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從地下走到地上,嘻哈這一音樂類型在中國生存狀态的變化與諸多說唱歌手的經曆何其相似。在熱潮之後回過味來,或許大衆對嘻哈的追捧還停留在由“freestyle”“、flow”“、dab”這些詞彙構成的表面。本期和下期《Q》特别開辟了嘻哈影視專題,相比追求“雙押”,

開胃前菜

《八英裡》一句話點評:無法繞過的嘻哈啟蒙電影,撿起麥克風你就是rapper。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一提到與嘻哈相關的影片,想必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小時候看的那部《八英裡》。這部片子關乎家庭悲劇、自我鬥争、兄弟情誼,最重要的是,它關乎Hip-hop來自街頭的血性。

作為勵志電影,本片的叙事如今看來略顯老套,但當Eminem飾演的主人公“B-Rabbit”掃除一切障礙,重新站上battle舞台時的那股生猛勁兒一出來,連他自己都會被打動。

是的,時隔多年,當Eminem再次回顧這部電影時,他說道:“《八英裡》讓我再次感受到渴望,渴望Battle Rap,渴望一切。”

大快朵頤

《亞特蘭大》一句話點評:非典型音樂類美劇,黑人表兄弟打拼音樂事業,苦澀與趣味并行。

導演:Donald Glover/村井浩

主演:Donald Glover、Brian Tyree Henry、Lakeith Stanfield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Donald Glover:集編劇、嘻哈歌手、演員、單口相聲演員等多重身份于一體,在唱片業化名Childish Gambino。

他或許曾憑借《廢柴聯盟》中對Troy一角的精彩演繹和他敏感自嘲的喜劇演員性格而引起你的注意,但這次Donald身兼導演、編劇和主演三個身份,上陣《亞特蘭大》,在片中飾演主角Earnest,把這一仗打得好精彩。

也是18年名利雙收冠單《This Is America》的唱作人,播放量加起來已經破億的MV也是出自他本人之手。

Brian Tyree Henry:在片中飾演說唱新秀PaperBoi,和亞特蘭大的其他rapper一樣,同時從事地下交易。

Lakeith Stanfield:在片中飾演PaperBoi的奈及利亞裔小跟班,腦洞巨大,時刻處在神遊狀态,時常語出驚人。

在今年上映的驚悚喜劇《逃出絕命鎮》中,Lakeith貢獻了不錯的表現,巧的是,這部電影以Childish Gambino的《Redbone》作為背景音樂拉開序幕。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看點:《亞特蘭大》拒絕做音樂類劇集的典型,也一反小人物美劇的勵志傾向,在如實描繪亞特蘭大學地嘻哈與藥物密不可分的親緣關系以外,還加入超現實的橋段和Glover式的巧思,抽空以戲谑的口吻探讨了種族、性别、底層生活問題。

它和所有别扭的理想主義者一樣,Earnest在書寫這本“音樂産業奮鬥史”時,時而要向生活妥協,時而又堅持要遵從内心,即便已經預見挫敗。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Paper Boi卻不一樣,他依靠直覺生存,說揍人就不手軟,說拔槍就按下扳機,與此同時又有溫情和可愛的一面。

“意外走紅”後,他面對自己鵲起的聲名顯得有些困惑。相對其他劇集(對,我說的就是下期要聊的《嘻哈帝國》)以drama推進故事的思路,《亞特蘭大》更願意從小角度切入,從人物内心出發,而事件在劇情以外更多地承擔了塑造人物個性的功能。

于是,整部劇集呈現出一種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暗中發力的特質。然而本劇在寫實中又蒙上一絲詭異的荒誕。

比如公共汽車上神神叨叨的乘客忽然消失、NBA球星的“隐形跑車”。而這一切的集大成者,便是堪稱擁有神劇潛質的第七集了。

這一集中,Paper Boi被Earnest拉去一檔電視節目做嘉賓,和一位滿口學術詞彙的學者“探讨”自己歌詞中的女性歧視問題,還要應付自以為是、用忽略事實來邏輯自洽的節目主持人。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節目間隙,還穿插了幾支以假亂真,頗具諷刺意味的廣告。最神的是Donald捏造了一個擁有“跨種族身份認同”的黑人高中生,他認為自己是35歲中産階級白人,希望社會能了解他的存在,可他自己分明戴着有色眼鏡看人。

這孩子的媽媽對此不屑地說:“我還想一覺醒來就以為自己是Rihanna呢!”

