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醫師節丨沒有白天與黑夜 與死神賽跑——記甘肅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可

作者:抽搐
中國醫師節丨沒有白天與黑夜 與死神賽跑——記甘肅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可

看過電視劇《急診科醫生》的人,一定記住了那個風風火火的急診科主任醫生何建一(張嘉譯飾演),他憑着對醫療事業的熱愛和醫者的仁心仁術,帶領着急診科整個團隊,每天奔波在搶救室和手術台上,沖鋒陷陣、救死扶傷,挽救了一個又一個掙紮在死亡線上的病人,展現了他們這一特殊群體高超的職業技能和高尚的職業道德。

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一位急診科主任,他長期奮鬥在醫院中最危急的科室,搶救室就是他的主戰場,沒有白天、黑夜和節假日概念,每天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賽跑,他就是甘肅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可。

醫師簡介

中國醫師節丨沒有白天與黑夜 與死神賽跑——記甘肅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可

張可,主任醫師,甘肅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兼職甘肅省急診醫學會副主委,甘肅省急診醫學品質控制委員會常委,中國醫促會甘肅心髒急症分會常委,中國創傷聯盟常委,甘肅省創傷聯盟主席,中國醫學救援協會衛生應急管理工作委員會委員,甘肅省創傷醫師協會主任委員,甘肅省衛健委創傷救治品質控制中心主任兼專家組組長。

從事急診臨床工作近30年,主導目前甘肅省創傷救治體系建設和甘肅省綜合醫院一、二、三級創傷中心評定工作。

中國醫師節丨沒有白天與黑夜 與死神賽跑——記甘肅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可

忙起來沒有白天黑夜

“麻煩稍等一會,這個病人情況比較特殊。”在記者約好的采訪時間裡,張可一直都很忙,一會與患者和家屬溝通病情,一會去急救室診斷患者,一會又是教學上的咨詢……“每天都如此,也有很多不可預測性。”這是張可的日常,一個字,忙!

1992年,張可進入甘肅省人民醫院急診室工作。彼時,急診在全世界的發展也僅有20多年的曆史。“當時科室裡的大夫隻有一兩個。”他先後去了普外科、心内外科、老年病科,還當過麻醉師,“兜兜轉轉一圈,後來又回到了急診科。”也正是多個科室的經曆讓他積累了更多的臨床經驗,在應對各類急診患者時遊刃有餘。經過20多年發展,甘肅省人民醫院的急診室也變成了急診科,“現在急診科在編大夫有20多人,平時加上實習、外培等醫生,科室人員一般都是30多人。”急診科的發展壯大,也是醫院綜合能力大幅提升的見證。在急診科的幾十年,張可沒有白天、黑夜、節假日的概念。“急診科最忙的時候多數是夜深人靜時,接診很多急危重症患者,手術也經常從晚上做到天亮,一台接一台。”到了節假日,急診科的醫護人員也是24小時在堅守。

急診科是醫院的第一道門,是醫院突發情況最多、急危重症病人最集中、搶救和管理任務最重的科室。“急診科能夠直接反映醫院的醫療、護理品質和人員素質水準。在這裡每一天醫生和護士們都要時刻與死神賽跑,處理所有的突發事件。”張可說,急診是介于全科與危重症之間,對醫護人員的醫學水準要求非常高,既要有全科醫學知識和技能層面的寬度,又要有危重症醫療等方面的深度,“急診科是超出全科的範圍,但要求在某幾個領域達到一定的造詣和修養。”要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好的品質去救治和確定每位患者的健康,“大夫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不在于你在哪個崗位。”這是張可給急診科所有醫護人員的要求,也是他帶領團隊一直堅守的醫者之心。

中國醫師節丨沒有白天與黑夜 與死神賽跑——記甘肅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可

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平凡

在張可的帶領下,急診科也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先頭部隊”。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初期,急診科支部黨員積極響應國家和院黨委的号召,全員遞交了支援一線的請戰書。在科室人員相對較少的情況下,仍然有4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抗疫一線,5名醫護人員到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機場隔離點等一線抗疫。

除了日常的急診工作外,張可還擔任着科室的科研、醫生教育訓練等多項工作。“目标就是要培養壯大急診科醫生隊伍,我們走過的有些路他們可能要走,但我們走過的彎路他們一定不會再走。”作為甘肅省創傷聯盟主席,張可一直積極為甘肅省區域性創傷救治體系建設而努力。

2019年8月17日,甘肅省創傷救治聯盟成立,旨在進一步完善甘肅區域性創傷救治體系,提升創傷救治能力,降低創傷患者死亡率及緻殘率。同時,全國嚴重創傷救治教育訓練中心甘肅基地也在甘肅省人民醫院挂牌,這為加快我省創傷救治體系的建立,規範各級醫院對于多發傷及嚴重創傷病人的救治流程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2020年,在成立的國家創傷醫療品質控制專業委員會上,張可當選為質控中心委員。

榮譽加持,讓張可更感肩上擔子重了,他說,在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職業精神時,還要“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文·圖丨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歐陽海傑 實習生 丁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