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1">
</h1>
不可否認,在教師這個職業多一天,對這份職業的濾鏡就少一分。從小,就一直以老師這份職業為理想,除了老師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如今覺得除了老師,其他任何一份職業都比老師好,工資都比老師高,待遇都比老師好,還沒有社會各方強給的輿論壓力,事實上老師這份職業已然成了千夫所指的一份職業。

如今的社會早已沒了我上學那個時期尊師重道的風氣。那個時候,老師可以專心于教學,而不是像現在要寫各種無意義的報告檔案,應付各種上司視察,被迫完成各種無意義重複活動;那個時候老師可以嚴格要求學生,不聽話的學生可以略施懲戒,而不是像現在動不動被投訴體罰學生;那個時候,隻有極少數的問題學生敢頂撞、辱罵老師,經過學校及家長雙方懲戒後老老實實,而現在任何一個學生都敢頂撞貶低老師,學校家長都可以不問青紅皂白一起對抗老師,罰站傷自尊,全校寫自白書與悔過書不人性化,寫作業負擔重,耽誤學生休息時間,理所當然地不完成作業,學生上課睡覺是因為你的課無趣,設定不合理……這些無一不逼迫着老師成為佛系老師,不敢管,不敢争論。
不排除教師行業裡存在老鼠屎,可是不管哪個行業都會有這樣的老鼠屎存在,不能是以而斷定所有的老師都是這樣的吧。就像勞工裡有人偷工減料,你就能說所有的勞工都是不合格的。大多數老師都是帶着對這份職業的憧憬進入這個行業的,都想成為一個傳道受業解惑者,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學生。看到學生的優秀,每一個老師都會感到欣慰,這是專屬于這份職業的成就感。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 data-track="14">
可是現在如何教,如何管?壓縮學生學習時間,天才很少,沒有過目不忘,一點就通的本領;都是家裡嬌生慣養的小公主,小王子,說不得管不得。這種情況怎麼教,沒有成績就都是老師的原因,不負責,不用心,真的嗎?
回想我小的時候,那個時候沒有家教老師,沒有機構,每年寒暑假借到下學期的書,把下學期的課文單詞提前背了,把下學期的數學題先自學了,開學再仔細聽老師講課,老師每天也就一兩節課,可成績好的學生照樣一抓一大把,因為好學生都是有自己的學習意識和習慣,老師隻是一個輔助角色,解決他們學習中偶爾出現的疑惑。
進入老師這份職業之前,我就很清楚這份職業很辛苦,隐形加班随時随地,工資不高,可這也就算了,還得不到社會的認可,承受着社會各方的輿論壓力。畢業兩年一直在機構裡當老師,不怕學生,好的差的,無論怎樣都無關緊要,怕的是家長,這兩年裡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家長,奇葩家長也不乏少數,吃力不讨好,出成績了,那是人家孩子聰明,不出成績就一定是老師不負責。曾經一直想考公立學校,可現在對老師這份職業的失望,教師這份職業對我的吸引力在減弱。每天都在思考要不轉行吧,趁着還年輕,還有機會。可是,舍不得那些學生,是以始終處于糾結之中。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 data-track="15">
我不知道自己還會在這個行業裡待多久,我也不清楚自己還會不會再去考學校老師了?我都回答不了自己。我隻知道我現在要努力地發展其他能力,為将來留有餘地。理想終歸是理想,總是要認清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圖檔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