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木下忠司,讓《二十四隻眼睛》成為東方的《音樂之聲》

作者:西山電影

2018年4月30日,在日本,一位百歲老人平靜地離開了世間,他的名字叫木下忠司,是一位電影作曲家。

也許,太多的觀衆并不熟悉這個名字。

不過,提起他的兄長,可能喜歡日片的電影觀衆絕不陌生,他就是與黑澤明、小林正樹、市川昆并稱為四騎士的木下惠介。

木下忠司,讓《二十四隻眼睛》成為東方的《音樂之聲》

木下惠介1954年作品: 《二十四隻眼睛》

木下惠介的電影作品多為反映日本政治、社會等問題的悲劇片,例如國内觀衆最為熟悉的,由高峰秀子主演的反戰意味濃厚的《二十四隻眼睛》。

這部在1954年拍攝的電影,時隔一甲子,在今年的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期間,仍然取得了觀衆巨大的共鳴,場内場外哭成一片。

而讓這部影片有如此感染力的原因,除了木下惠介選取的平民角度,優美的攝影,高峰秀子真摯自然的表演之外,影片優秀的配樂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而這部影片的作曲,正是木下忠司。

木下忠司,讓《二十四隻眼睛》成為東方的《音樂之聲》

《二十四隻眼睛》配樂:木下忠司

1946年,木下忠司在哥哥執導的電影《求愛之人》中以作曲家身份出道。

此後作為木下惠介的禦用作曲家,為《卡門歸鄉》(1951年)、《二十四隻眼睛》(1954年)等11部電影作曲。

1954年,憑借歌曲《女之園》獲每日映畫音樂獎。

在《二十四隻眼睛》一片中,木下忠司交替運用民謠,兒歌,器樂,交響音樂等各種音樂形式,完美地烘托了一位樸素的鄉村女教師的悲劇人生,用音樂撥動了觀衆的心弦。

木下忠司,讓《二十四隻眼睛》成為東方的《音樂之聲》

高峰秀子傾情演繹鄉村教師大石久子

《二十四隻眼睛》上映後,獲得了影壇内外一緻的稱贊,被譽為日本最好的影片之一。

奪得了1954年《電影旬報》年度十佳電影獎第一名,和1955年第1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的最佳外語片獎。

可以說,木下惠介的導演,高峰秀子的演技和木下忠司的配樂,共同把這部影片打造成了東方的《音樂之聲》而名垂影史。

木下忠司,讓《二十四隻眼睛》成為東方的《音樂之聲》

《二十四隻眼睛》 ,12個小小的命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