整集以荒謬的虛構架構和僞紀錄片的視角向現實開炮。

原聲帶則是整部劇集的另一大出彩之處,展現出整個團隊優秀的音樂味覺,真正做到了各類風格兼收并蓄,新舊歌手一一出場,完全沒有辜負《亞特蘭大》以音樂為基本題材的名聲。

Trap無疑是近期最火的嘻哈音樂類型,作為Trap的發源地,以“亞特蘭大”冠名的劇集,自然少不了正在風頭上的Trap代表歌手的作品,如Migos、Future、Young Thug、iLoveMakonnen。

在本季末尾,主角Earnest終于賺到了作為經紀人的第一筆錢,躺在自己住處——車庫裡的沙發上回味這一切,南方說唱老炮Out Kast20年前的經典作品《Elevators(Me&You)》在這裡悠悠地回響。

這些音樂從亞特蘭大的泥土裡長出來,再反哺一部描寫其生長的劇集,很是對味。

另外,本劇無處不在緻敬各音樂類型的元祖級人物,使我們得以享受70年代傳奇樂隊Funkadelic的大樂團迷幻funk和R&B女王Erykah Badu絲滑低回的動聽聲線。與劇情相輔相成,把劇中的氛圍和情緒渲染得相當到位。

有時候,劇組又玩一些小幽默:第四集中,Earnest耳機中放的是Dream Pop樂隊Beach House的《Space Song》。

同集中,15年在全球爆紅的亞洲神曲《It G Ma》意外地登場,這樣的音樂組合不禁令人在錯愕後會心一笑,直歎“竟然還留着這一手”。

彩蛋

1.主創Donald,aka Childish Gambino去年發行過一張好評如潮的專輯《Awaken, My Love!》,這張專輯在本劇第九集中出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找看。

2.本劇的一大特色是把現實世界中的事件與人物混淆成虛構劇本中的段子。Migos為何是三人而非四人團體?Justin Bieber如果是個黑人會怎樣?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會在劇中出現,保準讓你捧腹。

3.劇中重複出現多次的主題曲——《Paper Boi》實際上由Donald的表弟創作并演唱,這首歌獲得了Future、Migos等人的制作人的首肯。

4.主創曾設想在每集中邀請一位歌手,比如Young Thug或者Jeezy,演唱一首Paper Boi的歌。

5.Donald Glover在第69屆艾美獎上,憑借《亞特蘭大》拿到了喜劇類劇集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兩個獎項,前者在艾美獎史上首次由黑人獲得。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友情提示:本劇配合Noisey頻道紀錄片《亞特蘭大》食用,效果更佳。在真實中透着戲谑的電視劇,可能對現實生活還是做了柔焦處理。

輕松甜點

《夏日的沖繩》一句話點評:三味線和嘻哈音樂共舞,沖繩島上的戀愛大作戰。

故事梗概:男主高中生伊坂透兩次邂逅成熟的氣質美女中村渚。為了追求中村,透與兩名朋友一同組建了嘻哈團體098(即沖繩縣電話區号)。

098的第一次演出失敗了,其中一名成員還因學業壓力無奈離開。團隊的前途和透的愛情将何去何從?影片都會給出答案。

趣味:本片既散發出典型日式青春片的青澀氣息,又在以嘻哈音樂為主線的基礎上,展現了沖繩當地的音樂和民俗風貌。

男主從生活中汲取歌詞素材,把目之所見化作靈感,通通說唱出來。日常的一切,不正給予了freestyle最大的能量麼?

彩蛋:扮演男主人公的演員市原隼人曾與日本樂隊RIZE合作發行過一張嘻哈EP《LAUGHITOUT》。

嘻哈音樂人

“小老虎J-fever”的心水推薦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The Get Down》推薦理由:本劇編劇Nelson George是我最喜歡的黑人音樂作家。他一出手,絕對又正又深,但沒想到還能這麼燃。

這部片子的氛圍是我對Hip-hop最初的印象,主人公上台第一次說唱的情形令我感同身受。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嘻哈音樂,從地下走向主流,來到八點檔,或者遠渡東瀛染上異域氣息。熠熠生輝。

