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役堪稱是二戰中最血腥的戰役,參加這場戰役的士兵,都沒能活夠24個小時,這場戰争就是莫斯科戰役。這場争關乎着蘇聯整個國家的命運,也是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城市保衛戰,也就是在這場戰役中,蘇聯讓一貫以“閃擊戰”聞名的德國,第一次體驗到了失敗。
德軍在歐戰戰場的“不敗神話”就此被蘇軍打破,是何原因讓兵力衆多,裝備先進的德軍在此戰争中慘敗呢?蘇聯軍隊在面對德軍百萬雄師壓境,又是如何絕地反擊的?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贊、關注加收藏!

德軍
<h1 class="pgc-h-arrow-right">德軍大軍壓境,蘇聯背水一戰</h1>
1941年6月,德軍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例》,計劃在深冬時節一舉攻下莫斯科。前期德軍按照計劃行事,兵分三路向蘇聯發起進攻,德軍勢如破竹打的蘇軍毫無招架之力,蘇聯軍方高層每天都在接收不利于己方的戰報。
德軍主要分為方向,南方集團軍負責攻占烏克蘭與高加索地區,北方集團軍主要負責進攻列甯格列,而中央集團軍主要負責進攻莫斯科。用閃擊戰的方法,迅速攻占了蘇聯大片的土地。
《蘇德互不侵犯條例》
德軍也是毫不含糊,在此次戰争中直接派出300萬軍隊向蘇聯境内發起進攻,戰争開始一周後,蘇聯的多個邊境城市就被德軍侵占,數以萬計的戰士在戰鬥中犧牲,面對這樣的局勢,蘇聯人一度陷入到了絕望,從此生活在被德軍支配的恐懼中。
從戰場局勢來看,蘇聯的處境已經被逼到了懸崖邊上,如果再不調整,莫斯科真的可能在深冬時節被德軍侵占。斯大林見此狀況,連忙采用緊急措施改制戰區,蘇聯的反應也足夠及時,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傷亡。
莫斯科
根據戰況統計,蘇德開戰三周内,蘇聯就損失大炮3000門,2000輛裝甲車和1500架飛機,還有超過30萬的蘇軍被俘虜。等到1941年7月的時候,德軍就成功攻占了莫斯科的必經之路“斯摩棱斯克”,德軍對莫斯科已經隻有380公裡的距離了。
也就是在斯摩棱斯克,德軍遭受到蘇軍頑強的抵抗。德軍在攻占白俄羅斯的明斯克以及烏克蘭之後,決定集中兵力攻打莫斯科。但是由于德國北方集團軍在列甯格勒受阻,希特勒便将原先攻打列甯格勒的裝甲師和摩托化師,調來執行莫斯科的“台風計劃”。
德軍的“台風計劃”
蘇聯面對步步緊逼的德軍,斯大林緊急傳喚了朱可夫将軍。列甯格勒首先告危,朱可夫将軍臨危受命,前往列甯格勒,在幾天幾夜的較量中,蘇聯成功地抵擋住了德軍的攻勢,但是德軍的機械化部隊卻越打越少,嗅出敵人陰謀的朱可夫将軍,将指揮權交給副将之後匆匆趕回了莫斯科。
而此時希特勒為了攻下莫斯科,已經悄悄地将主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籌備了74個師,共計180萬人,還将烏克蘭、列甯格勒地區的裝甲兵團和一個集團軍調至斯摩棱斯克一帶。蘇聯也迅速從全國各地抽調75個師,向莫斯科地界靠攏。
列甯格勒
随着台風計劃的實行,蘇聯紅軍的奮力抵抗根本擋不住德軍的強烈攻勢,防線一道道被德軍摧毀。9月,奧廖爾被德軍攻破,德軍很順利地就到達了莫斯科西邊的維亞濟馬,将當地的蘇軍團團包圍了起來。
10月,德國北方集團軍首先向斯摩棱斯克地區發起進攻,與此同時蘇軍在維亞濟馬設立的防線,很快就被德軍的裝甲部隊瓦解,蘇聯德軍慘遭重創。眼看德軍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希特勒也認為勝利在望,于是就讓中部集團軍向列甯格勒挺近。
維亞濟馬防線
這讓莫斯科的壓力得到了緩解,是蘇軍有充足的時間建造防禦工程,也使得從全國各地調來的部隊有足夠的緩沖時間。而維亞濟馬被包圍的蘇軍,其實也是在用拖延戰術,與德軍第四軍團展開纏鬥,為朱可夫将軍的到來拖延時間。
此時的朱可夫将軍剛剛從列甯格勒戰線往莫斯科趕,重新接受莫斯科軍隊指揮權,需要充分了解作戰部隊的具體情況,深入了解支援部隊的行軍速度。要想将莫斯科守住,前線部隊必須要做出犧牲,為支援部隊争取時間。
莫紮伊斯克防線
