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在1867年4月23日寫到:“我隻是個農民,是農民中的農民。"

米勒把勞動的必要性“強加”在他畫中的幾乎每個男人和每個女人身上(肖像除外),他說“我們的綱領就是勞動”
“我得把自己的生命全部壓在藝術上才行”
”藝術不是一種消遣。藝術是一種鬥争,是一種結構複雜,能把人壓得粉碎的機輪。我不是哲學家,我并不希冀擺脫掉痛苦,也不期望找到一種能讓我超凡脫俗和看淡世事的公式。痛苦也許正是能給予藝術家以最大表現力的那種東西。“
“我決不忽視冬天。哦,那原野和森林的悲哀! 你不關注它的話損失就太大了。”
“我們關心藝術家的是,他是否達到了他的目的和他的風格,而不是他是否符合某種評論。”
“我決不向人低頭,也決不讓人把巴黎沙龍藝術強加在我頭上。我生為農民,也将以農民的身份而死。我将待在我自己的土地上,決不讓出哪怕隻有木鞋那麼大的地方。
米勒對于油畫美的要求是清晰和力量。“我甯願什麼也不說,也不願無力地表現什麼。”
“你可以不用色彩畫畫,但若沒有和諧你将一事無成。”
“可以這麼說,任何事物如果出現在恰當的時間和合适的地點的話,都會是美麗的。”
作者及其他評論:
羅曼羅蘭:米勒的思想與創作的終極目的,就是要表現勞動的痛苦與艱辛,同時在這凝重嚴肅的痛苦中,表現生活的全部詩意與 壯美。
與别的同時代畫家一樣,他也忍受着貧困,孤獨和世态炎涼的煎熬。但他與别人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在承受厄運時伴之而來的 是一種内心的甯靜,這是一種超然而仁慈的内心平靜。人類的愚蠢,怨恨和自私自利都幹擾不了他那令人羨慕的内心甯靜。
赫斯曼斯:在大多數風景畫家的作品中,泥土都表面的,而在米勒的畫中它卻是深刻的。
我的讀書心得:
1 “不希冀擺脫掉痛苦”,這種态度驚動我。
2 “可以不用色彩畫畫”,再次提醒我對于畫不要唯色彩論。
3 終于明白凡高為什麼推崇敬仰米勒,因為他們一樣仁慈,一樣真誠,一樣不為世風所動,一樣忠實于藝術,他們是一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