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這輩子沒碰到過錢,我不在乎錢,我最快樂的時光,是我一個月領九十一塊錢,我當老師的時候。”
這話,耳熟嗎?
是的,這是馬爸爸經典語錄。
那麼問題來了,假設馬爸爸兜裡真的隻剩九十一塊錢(對不起,我胡說的),他該怎麼做才能東山再起呢——
《富豪谷底求翻身》
在紀錄片中,美國一位名叫葛倫的億萬富翁接受挑戰,将在90天内,用一百美元賺到一百萬。
為了絕對的公平,葛倫被帶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全身上下的資産僅有一部沒有任何電話号碼的手機、一輛破皮卡以及一百美元。
是以這部片子還有一個名字——《隐姓億萬富翁》。
一切從零開始,葛倫将如何“發家緻富”呢?
挑戰開始。
恰逢冬日,白雪皚皚,氣溫跌破冰點。
從頭到尾,葛倫的思路都非常清晰。
創業的第一步,首先要解決生存問題——如果整天忙于生計,你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
這是一個陌生的城市,是以葛倫必須要了解這個城市的消費水準,以便于配置設定自己不多的财産。
他發現,想要在這個城市生存,每個月至少需要1100美元,三個月就是3300美元。
于是葛倫确立了首周目标,即賺夠三個月的生活費。
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想要掙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倒賣東西。
然而問題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找東西倒賣需要時間,可是葛倫隻有一百美元,負擔全部的吃、住、行,如果不能很快賺到錢,他将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滿足。
為了盡可能地省錢,他在便利店買了最便宜的泡面。
沒有熱水,隻能用冷水硬泡。
零下七八度的夜晚,他縮在車裡入眠。
甚至淪落到去救助站做志願者以換取午餐。
同時在第一時間,葛倫打起了短時零工。
他成為了推銷員,向人們推銷狗狗玩具。
他在服裝工廠,為衣服印商标。
他做了清掃工,為人們打掃房子。
僅僅到這兒,葛倫就完美地消化了從億萬富豪到普通窮人的身份轉變,同時我們也在他身上看到了許多優秀的特質。
他待人禮貌,言語真誠,吃苦耐勞,他還放下了“羞恥心”。
現在很少有人願意做清潔工,更妄論幾十年沒有做過家務的富豪,但是葛倫做了,還做得心甘情願,高高興興。
更重要的是,他還善于反思,懂得感恩。
當你一無所有,隻能用勞動換取吃食時,那個時候你會覺得異常慶幸。
當然僅僅這些還是不夠的,想要成功,更重要的是能抓住每一份商機,膽大心細。
他發現鎮上四處張貼着節日的海報,節日裡遊玩的人們總會需要一些小裝飾。
一個氣球的進價僅50美分,但是在節日當天卻至少可以賣到5美元,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葛倫聯系了他在這座城市裡的第一個人脈——服裝店老闆,一個提供衣物,一個搭配飾品,組成了臨時搭檔。
葛倫幾乎堵上了所有這幾天打工賺的錢去進貨,如果節日當天兜售的結果不好,他就完了。
好在他的目光毒辣,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商機,服裝店老闆甚至連身上的衣服都賣了出去。
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目前為止,距離葛倫來到這個城市,已經過了一周。
他沒能完成自己的首周目标。
雪上加霜的是,葛倫生病了。
葛倫曾經白手起家,獲得巨大成功,然而比起之前的創業經曆,這次的道路顯然會更加艱難。
因為他不再年輕。
年逾五十,在長期的寒冷與疲勞中,他生病了。
他去了醫院,好消息是醫生診斷他沒有什麼大礙。
壞消息是,一趟醫院,幾乎又花光了他目前為止全部的财産。
在車上,導演問他要不要繼續拍攝。
他完全可以掉頭回家,畢竟他年紀大了,又生着病,實在沒必要在外面這樣受罪。
葛倫想了想,還是決定繼續挑戰自我。
面對首周的失敗,他沒有為自己找借口,反思了當初太過自信的自己,直言是自己低估了生活的艱辛。
這一次的挑戰,也是給予了他一個重新認識世界和自己的機會。
雖然他沒能賺到那麼多錢,但過去的一周他可沒有白白浪費。
他在網上看到附近有人收購廢棄輪胎,于是在打工的同時,他一邊開着車一邊在城市裡各個郊外和工廠附近尋找被人們直接丢棄的“寶藏”。
第九天,他找到了。
葛倫聯系了賣家,賺取了1.5k。
他調整了自己的預算,租到了一間435美元的小屋子。
雖然屋子裡什麼都沒有,但是他終于有了落腳之處。
解決了生存問題,下一步,葛倫就要開始計劃創業了。
創業需要充裕的基金,葛倫的初步設想是,他要通過購買一棟房子,翻新出售來賺到這筆錢。
但是這個目标對于此刻的他來說太大了,他連翻修房子的前期款都沒有。
于是這周的目标來了:賺入一萬美元,作為翻新房子的前期款。
還是那句話,想要快速賺錢,最簡單的方法是倒賣東西。
輪胎顯然已經不夠看了,葛倫決定倒賣車輛。
從大型經銷商手下購買裡程數還不錯的車,翻新後再賣出,擷取利潤。
與之前的幾天一樣,葛倫一邊在城市内尋找合适的車輛,一邊前往創業教育訓練中心,與專業的團隊一起了解這座城市的市場,确定公司方向。
以往的經驗告訴葛倫,靠譜的團隊不可或缺。
接下來,葛倫決定舉行公開招聘。
葛倫走出的每一步都有條不紊,他的思維非常明确,多線并行,沒有浪費過一分一秒。
我想對于葛倫來說,無論他最後有沒有成功實作百萬目标,都已經不重要了。
他本身就是一個成功者,這次的經曆就好像一個真實的經營遊戲,當他以現今的閱曆去重新經曆創業的過程,他從中獲得的感受也将不同往日。
就比如在救助站,葛倫意識到勉強生存的人吃一頓飯都心懷感激,而他們這些富者從來沒有想過這個事情,他們在擁有許多東西的同時,也在失去很多。
那一刻他感慨又難過。
這些人們提醒着他:創業的目的,并非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厲害,而是要為更多人帶去正面的影響。
而對于觀衆來說,與其抓住影片是否真實,拍攝是否作秀等無關緊要的點深究,倒不如想想這部影片到底為何存在。
富豪們的成功不是偶然,即便再次身無長物、一無所有,他們依舊可以東山再起。
因為最寶貴的東西從來不是财富,而是他們的頭腦。
【頭條号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