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傑西,幹着一份平凡無奇的工作。
盡管人到中年,可傑西還是活在學生時代裡。他想念大學時候的生活,畢業多年,也沒融入成人世界。
一天,傑西受到大學教授的邀請,回母校參加他的退休晚宴。
傑西欣然赴約。
在教授宴會上,傑西認識了19歲的女大學生贊比。贊比聰明漂亮,和傑西興趣相投。不久,兩人便墜入愛河。
然而這畢竟是一段忘年戀,年齡上的巨大差異讓傑西倍感壓力。
《文科戀曲》通過傑西、贊比這兩條明線,以及與教授、文學女老師間的交織,給觀衆抛出了一個這樣的主題:人在任何一個階段,都得認識。探索自我,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你真的認識自己嗎?</h1>
榮格曾說:“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你的意識的時候,那就是你的命運。”
很多時候,我們做的選擇,都是潛意識下的選擇。
傑西選擇與19歲的贊比戀愛,是因為他潛意識裡的那個少年在作祟。

傑西一直拒絕進入到成人世界,保持着學生時代的孩子氣。前女友曾說過傑西幼稚,與女友分手後,傑西一直一個人生活。
他處于一種孤獨的狀态當中,覺得周圍的人都不了解他。
直到遇到贊比,兩人相談甚歡。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話題讨論,讓傑西重新點燃了激情。
傑西以為,這就是喜歡。
直到贊比想把自己第一次給傑西時,傑西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和責任。
傑西落荒而逃了。
他去酒吧喝酒,遇到大學時候最喜歡的一個文學女老師。
寥寥幾句,女老師把傑西帶到了自己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發生關系後,女老師叫傑西走。
傑西試圖和女老師回憶大學期間文學帶來的美好回憶,可女老師已經一點都想不起。甚至還厭惡起了文學教師這個職業。
曾經自己心中的女神,如今已是另一副嘴臉。傑西感到困惑,他腦裡的世界與真實世界已經是兩個模樣。
這時候,傑西終于開始面對真實的自己。
傑西試着抛下過去的包袱,感受身邊真實的世界。與身邊同齡的女子相戀,也不再執拗,開始感受平凡工作中帶來的樂趣。
外力的拉拽,自己内心的檢討,讓傑西終于變成一個真正的“成年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成長沒有捷徑</h1>
傑西和贊比最後是分手了。
但是,19歲的贊比,為什麼會喜歡上36歲的傑西。
我想,是因為贊比聰明,和同齡人比她思想更成熟。同齡男性,是沒法給她帶來精神共鳴的。并且,處于成長迷茫期的贊比,内心裡也期望着有個成熟的靈魂拉她一把。
就像贊比電影裡贊比對傑西說的:“我有的時候會很鄙視自己,就好像有一個更老成、更智慧的我,注視着我現在這個19歲的底稿。這個底稿充滿各種潛能,但卻不得不生活地充實一點,才能趕超另一個自己。而且,我知道我會有那麼一天。隻是有時候,我很想這個過程能夠快點,可能,對我來說,你就是捷徑。”
經過和傑西的戀愛,贊比最終認識到:成長沒有捷徑,每一條路,都得靠自己去走。
結束
電影裡退休的老教授,還在學校教書時,覺得教了幾十年是時候換另一種生活方式了,然而真退休了,又覺得日子無聊,開始懷念從前教書的日子。
退休的老教授,其實并不是真的想退休,事實是他對自己年紀增長的焦慮。博學如教授,也需對自己沉澱和反思。
是以,你看,不管是哪個階層的人,不管是青年、中年還是老年,終其一生,都在認識自己這條路上。
在這條路上,我們迷茫過、愛過、也錯過;但終究,我們會不斷打怪更新,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