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繼續炒作中國“擴核”,美軍方對蘇聯念念不忘,冷戰心思已藏不住

作者:李春光

因為一篇英國媒體的報道,美國各大部門接連“聲讨”中國。《金融時報》發文稱,中國在今年8月試射了一枚高超音速武器,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枚飛彈的技術和之前相比更成熟,而且威脅性更大。英媒還特意強調,這種武器目前可以突破所有的防空系統,是中國“擴核”的表現。在這之後,美國國務院、白宮以及總統拜登先後發聲,近日,美國軍方也對此事做出了回應。

繼續炒作中國“擴核”,美軍方對蘇聯念念不忘,冷戰心思已藏不住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在接受采訪時,先是将中國“試射高超音速武器”和冷戰時期的“斯普特尼克時刻”相提并論。早在1957年,蘇聯一号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上天,也意味着美國失去了自二戰以來在科學和技術上的優勢,表明美國和蘇聯在軍事技術上的比拼進入了新的賽道。是以,不少人也将其稱之為當年冷戰的“轉折點”。

米利随後就表示,中國如今軍事力量的提升,已經讓美國深感擔憂。他認為,中國軍隊如今已經成為了一支可以涵蓋所有領域,且“極具全球野心并非常有能力”的軍隊。米利直言,在未來的10年、20年裡,美國面臨的最大地緣戰略挑戰是中國無疑。

此前在美國政客、軍工企業的渲染下,美國議員們表現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架勢,對本國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頗為不滿,甚至還揚言“中國實際已經部署了高超音速武器”,以此來刺激美國人。可實際上,美國早就已經走完了在“高超音速飛彈”問題上的全部流程。

繼續炒作中國“擴核”,美軍方對蘇聯念念不忘,冷戰心思已藏不住

米利的這番言論也是美軍方對此事的表态,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在之後就對此事大說特說。她揚言“中國追求增加該地區緊張局勢的能力”,美國對此深感擔憂。然而所謂的中國“試射高超音速武器”的真相,是中國例行的航天器試驗,用于驗證航天器可以重複使用的技術,和所謂的“高超音速武器”八竿子打不着。

中方已經多次澄清此事,可美國政府和西方媒體仍然視而不見,繼續按着他們所編排的情景,給中國扣帽子。如果非要說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的罪魁禍首,那必然是美國。從擴大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影響力,頻繁在亞太地區舉行軍演,組建奧庫斯聯盟,都是美國在主導。日本、澳洲和印度作為“幫兇”,一直在攪動地區穩定。而且美國還多次暗示東南亞國家,邀請他們共同反華。

繼續炒作中國“擴核”,美軍方對蘇聯念念不忘,冷戰心思已藏不住

雖然美國總統拜登一直在強調,不希望引發新的冷戰,可種種迹象已經表明,中美之間的“新冷戰”其實已經打開。更直白點說,美國迫切希望和中國引發一場“新冷戰”,然後就像當年美國擊敗蘇聯一樣,成功加冕為王。可美國政界、學術界已經多次強調,中國根本就不是蘇聯,相比之下,中國比蘇聯更加可怕。可美國政客們根本聽不進去,天真地認為隻要發起冷戰,那麼幸運就會降臨在自己身邊。

從中情局成立所謂的“中國任務中心”,再到現在美軍方提及“斯普特尼克時刻”,說明了美國對蘇聯的念念不忘,也是美國對霸權的貪得無厭。

繼續炒作中國“擴核”,美軍方對蘇聯念念不忘,冷戰心思已藏不住

在美蘇冷戰期間,兩個國家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尤其是在武器裝備期間,蘇聯研發出了米格-25戰鬥機,美國鼓搗出一個SR-71偵察機。當時美國手中還有大量在二戰時期被迫逃難到美國的科學家。可到了現在,美國國内正面臨的人才短缺的困局,大量人才湧入金融等産業,大部分美國人已經對科學研究失去了興趣。再加上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以及前任總統特朗普下達的反華令,導緻了美國面臨人才幹涸的局面。

美國如今也自知在科技創新領域難維持自身領先地位,便開始對中國等國家瘋狂打壓,在賽道上設定各樣的陷阱和封鎖。華為公司被美國針對就是其中一個縮影,支離破碎的美國已經撐不起大國之間的博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