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最新研究:抗衰老領域經濟效益或達數萬億美元

中新網北京7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衰老》最新發表一篇相關經濟學研究論文指出,針對衰老和提高健康預期壽命的防治手段所産生的經濟收益或達數萬億美元。

該論文稱,當今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提倡“健康”衰老的概念,而不再一味地追求延長預期壽命。延長健康預期壽命或是從廣義上對抗衰老而不是對抗特定疾病的經濟價值正受到巨大關注,也顯示出廣闊前景。

論文通訊作者、英國倫敦商學院安德魯·斯科特(Andrew Scott)和同僚利用美國現有的經濟、健康、人口統計資料建構出一個經濟模型,為期望壽命延長、健康狀況改善、衰老速度變化的經濟效益計算具體數額。為使模型更為清晰,他們引入4種不同的測試場景,并借助4位著名虛拟人物進行說明,幫助讀者了解。這4位人物是彼得潘、金剛狼、道林·格雷和斯特魯德布魯格人,分别代表了延遲衰老、逆轉衰老、健康壽命長但預期壽命短,以及預期壽命長但健康狀況差。

模拟顯示,針對衰老的幹預具有經濟價值,因為這些幹預有望同時延長健康壽命和預期壽命。據估算,每年因壽命延長産生的經濟效益達38萬億美元,顯著超過此前預期。他們還發現,最有經濟價值的做法是確定健康壽命與預期壽命成正比,衰老的方式越理想,進一步改善衰老的價值也越大。

論文作者表示,和所有模型研究一樣,該研究最後得到的具體數字對輸入資料以及模型的精确校準非常敏感:無論之前的估算值之間相差多少,改善衰老的經濟價值保持不變。他們認為,從經濟角度看,這進一步肯定了防治衰老的研究相比于防治個體疾病研究的價值。(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