首先就是建築莫紮伊斯克防線,同時該防線指揮部獲得了新組建的5個機槍營、10個反坦克炮兵團和5個坦克旅,這些部隊被重新編成了第5集團軍。蘇軍就在做好萬全準備的時候,蘇聯境内突然下起了大雪。
而德軍隻能夠放慢速度,道路因為降雪變得泥濘不堪。路上的泥漿讓德軍精良的裝備難以發揮出效果。蘇聯得到上天的眷顧之後,也有了充足時間準備進行小股反擊。根據朱可夫将軍的訓示,在沃洛科拉姆斯克-莫紮伊斯克以及小雅羅斯拉韋茨-卡盧加這一段建立起了新的防線。
下雪的莫斯科郊外
在朱可夫将軍的周旋之下,很快又在蘇聯調集了14個步兵師的兵力,外加上16個坦克旅,40多個炮兵團,極短的時間内重建立立了第5集團軍、第6集團軍等,并且為他們各自安排了經驗豐富的将領。
而且還動員了莫斯科當地的市民,從普通勞工到農民和學生,甚至是還在帶孩子的婦女也被帶入進來,将所有的能動力全部帶動了起來。僅在三天之内,就組成了25個勞工營,民兵師12萬人,還有60萬人參與了莫斯科防禦工程的建設。
朱可夫将軍
随後就将這些臨時組建起來的部隊,都部署到防禦陣線當中,主要防守德國軍隊,前往蘇聯首都莫斯科各個主要的路段,極大程度上延緩了德軍進軍的速度。總體情況上德軍依然還在向莫斯科慢慢推進。
十月中旬的時候,德軍向莫斯科進軍的路程已經走完了三分之二,為了確定萬無一失,能夠更加順利地攻占莫斯科,德軍再次将第二裝甲集團軍、第四裝甲集團軍,還有第四集團調來,對莫斯科進行全方位的包圍行動。
德軍進攻蘇聯
在德軍裝甲車的進攻下,莫斯科西線的防禦基本瓦解,莫斯科危在旦夕,為了補充缺失的兵力,3500多名學員隻能被迫趕往前線。德軍将領古德裡都已經認為莫斯科,已經是“囊中之物”時,卻在當天夜裡遭到了襲擊。
2000名學員和400多名傘兵互相配合,炸毀了烏拉河上的橋梁,迅速占領了防禦陣地,這讓剛剛還在竊喜的古德裡的計劃前功盡棄。自此蘇聯的反擊也正式開始,雖然對德軍的準備不算充分,但是也讓自大的德軍吃了不少苦頭。
莫斯科保衛戰
面對德軍猛烈的進攻,這些學員們始終不肯放棄陣地,一次又一次地抵擋住了德軍進攻的炮火。原定計劃是拖延德軍5天,可這些學員們硬生生地抗住了12天,幸存的1200多學員将德軍的裝甲車抵制在莫斯科城外,為莫斯科争取了寶貴的時間。
<h1 class="pgc-h-arrow-right">蘇聯最後的反擊</h1>
蘇聯軍隊抵擋住了德軍的攻勢,終于等來反攻的機會。首先就是占盡了天氣的優勢,當時蘇聯的溫度已經下降到零下20多度左右,德軍将戰争時間拖到了和雪打了半輩子交道的蘇聯人手中,無異于将戰場主場優勢白白葬送。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德國人補給鍊供應不上,德軍的機械化部隊行動不便,德軍裝備不足以禦寒,戰鬥力大打折扣。
蘇聯的坦克
11月底,蘇聯已經全方面遏制住了德軍的進攻,經過一個月的抵抗,蘇聯終于拖到了增援部隊全部到達,這使得蘇聯軍隊的實力暴漲。将近8000門火炮、800輛坦克還有1000架飛機,軍隊總人數高達110萬人。
反觀德軍縱然有170萬人,還有13000多門火炮,1100多輛坦克,可飛機卻隻有不到700架,雖然人數蘇聯軍隊不占優勢,但是飛機是遠遠多于德軍的,再加上德軍比較分散,而蘇聯卻基本都集中在莫斯科城内,是以說蘇聯可以說是占盡了優勢。
蘇聯戰機
1941年11月底,朱可夫将軍下達了反攻的指令,而德軍此時有接收到蘇聯暫時沒有反攻能力的消息,是以并沒有在意,一場滅亡性的災難正在悄悄向德軍靠近。12月5日,蘇軍率先發起反攻,将德軍坦克裝甲車側面戰線攻破,迫使德軍向克林方向撤退。
次日,蘇聯西方面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包夾德軍,予以沉痛的一擊,德軍連連後退,就此失去了占領莫斯科的最好時機。就在德軍準備全線撤退的時候,希特勒卻嚴厲斥責,下達指令,讓德軍等待時機,發起反攻,絕不允許撤退,并且還将擅自下達撤退指令的德軍主帥古德裡撤職。
閃擊戰
随着德軍主力部隊的潰敗,蘇聯軍隊越戰越勇,在強烈的反攻下,德軍殘黨再也抵擋不住蘇軍的攻勢,隻能被迫做出選擇,承認沒有攻占莫斯科的能力,并悄然退出戰場。莫斯科保衛戰最終以蘇聯人民聯手抵抗,以勝利告終。“閃擊戰”不敗神話被打破,從此德軍在歐洲戰場走向沒落,為之後德國戰敗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