《嘻哈正史》

正統紀錄片,嘻哈史學習寶典

導演:Darby Weeler/Sam Dunn

主演:LL Cool J/Shad/Melle Mel

《嘻哈正史》大概是最符合本專題題目的一部正經科教片了。

由Darby Wheeler執導,加拿大作家、MC Shad Kabango主持,影片從嘻哈音樂的源頭開始梳理,會面嘻哈巨星,試圖解答這麼一個問題:作為當今全球最流行的音樂類型,嘻哈音樂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本片并沒有像考試材料一樣簡單羅列嘻哈曆史上重要的時間與人名,而是将孕育了各時期嘻哈文化的社會、政治背景先交代完畢,再借各位教父、大佬之口将當時嘻哈音樂的場景還原出來,珍貴的老影像資料和趣味的漫畫塗鴉又給片子增色不少。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嘻哈帶着社群的群體歸屬感和來自街頭的反叛基因,從充斥着犯罪、貧困與火災的紐約街區誕生。

最初隻是在派對上找樂子的行為,通過一系列因素培育和發酵,逐漸從地下走向主流,最後成為記錄社會現實、甚至為人民發聲的音樂形式。

可以說,将本片稱作一份翔實的社會學研究文獻也不為過。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Helk舉辦了第一場Hip-hopparty,DJ Hollywood是第一個對着beatsrap的人,Fantastic Five和Cold Crush Brothers的對決成了史上的第一場battle,《嘻哈正史》潛心追根溯源、挖掘史料的勁頭就有這麼足。

片中采訪了Russell Simmons、DJ Kool Herc、Big Daddy Kane、LL Cool J等等諸多嘻哈界“大物”,他們的名字本身就為影片品質作了擔保。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令人驚喜的是,本片也沒有囿于單一語境,制造一種“嘻哈霸權主義”、舍我其誰的印象,畢竟嘻哈最初就是從Disco、R&B等其他音樂類型中脫胎而來。

片中提到了嘻哈與New Wave、punk的交集,Blondie與Grandmaster Flash相識後将嘻哈帶入主流文化的轶事,以及Rakim像John Coltrane吹薩克斯風一樣rap,引入了節奏性和複雜性,促成了“flow”誕生等音樂類型之間種種有趣的相遇。

《嘻哈正史》讓嘻哈的樂迷或非樂迷都看得津津有味,這一點實屬不易。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伊恩·錢伯斯曾說過,黑人文化,特别是黑人音樂,提供了

“一種秘密的協作語言,一種有力地闡述所受壓迫的方式,一種文化抵抗的手段,一種對于希望的呼号”。

《嘻哈正史》第一季所描繪的那段曆史用這句話來定斷,可能再适合不過了吧。

《嘻哈帝國》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導演:Lee Daniels/Danny Strong

主演:Terrence Howard/Taraji P.Henson/Jussie Smollett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故事梗概:《嘻哈帝國》講述了Lucious Lyon及其家庭成員争奪唱片公司帝國娛樂(Empire Entertainment)的控制權而互相鬥争的故事。

有趣的是,《嘻哈帝國》在美國電視史上取得的曆史性成功,竟和《中國有嘻哈》有一定相似之處。《有嘻哈》之前,Hip-hop從未如此大規模地走進主流視野,“freestyle”也從未獨占流行語的鳌頭。

2015年《嘻哈帝國》登陸FOX電視台、攻占黃金檔之前,以“嘻哈音樂”為賣點的影片在美國電視史上走得步履蹒跚。

固然前有《Yo!MTV Raps》、《Rap City》等電視節目,和《The Fresh Prince》(新鮮王子妙事多)《、The Cosby Show》(考斯比一家)等情景喜劇鋪路,但前者并沒有通過電視這個媒介引起全民性的反響,後者大多小打小鬧,而非正經以嘻哈為主線展開故事。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FOX投入巨額制作,并将《嘻哈帝國》安排到美國電視黃金時段已屬不易,第一季季終1700萬的收視率更将此劇推到了近乎神話的位置,這對于全黑人主演、嘻哈題材的電視劇來說,可謂曆史性的勝利。

第一季原聲帶剛發行,便擠下Madonna的新作,登上Billboard專輯榜榜首。

談到對電視劇最初的設想時,本片主創Lee Daniels用了兩個詞形容:李爾王、美國夢。然而,絕症、入獄、意外懷孕、手足相殘,這些經典狗血設定湊齊了一桌,《嘻哈帝國》其實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家庭倫理肥皂劇。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盡管本片以略顯浮誇和戲劇化的方式,帶着好奇的觀衆參觀了音樂産業的幕後,但正如《衛報》所說,比起口碑和藝術價值,Lee Daniels更在乎商業上的成功,細細想來,這不就是Lucious整個商業帝國的套路麼?

