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肉簽”變成“割肉簽”,六天五隻新股破發,但我們認為是好事

作者|趙士勇

昨天,無錫企業中科微至(688211)登陸科創闆上市,這也是無錫市第100家上市公司,數量僅次于蘇州市,而總市值位居江蘇省第一位。

但不幸的是,中科微至開盤後就直接跌破了發行價,直至收盤也未能收複。而且在今天又繼續下跌,午盤收于76.03元,較90.2元發行價已經跌掉了近16%。

事實上,算上中科微至,最近六個交易日已經五隻新股首日破發,其中三家是科創闆公司,一家是創業闆公司,這也意味着打新股的躺赢時代終于結束了。

“大肉簽”變成“割肉簽”,六天五隻新股破發,但我們認為是好事

“大肉簽”變成“割肉簽”

打新股以前是穩賺不賠的,而且是價格越高的股票,賺的就越多,人家一般把高價新股稱為“大肉簽”,上市當天就能翻個幾倍,如果運氣好,後面還會再送10個漲停版。

中科微至曾經是一枚超級“大肉簽”,發行價90.2元,按照以前新股不敗規律,上市之後怎麼着也能翻個兩倍。是以中簽的群衆估計做夢都能笑醒。

但沒想到好不容易中的簽,卻踩了一個大雷。

中科微至在集合競價階段就跌破了發行價,開盤後又一路低走,中間甚至連個像樣的反彈都沒有,最終報收于78.81元,如果中間不賣的話,中500股就淨虧5700塊。

估計也很多人都想着第二天總該反彈了吧。然而并沒有。

今天中科微至開盤後确實有短暫翻紅,但不久就沉了下去,到上午收盤又跌了将近4%。

說好的“大肉簽”怎麼成了“割肉簽”了?這個場景估計把很多中簽群衆都整懵逼了。

“大肉簽”變成“割肉簽”,六天五隻新股破發,但我們認為是好事

不過中簽中科微至的投資者并不孤單。

就在今天,另外一隻上市科創闆新股新銳股份(688257)也直接破發,到上午收盤下跌近13%,這是近六個交易日,上市首日破發的第五隻新股。

10月25日,有兩隻新股出現破發。科創闆N凱爾達、創業闆N可孚上市首日雙雙一度破發。

10月22日,科創闆新股中自科技上周五上市即破發。

為什麼市場不買賬了?

為甚新股上市會破發,其最根本原因還是打新規則的變化,新股發行估值大幅提高,壓縮了二級市場的炒作空間。

9月18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釋出新修訂後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闆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闆發行與承銷規則适用指引第1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創業闆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業務實施細則》。

這些新規對新股發行規則做出三方面調整:一是将最高報價剔除比例從10%降低至3%;二是倡導超過“四個值”定價要求,超過幅度不高于30%;三是強化報價行為監管。

所謂 “四值”孰低,指的是剔除最高報價後,應披露網下投資者剔除最高報價部分後剩餘報價的中位數和權重平均數,以及公募産品、社保基金和養老金剩餘報價的中位數和權重平均數等資訊組成的四個數值。

這樣以來就導緻市場詢價入圍情況與定價中樞發生了較大變化,主承銷商的自主定價權力更高。據華安證券的報告,在實施過程中,大部分承銷商将高剔比例定為1%。

據《第一财經》統計,新規實施後已有多隻新股最終IPO價格定價突破“四值”孰低,僅需在申購前釋出1次投資風險特别公告,無需延遲申購。

截至昨天,共有7隻新股定價突破“四值”孰低,為高鐵電氣、百勝智能、久盛電氣、可孚醫療、中科微至、戎美股份、深城交。其中深成交IPO價格超出“四值”孰低幅度最大,為7.27%。

比如中科微至的發行市盈率高達61.31倍,遠遠高于此前的新股發行估值。

以前新股發行估值偏低,便宜都讓二級市場炒作資金占了,上市公司圈的錢很有限。

承銷商提高了發行估值,實際上就是提高了上市公司募資規模和中介機構發行費用,而二級市場的獲利空間就小了。

破發是件好事

證券市場本身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定位,如果是無風險套利,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上市公司股票的定價是一種市場化博弈,就是發行方和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博弈,發行價市場應該逐漸放開,把定價權交給市場,最終達到一個良性的平衡。

發行上市後有漲有跌,才能真正展現注冊制下的“市場化定價”,打壓炒新的畸形市場,促使投資者更多的從公司價值角度進行交易,而不是“無腦式打新”。

是以,上市新股破發,從長遠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你認為呢?

(江蘇金融圈授權渾水調研獨家釋出,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