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友友、歐陽娜娜亮相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别項目

作者:南方都市報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州交響樂團和星海音樂廳承辦的“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Youth Music Culture Guangdong, 簡稱YMCG) ,由指揮家、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發起并擔任藝術委員會主席,自2017年1月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過四屆,其藝術總監均由大提琴家馬友友擔任。

馬友友、歐陽娜娜亮相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别項目

為适應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勢,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支援下,作為音樂周的兩位主要創辦者,藝術委員會主席、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攜手四屆音樂周藝術總監馬友友提前策劃的“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别項目”,将于2021年1月30日中原標準時間晚8點整準時線上向全球呈現。

馬友友、歐陽娜娜亮相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别項目

本次特别項目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為數不多以關注青年為主題的一次重要的國際性音樂活動,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音樂周藝委會主席、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将執棒樂團,聯袂香港青年小提琴家蘇千尋和旅美青年鋼琴家王雅倫這兩位“零零後”的音樂“後浪”帶來一場線上演出;随後是一次線上大師課“與友友一起在琴房”,馬友友通過線上演奏和分享,将大家引入他的“音樂實驗室”;最後,作為主講嘉賓,身在廣州活動現場的餘隆和身在波士頓的馬友友,将在相隔13個時區的地球兩端,跨越白天和黑夜,實時連線,現場答疑解惑,舉行一場跨越東西半球的“和諧與平衡”深度訪談。

馬友友、歐陽娜娜亮相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别項目

香港青年小提琴家蘇千尋和旅美青年鋼琴家王雅倫這兩位冉冉升起的零零後新星,在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别項目中率先亮相。她們在餘隆和廣州交響樂團的保駕護航之下,分别演出普羅科菲耶夫《G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和貝多芬《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普羅科菲耶夫《G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創作于1935年,是作曲家回歸到祖國前創作的最後一部作品,音樂清新簡潔的旋律和節奏性的段落交替出現,和聲色彩溫婉。作曲家本人介紹這部作品時說過:“第一樂章主題創作于巴黎,第二樂章主題在沃羅涅日,配器在巴黎完成,而首次演出則發生在1935年12月的馬德裡。”

馬友友、歐陽娜娜亮相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别項目

小提琴家蘇千尋

因為風格的特點以及創作背景的文化多元性,這首作品在創作之時被認為是一首揭示音樂創作未來的作品。小提琴家蘇千尋有着中外學習和演出的豐富經曆,還曾登上過柏林愛樂大廳的舞台,她無疑會以自己的了解賦予這個作品曆久彌新的表達。

《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在貝多芬的創作生涯中,是一部繼承傳統寫作手法同時又具有突破性的作品。這次安排演出這部作品,也是對貝多芬剛剛過去的誕辰250周年緻敬。鋼琴家王雅倫首次在廣交樂季音樂會中演出時還不到10歲,當時就以一曲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技驚四座,那場音樂會的指揮就是餘隆先生。近年來,王雅倫還多次登上過中國愛樂樂團和上海交響樂團的舞台,并曾與祖賓·梅塔大師合作在以色列愛樂樂團的音樂會中登台。

馬友友、歐陽娜娜亮相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别項目

鋼琴家王雅倫

音樂會上還将呈現一首含義隽永的中國作品——劉天華的《良宵》(元之改編)。這是二胡大師劉天華在1928年除夕夜寫就的一首小曲,後由中國第一代指揮家黃贻鈞(筆名元之)改編為弦樂隊獨幕喜劇。在這部作品誕生93年後的演出之際,恰逢公曆2021年伊始,農曆牛年新春将至,樂曲恬淡自然,沒有觥籌交錯,而有脈脈溫情,有君子的氣度與淡雅,緩緩拉開這個“良宵”的序幕。

因為疫情的阻隔,四屆音樂周藝術總監、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無法在今年再度來穗,但他為2021年伊始舉行的這個特别活動提出了他獨特的藝術理念。中原標準時間1月30日晚9點,全球網友将通過網際網路體驗一下“與友友一起在琴房”(Inside the Practice Room with Yo-Yo)的感覺。

馬友友、歐陽娜娜亮相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别項目

馬友友先生将在他的書房中對自己發出“靈魂拷問”:“假設我在你的年紀”(I was in your age),并會設定“自問自答”(Part 1:Asking Questions: Activating the Imagination)、“潛入音樂中”(Part 2: Diving into Music)和“寄望未來”(Part 3: Bringing it Forward)等環節來闡述他的藝術理念。在此期間,馬友友先生将通過演奏聖桑的《天鵝》、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的第二樂章“溪邊小景”,以及和笙演奏家吳彤隔空演奏的中國樂曲《檐頭雨》這三段截然不同的音樂,探讨由己及人的認知與溝通的心路曆程,并采用他在聯合國音樂會中演出貝多芬《第三大提琴奏鳴曲》的錄像片段來做佐證。“作為一名音樂家,你得不斷地在自己身上進行實驗,努力使身體和精神保持一緻,為觀衆創造難忘的體驗。”在這個環節中,馬友友将與自己進行音樂對話,帶領我們體驗解決音樂問題的全過程,分享思考的方式。馬友友相信,這可以教會我們不僅作為音樂家,更作為一個人,如何擁有完整的生活。

一席跨越洲際的大師對談

馬友友、歐陽娜娜亮相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别項目

馬友友與餘隆

在當晚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馬友友将在波士頓和身在廣州活動現場的音樂周藝委會主席餘隆,以及受邀在廣州現場參與活動的青年嘉賓們實時連線,舉行一場跨越東西半球的主題為“和諧與平衡”的洲際連線活動。

受邀來到廣州活動現場加入連線互動的青年代表們包括曾經參與過2017-2020年四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的職業音樂家,以及曾在世界知名音樂學府柯蒂斯音樂學院和伯克利音樂學院學習的台灣青年大提琴家、影視演員、歌手歐陽娜娜。歐陽娜娜在伯克利音樂學院的老師麥克•布洛克(Mike Block)曾在2017-2020年連續四屆擔任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的導師,主持“絲路青年音樂工坊”的教學工作。歐陽娜娜還将在活動現場與廣州交響樂團青年弦樂四重奏共同演繹柴科夫斯基的名曲《如歌的行闆》。

馬友友、歐陽娜娜亮相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别項目

歐陽娜娜在中國愛樂樂團成立二十周年紀念音樂會中演奏

基于疫情防控的審慎考量,今年雖然無法以過往的形式呈現一個線上下實施的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但組織這樣一場以網絡傳播為主的音樂活動,讓音樂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時代語境下,顯現出撫慰人心的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