎮建河村村民蔡金銮正在新房院子裡整理着自家“微菜地”,身後100多平方米剛裝修好的新房子漂亮又舒适。“我們家四代人住在一起,家中還有3位八十多歲的長輩,搬進新房後全家都很滿意。”因為家庭人口較多,選房時,老蔡在提供的11種大小不同的房型中選了最大戶型、四室一廳一廚兩衛。

靠近田、貼近廠、能顧家、又掙錢,看看鹽城農民的新房子

鹽都區秦南鎮千秋新型農村社群

鹽城在加快改善農民群衆住房條件上發力。這既關系到蘇北農民生活品質,也關系到江蘇省全面小康建設大局。2019年,鹽城新開工建設新型農村社群197個,5.1萬農戶住房條件得到改善。“住得好”是全面小康題中之義。鹽城作為蘇北面積最大、人口第二的設區市,改善居住條件是農民群衆最關切的訴求之一。據前期調查,鹽城150萬戶農戶中,45萬戶有住房改善意願,占總數近三成。

“不少農戶住的是年代久、面積小、品質差的單層磚瓦房。”鹽城射陽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村鎮科從業人員介紹,全市加快改善農民群衆住房條件工作啟動後,該縣采取“家家到”的方法,迅速開展進村入戶調研摸底,以戶定建、以人定房,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規劃布局。

“用心用情,房子建得有品質,更有溫度。”江蘇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建築師邵君偉參與過建湖、鹽都、濱海等地的新型農村社群的設計,“許多方案磨合N次,經過四五輪過堂‘大修’才評審通過。”按照規範,屋内樓梯踏步寬度最小220毫米,高度最高200毫米,但農戶希望舒适度再高些,最後方案改成寬不低于250毫米,高不超過170毫米。分毫之間,足見用心。

靠近田、貼近廠、能顧家、又掙錢,看看鹽城農民的新房子

建湖縣九龍口鎮收成新型農村社群

尊重農民生活習慣,鹽城新型農村社群以兩至三層為主,不建多層高層,提倡80至120平方米主力戶型,并建有堆放農具的輔房,配以通透的院落。站在院内,閑适的村民依然能“端着碗”和鄰居聊天。

“鹽城河網密布,新型農村社群在整體布局上結合地形,避免‘排兵營’。”邵君偉說。在建設中,鹽都借鑒古村落、古民居,彰顯“白牆黛瓦、紅門庭院、綠籬花香”的建築特色;東台打造典雅古韻、鹽渎漁家風格;大豐結合新老村莊整合和産業布局,形成“一村一品”。鹽城農房改善還把獨具韻味的鄉愁嵌入磚瓦草木,許多村将“記憶符号”搬進新社群,香樟、烏桕等鄉土樹,拴馬樁、石碾等傳統老物件,還原出農村本土風貌。

靠近田、貼近廠、能顧家、又掙錢,看看鹽城農民的新房子

新型農村社群百姓大舞台

農房更新,也激活了鄉村活力。

“40天後,蠶寶寶就會被送進蠶房。”4月9日,射陽縣特庸鎮王村村五組村民陳風群在桑園施肥。2019年,陳風群搬進新型農村社群居住。村裡騰出40畝地,50戶蠶農在那裡集中建蠶房,老陳建了600平方米。去年,養蠶給他帶來9萬元收入。

“養蠶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王村村黨總支書記金文奎說,全村1240戶中蠶農1100戶,以前農戶在房前屋後建蠶房,新型農村社群讓養蠶業實作了集聚。

農民住得好,還要能緻富。新塗村在省道231東側規劃建設的太源電力等7個項目已投産,同時村裡的1000畝高效農業,為新社群的居民提供了崗位。“家門口”就業留下了年輕人,為保持産業動能的持續化注入活力,也逐漸避免了不斷老齡化、空心化的農村“二次空關”。

農房改善帶動農業生産經營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強村富民有了更精準的方向和路徑。

——空間上,“靠近田、貼近廠”。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做到鎮村布局規劃與産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多規合一”。同時統籌産業支撐,結合現代農業園區、工業園區、旅遊景區“三園”,布局新型農村社群。

——就業上,“能顧家、又掙錢”。發展特色優勢農業和高效設施農業,引導農民流轉收租金、務工掙薪金、合作賺現金、分紅享股金,增加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實作“搬得出、留得住、能緻富”。

——發展上,“上規模、增效益”。挖掘經濟薄弱村土地資源潛力,将農房改善退宅還耕土地,與道路、田埂廢棄溝塘進行綜合整理利用。土地“醒了”,房子活了,全市100多個經濟薄弱村在農房改善中挖掘土地資源優勢,一舉摘掉貧困帽。

“有些村把新型農村社群布局在特色農業示範園附近,并加以旅遊規劃和引導,為今後鄉村旅遊提前鋪路。”邵君偉說,目光長遠已不限于生活和生計問題。鹽城農房改善工作,是謀深謀遠,謀定而後動。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孔令君 題圖來源:鹽城市委宣傳部

來源: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