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12歲"的格陵蘭鲨魚已經為科學獻出了生命

幾年前,國内媒體報道了一項國外研究,一組研究人員測量了格陵蘭鲨魚的壽命為392±120年(272-512年),使其成為已知最長的脊椎動物。有一段時間,格陵蘭鲨魚,一種原本不為人知的鲨魚,立即出名了。關于它的文章在網上随處可見,主要是在它的年齡。

"512歲"的格陵蘭鲨魚已經為科學獻出了生命

從一些媒體文章和視訊來看,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鲨魚還活着。

比如這個——"這條鲨魚從明朝到現在。

"512歲"的格陵蘭鲨魚已經為科學獻出了生命

還有這個 - "一條被死亡遺忘的鲨魚。

"512歲"的格陵蘭鲨魚已經為科學獻出了生命

甚至還有這個 - "一條512歲的鲨魚還活着。

"512歲"的格陵蘭鲨魚已經為科學獻出了生命

看到這裡,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有些人死了,他還活着。看來,這句名言同樣适用于動物世界。

衆所周知,鲨魚長期以來一直"緻力于"科學。

據估計,媒體的報道沒有明确,導緻很多人不知道長壽鲨魚的年齡,通過去除其眼球,使用碳14測年測量鏡的核心。

"512歲"的格陵蘭鲨魚已經為科學獻出了生命

該團隊獲得了28條格陵蘭鲨魚,所有這些鲨魚都是在2010-2013年在格陵蘭島附近水域捕獲的,所有鲨魚都受了緻命傷,并在死後用于研究。測量它們的大小,它們的長度範圍從81到502厘米。取出眼球以确定年齡。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Julius Nielsen帶領該團隊使用鲨魚眼球中的晶狀體核進行了為期14年的碳調查,發現最大的格陵蘭鲨魚的年齡範圍為392±120年(碳14測年對于給定年份來說不準确,隻有近似的範圍), 2016年的研究發表在《科學》雜志上,并登上了封面。

(兩者:在捕獲某些目标水産品時,其他物種被無意中捕獲,就好像它們試圖撒網捕魚一樣,隻是為了捕捉螃蟹。誤認:錯誤的捕手,錯誤的捕手)

格陵蘭鲨魚的年齡在272至512歲之間,是已知年齡最大的脊椎動物,年齡為272歲,超過了211歲的弓頭鲸。

原論文題為"格陵蘭島長壽的眼睛晶狀體放射性碳揭示者",翻譯過來就是:眼晶碳14年顯示了格陵蘭鲨魚(Somniosus microcephalus)數百年的生命。

為什麼可以通過碳14測年法來知道鲨魚的年齡?

碳14測年法已被用于測量鲸魚的年齡,這是第一次用于鲨魚。

"512歲"的格陵蘭鲨魚已經為科學獻出了生命

原始論文給出了研究原理,大概是: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技術(C14),從晶核的年表來估計年齡。在脊椎動物中,眼睛晶體的核心由代謝惰性晶體蛋白組成,結晶蛋白的中心(即胚胎核)是在産前發育過程中形成的。該組織保留了在0歲左右合成的蛋白質:這是在難以老化的脊椎動物中發現的晶狀體的特征。我們的鲨魚年表是通過測量28個雌性标本(總長度81至502厘米)的細胞核中的同位素來建構的,我們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技術(C14)來估計年齡并穩定同位素...

背後有很多專業術語,連翻譯軟體都不容易翻譯,寫出懷疑字數,有興趣自己去了解它。

"512歲"的格陵蘭鲨魚已經為科學獻出了生命

研究中格陵蘭鲨魚的全長(TL)和年齡範圍沒有列在三個較小的區域中。

是以,這個熱網上的長壽鲨魚早在2013年之前就死了,就像507歲的北極蛤一樣,它是對科學的"奉獻"。

最後,添加一些關于格陵蘭鲨魚的基本資訊。

格陵蘭鲨魚分布在北大西洋,集中于北歐、西歐、北美東部,最大生境深度為2647米。

"512歲"的格陵蘭鲨魚已經為科學獻出了生命

根據維基,格陵蘭鲨魚是巨大的,最大7.3米,重量超過1,400公斤。

它們行駛非常緩慢,通常隻有1.22公裡/小時,最快的巡航速度隻有2.6公裡/小時。

它們也幾乎失明,一種名為Ommatokoita的鼻涕蟲伸長,生活在它們的眼球上,啃咬它的角膜,直到它失明。但格陵蘭鲨魚在黑暗中不需要視覺,它們依靠嗅覺和聽覺,是以眼睛上的寄生蟲不會降低格陵蘭鲨魚的預期壽命和捕食能力。

"512歲"的格陵蘭鲨魚已經為科學獻出了生命

盡管旅行速度緩慢,但格陵蘭鲨魚是掠食性鲨魚,主要捕食魚類,有記錄的魚類獵物包括較小的鲨魚,鲭魚,鳗魚,鲭魚,鳕魚,鲑魚,玫瑰魚,杜松子酒,圓鳍,狼和大比目魚。在格陵蘭鲨魚的胃中也發現了北極熊,海豹,駝鹿和馴鹿的遺骸,其中一些可能正在腐爛。

格陵蘭鲨魚慢慢地接近獵物,然後張開大嘴巴,産生吸力,将小獵物吸進嘴裡,是以它們在格陵蘭鲨魚的胃裡發現了未消化的整個獵物。

格陵蘭鲨魚的生長速度僅為0.5-1厘米/年,繁殖期接近4米,需要156±22年。懷孕的雌性鲨魚将胚胎留在體内長達8-18年。

"512歲"的格陵蘭鲨魚已經為科學獻出了生命

格陵蘭鲨魚富含氧化曲安奈德(TMAO),可以通過直接食用來中毒,但食物匮乏的冰島人仍然通過一系列治療将它們變成黑盤,這些治療比罐頭鲭魚更難吃。

格陵蘭鲨魚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為危險,評級為大熊貓和雪豹,對它們的生存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