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媒嘲諷印度:13億人隻赢了3塊獎牌,奧運獎牌不再代表國家實力

美媒嘲諷印度:13億人隻赢了3塊獎牌,奧運獎牌不再代表國家實力

美媒說:奧運獎牌不再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實力。說誰呢?說的不僅僅是美國,還有印度!

截至8月4日,東京奧運會,中國獲得32枚金牌,多日高居榜首,而美國的金牌隻有27枚,排名第二,金牌榜追不上中國。這讓美國媒體徹底酸了。

美媒先是利用自身的輿論優勢,“操縱”奧運獎牌榜,無論如何都要把美國排在第一名,絕不能讓中國排第一。

這一招失靈後,美國媒體就污蔑中國運動員是“金牌機器”。7月29日,《紐約時報》發表了題為《中國運動機器的唯一目标:不惜任何代價拿下最多的金牌》的抹黑報道:“中國體育流水線的唯一目的就是為國家榮譽奪取金牌,銀牌和銅牌都不重要。中國體育殘酷而功利,中國運動員悲慘而無感情。”

美媒抹黑中國,依舊無法阻擋中國奧運健兒在東京奧運會金牌榜的高歌猛進,怎麼辦?于是,美媒想出了打壓奧運獎牌含金量的損招,以此來表達他們死活不願意承認中國在東京奧運會表現比美國更好更強的事實。

美媒嘲諷印度:13億人隻赢了3塊獎牌,奧運獎牌不再代表國家實力

《華盛頓郵報》7月30日報道稱,長期以來,奧運會獎牌數量都被視作一個國家價值的展現,這是國家成就容易量化的名額。然而時至今日,奧運會對開放社會最有價值的地方并不在于運動員拿下了最多的獎牌,而首先在于奧運會為公開競争提供了平台。美國的軟實力不需要完全通過獎牌數量來展現,比如美國運動員的退賽,就向世界展示了美國自由和民主的“軟實力”。

美媒可能也覺得“奧運獎牌不再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實力”這碗毒雞湯沒有說服力,還得拉一個墊背的來作為注腳,至少讓自己心安理得,這個墊背的國家就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

東京奧運會,印度代表團的運動員有100多名,規模也不小,對拿獎牌寄予厚望。為了激勵運動員拿獎牌,印度出台了現金獎勵措施:金牌獲得者獎勵750萬盧比(約合65.3萬元)、銀牌獲得者獎勵400萬盧比(約合34.8萬元)、銅牌獲得者獎勵250萬盧比(約合21.8萬元)獎金。

美媒嘲諷印度:13億人隻赢了3塊獎牌,奧運獎牌不再代表國家實力

東京奧運會,截至8月4日,印度獲得1銀2銅3枚獎牌:女子49公斤級舉重比賽,米拉拜獲得銀牌;羽毛球女單,辛杜獲得銅牌;女子次中量級拳擊,洛夫麗娜·博爾戈哈因獲得銅牌。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8月4日的圖文直播報道中嘲諷印度:“印度,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目前在東京奧運會隻獲得了3枚獎牌。”

印度曆史上的首枚奧運個人項目金牌是由男子射擊運動員阿比納夫·賓德拉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的,而印度在奧運會上最好成績則是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獲得了6枚獎牌。印度希望在東京奧運會的獎牌數量超過倫敦奧運會。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對于印度,的确是無法用奧運獎牌來展現國家的文化實力!

看到印度的東京奧運會的獎牌數量,美國人的确有底氣說奧運獎牌不再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實力,可對高居金牌榜首的中國說這樣的話,究竟有多心虛,有不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