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電影領域,有一個名字必須牢記。
雷德利·斯科特,要選出影史科幻十大電影,他導演的作品完全可以占據兩個名額。
而他又不會止步于科幻,戰争片,黑幫片,劇情片,他都能夠拍出高口碑。
他的“生涯十大”片單,就是一份無比絕妙的高分電影合集。

溫馨提示:排名依據作品品質、演員表演、評分等因素排列,僅供參考,不代表客觀事實。
10《普羅米修斯》
上映年份:2012年
豆瓣評分:7.5;
IMDb評分:7.0;
爛番茄:73%。
在《漢尼拔》和《普羅米修斯》之間,我選擇了後者。
《普羅米修斯》具有口碑上的争議,不過要想,時隔這麼多年,在爆米花電影的大潮流下,雷德利·斯科特依然能保持着别具一格的思想深度,是難得的。
很重要的一個功用是,《普羅米修斯》成功開拓出“異形宇宙”,使得經典的老系列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9《美國黑幫》
上映年份:2007年
豆瓣評分:7.9;
IMDb評分:7.8;
爛番茄:81%。
手握丹澤爾·華盛頓和羅素·克勞兩大奧斯卡影帝,又有《辛德勒的名單》編劇斯蒂文·澤裡安執筆的劇本,雷德利·斯科特要拍出一部力作簡直不要太簡單。
也許是黑幫片這座礦山已被科波拉和斯科塞斯挖掘得七七八八,《美國黑幫》有着天然的局限性。
雷德利·斯科特顯示出了他對藝術與商業平衡的超強掌控力,令到《美國黑幫》不失可看性的同時,又沒把黑幫史詩的氣質丢掉。
《為奴十二年》男主角切瓦特·埃加福,“滅霸”喬什·布洛林,這些黃金配角更是讓電影錦上添花,倍感精彩。
8《天國王朝》
上映年份:2005年
豆瓣評分:8.5;
IMDb評分:7.2;
爛番茄:39%。
又是一部通過導演剪輯版逆襲的電影。
院線版純粹就是一部中世紀的小人物勵志片,雷德利·斯科特加了50多分鐘的内容後,他本身對于宗教、曆史的探索與深思才顯現出來。
雷德利·斯科特從來都不簡單,他的思想總是能融入到作品之中。
7《火柴人》
上映年份:2003年
豆瓣評分:8.2;
IMDb評分:7.3;
爛番茄:82%。
雷德利·斯科特擅長大規模制作,對實景拍攝的執着程度不輸克裡斯托弗·諾蘭。
和諾蘭一樣,小成本電影他也能掌控自如。
尼古拉斯·凱奇和山姆·洛克威爾聯袂主演的《火柴人》,可以說完全看不出是雷德利·斯科特拍的。
這是一種差別于作者導演們的職業能力。
6《黑鷹墜落》
上映年份:2001年
豆瓣評分:8.7;
IMDb評分:7.7;
爛番茄:76%。
二戰片長期占據戰争電影的主舞台,2001年的一部《黑鷹墜落》,總算是稍微改變了下局面。
雷德利·斯科特用他超強的排程能力,逼真的還原出真實的現代戰争場景。身為導演的老雷請了好幾個參加過區域實戰的專家,以确認每一個鏡頭的武器裝備都是對的。
沒有那麼多催淚彈和人性黑暗,有時候光是子彈和炸藥,就能讓人對戰争産生恐懼和厭惡感。
《黑鷹墜落》做到了,這樣純粹的戰争片,不罕見,也不多見。
5《火星救援》
上映年份:2015年
IMDb評分:8.0;
爛番茄:91%。
諾蘭種玉米拍出《星際穿越》,而雷德利·斯科特真的種了洋芋,拍出了《火星救援》。
兩部電影都有着拯救馬特·達蒙的情節。
在僅僅70天的拍攝周期内,雷德利·斯科特保證了影片的高品質,藝術與商業再一次成功結合。
不過由于為了保證拍攝進度,雷德利·斯科特拒絕了馬特·達蒙的瘦身請求。片中瘦弱的身形由替身完成,還好對電影的影響并不大。
4《末路狂花》
上映年份:1991年
豆瓣評分:8.8;
IMDb評分:7.5;
爛番茄:84%。
一部經常被寫進影視教材的傳世佳作。
絕佳的小人物、女性電影。
悲壯的結局是永恒的經典,也别忘了背後有着雷德利·斯科特駕輕就熟的鏡頭成就了一切。
3《角鬥士》
上映年份:2000年
IMDb評分:8.5;
爛番茄:77%。
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以中世紀為故事背景的電影。
雷德利·斯科特藝高人膽大,為了達到逼真的古戰場效果,射出了16000支燃燒箭和1萬支正常箭。同時他還用了真正的老虎,結合電腦特效,拍出了男主角與老虎纏鬥的場景。
大規模而穩健的劇作成就了羅素·克勞和未來的“小醜”華金·菲尼克斯,同時還斬獲了一座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杯。
可惜最佳導演被史蒂文·索德伯格搶走,不那麼迎合學院口味的雷德利·斯科特,至今4次提名都未能獲獎。
2《銀翼殺手》
上映年份:1982年
IMDb評分:8.1;
爛番茄:90%
沒看過《銀翼殺手》,就别說自己懂賽博朋克。
換成差一點的導演,這部片子真的就會淪為一部銀翼殺手追殺複制人的無腦動作片。
但雷德利·斯科特不會滿足于那個簡單的劇本。他會注重商業性,是以才找來依靠《星球大戰》走紅的哈裡森·福特擔當主角,同時他也注重藝術性,電影才有了更深層次的主題和讨論。
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中,編劇漢普頓·法徹就說,這一切(《銀翼殺手》的成功)要歸功于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1《異形》
上映年份:1979年
IMDb評分:8.4;
爛番茄:98%。
《銀翼殺手》和《異形》誰排第一都可以。既然榜單以《普羅米修斯》開始,那就以《異形》結束吧。
《異形》應該更能代表雷德利·斯科特,他一貫的實景拍攝,主題深度,對宗教、生命的探索,統統都有。
《銀翼殺手》的續集他可以把導演位置讓給别人,《異形》的續集也是。
但多年以後的前傳系列,他再度重新執導,如果不重視,他交給别人拍,借着IP坐收票房,會來得更輕松。
正因重視,他必須自己親自來,以避免偉大的《異形》所淪為一個爆米花系列的始祖。
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