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驕陽似火,烈日灼人,在這酷暑難當的“三伏天”裡,不少勞動者依舊堅守崗位,奮鬥的腳步從未停止,他們用勞動創造着美好生活……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不懼“烤”驗的城市建設者

俗話說“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城市建築亦如是。連日來,我縣持續高溫,暑氣蒸人。但在老城風貌改造項目建築工地上,城市建設者在如火的烈日下不懼“烤”驗,為城市建設默默奉獻。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今年45歲的建築勞工譚國祥已經在這一行工作15年了,主要工作是搭建腳手架。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近日,譚國祥正背着安全帶,拿着工具,站在臨時搭建的腳手架上進行高空作業,正午的太陽毒辣,譚國祥臉被曬得通紅,汗珠如雨。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他告訴記者,有時候曬的有點受不了,鋼管、工具這些都被曬得特别燙,他們必須要戴手套不然會被燙起泡,而且他們又要背安全帶,又要帶電動扳手,加起來有二三十斤,衣服一上工就濕透了。由于最近天氣非常炎熱,他們在高空工作的時間又長,每天長達九小時,是以水成了他們的必需品,一天下來得喝上好幾瓶。

目前我縣各項重點工程正如火如荼的推進,這離不開建築勞工們在高溫酷暑下的堅守和默默奉獻。在這裡,讓我們向他們真誠的說一聲:“謝謝,你們辛苦啦!”

用汗水“澆灌”城市綠蔭的園林勞工

在我們身邊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用心呵護着城市的花草樹木,炎炎烈日下,他們用汗水澆灌城市綠蔭,他們就是高溫下的園林勞工。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近日,記者在柏楊公園看到,園林勞工譚清華帶着裝備,爬上了一顆8米高的大樹修剪斷枝,不一會兒就已經滿頭大汗。将近半個小時後,譚清華才将斷裂的樹枝修理幹淨。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譚清華當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吹斷的樹枝鋸下來,忙了一上午,他已經汗流浃背,臉上的汗水一顆一顆的往下滴,胸前、背後都已經被汗水淋濕。

為了應對前兩天暴雨帶來的影響,縣城市管理局綠化科、環衛科安排了專人進行清理和管護,分班組進行清淤、搬運樹枝、清掃、鋸木。由于高溫天氣,在保障降溫藥品的同時,綠化科還調整了園林勞工的工作時間,避開一天中最熱的時間段。

辛勤勞作的農民朋友

一年一度煙葉黃,對于文峰鎮利民村高山地區的煙農來說,眼下正是最繁忙的時節,他們勞作在煙田,一滴汗水八瓣碎,這一年的辛勞、付出、收獲全部系在這一季的煙葉上。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這天上午10點過,烈日當空,文峰鎮利民村的煙葉種植基地裡,煙農劉洪彩和丈夫已經在地裡勞作了整整3個小時,彎腰、掰煙葉、收攏,他們不停的重複着同樣的動作,汗水灑在剛摘下的煙葉上,身上的衣服也已經濕透。劉洪彩說,現在正值烤煙下部煙葉收獲的季節,一天有10多個小時待在煙田裡,氣溫最高的時候是下午兩點多,她解暑的辦法就是不停喝水。分辨煙葉的好壞除了根據葉片的大小和厚度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煙油含量的高低,恰巧煙油在高溫下最讓煙農難受。

今年,劉洪彩家50畝烤煙喜獲豐收,産值預計15萬元。頭頂烈日雖然辛苦,但是點點滴滴汗水,彙成了一家人一年的收成。

烈日下采訪的新聞工作者

連日來的“炙烤模式”,讓大地浸沒在一片熱浪中。不畏懼烈日高溫,每一位堅守在崗位一線的工作者,都值得被贊頌。然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總是将手中的鏡頭對準别人,用鏡頭記錄新聞,用汗水譜寫贊歌,他們是奔走在一線的新聞工作者。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即将出門采訪的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王金鳳有自己的防暑高招,戴冰袖、帽子、噴防曬噴霧。做好防護措施後,王金鳳開始整理裝置,前往縣人民醫院采訪。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從融媒體中心到人民醫院的路程隻有幾百米,王金鳳扛着錄影機、手拿話筒,走到醫院來不及休息就開始了工作,不一會兒汗水就濕透了頭發。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王金鳳介紹,當天她的主要拍攝内容是【建立看變化】系列報道中的關于無障礙設施的使用。當天早上天氣就已經很炎熱了。她希望通過所拍攝的内容,讓更多的人了解無障礙設施的使用,同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我縣在建立過程中所發生的變化。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王金鳳每天重複着同樣的工作,見證和記錄着巫溪的發展,每一個夏天都會經曆一次次“汗水浸透”的采訪,也為我們講述着一個個“有熱度”的新聞。

正是有了像王金鳳這樣的新聞工作者奔波在酷暑下,采編出了一批有溫度、有影響力的報道,作為時代的見證者和記錄者,他們将繼續傳遞巫溪聲音、講述巫溪故事、展示巫溪形象。

酷暑時送清涼的愛心人士

近日,位于馬鎮壩的向元彬大藥房特意制作防暑抗暑三伏湯,免費發放給城管、環衛等一線工作者,讓他們在炎炎夏日感受一份清涼。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向元彬大藥房的從業人員正緊鑼密鼓的做着準備,熬制湯藥、倒湯入杯、打包成袋、擺放凳椅,然後有序的發給城管、環衛勞工。大家紛紛表示,喝了之後感到既暖心又清涼。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縣城管三中隊隊員毛合生說,衷心的感謝愛心人士在酷熱的天氣下為我們付出,這也督促着我們對工作更加熱情,做得更好。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市民李欣冉說,這不僅僅展現了醫者仁心的理念,更展現巫溪人的質樸和純真。

三伏天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的時段,在這一階段尤其要注意防暑降溫。而由59種中藥組成的三伏湯就具有疏風解表、調胃健脾、祛痰利濕和清熱解暑的功效。是以一杯小小的三伏湯,一個小小的善舉,凝聚的全是向元彬藥房的點滴愛心。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他們平凡卻努力,

他們可愛又可敬,

他們是警察、是消防員、是醫護人員、是建築勞工、是環衛勞工、是外賣員……是我們身邊每一個努力奮鬥的堅守者!

總編/鄒永武 編審/冉春軒 責編/汪大喜

編輯/唐曉洪 記者/李培烈 王金鳳 何宗程(實習) 餘佳佳(實習)

聲明:除原創内容及特别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檔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内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

微信号:巫溪釋出(cqwxwx)

微網誌:@巫溪釋出

巫溪事,巫溪釋出

緻敬!巫溪高溫下的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