《嘻哈帝國》前兩季的原聲由Timbaland操刀,第三季制作人則換成了Rodney Jerkins與Ester Dean。就拿口碑最好的第一季來說,Lee Daniels邀請熱單制造機Timbaland制作原聲,做出了符合本劇精緻、華麗感覺的作品。

然而,抛開盡管首周登頂B榜,原聲的水準實則參差不齊,甚至用時下的審美标準來看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這其中,二哥Jamal确實顯露出其音樂才能,三弟關心夜生活甚于自己的音樂。不過這兩個角色的扮演者,Jussie Smollett和Bryshere Y.Gray,在本片之外倒真的簽約了Columbia唱片,發行了自己的單曲。客串出演的嘉賓陣容豪華,時而出彩、時而尴尬,是以效果就見仁見智了。

作為這部電視劇原聲的制作人,Timbaland的表現合格,但是原聲的耐聽度和創新性能載入史冊嗎?不,距離還相當遠。

對于本劇觀衆以外的音樂愛好者來說,吸引力有限。本劇三季的收視遭遇高開低走的局面,綜上兩點看來,實屬情理之中。

《嘻哈帝國》的主角原型(疑似版)

Cookie Lyon:Lydia Harris,Death Row Records早期投資人MichaelHarris的老婆。

Lucious Lyon:可能是Puff Daddy,可能是Jay Z。

Jamal Lyon:同志R&B歌手,天賦異禀,Frank Ocean沒跑了。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Hakeen Lyon:為報複唱片公司提前洩露專輯的做法很像M.I.A和Azealia Banks;在專輯釋出會上羞辱自己老爹(公司老闆)則讓人想起Tupac和Snoop Dogg;被綁架一事則與Frank Sinatra Jr.的遭遇類似。

Tiara:Rihanna,不覺得發音很相似麼?

1.本片的兩位主角的扮演者:Terrence Dashon Howard和Taraji P.Henson,曾在12年前共同出演過嘻哈電影《川流熙攘》。昔日二人還是懷揣音樂夢想的皮條客,如今已成控制龐大音樂帝國的操盤手。講真,《嘻哈帝國》其實是《川流熙攘》的續集吧?

2.由Taraji P.Henson扮演的Cookie Lyon無疑是本劇最吸粉的角色之一。這位強悍的女性每制造一句經典台詞,就能在網上引發一波meme熱潮。

3.強大的客串陣容是《嘻哈帝國》的又一柄加農炮。這一長串名單中為我們熟悉的名字包括:Snoop Dogg、Pitbull、Mary J.Blige、Alicia Keys、Courtney Love、Juicy J等人,沖着他們看一眼倒也是不錯的選擇。

《混沌武士》

武士道與嘻哈音樂的東西聯姻。

導演:渡邊信一郎

主演:中井和哉/川澄绫子/佐藤銀平

嚴格說來,《混沌武士》并不是一部專門講述嘻哈的動畫,但它與嘻哈的關系卻不可分割,甚至比你想象得更為密切。導演渡邊信一郎是日本動畫界出了名的音樂狂人,除導演本職外,經常被指名擔綱動畫音樂制作人。

傾注了渡邊心血的《混沌武士》就更不用說。

“打從無幻這個角色在腦海中浮現時,我就聽到了Hip-hop響起的聲音。我要将無幻設定為一個rapper武士。”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實際動畫中,主角之一的無幻倒并沒有成天拿着麥rap,而是将breaking dance與自成一派的劍術結合,一言不合就開打。來自琉球群島的無幻和被逐出師門的武士仁,陪着少女風,踏上尋找“有向日葵氣味”武士的旅途。

這是一部關于旅程而非終點的片子。每個主角都背負着不那麼明亮的過去,可互相之間卻又産生了不同形式的羁絆,得以支援他們生存下去。

即使結局是三人告别,也不再感傷。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故事将時代背景設定在日本江戶末年。彼時武士階級逐漸沒落,西洋文化進入東瀛,世道混亂,各方勢力割據。

《混沌武士》選擇用戲說的方式“還原”這段曆史:比如浮世繪畫家偷渡荷蘭,影響了日後梵高在内的印象派創作;為了還霸王餐的飯錢,主角三人通過打棒球意外解決了黑船事件等等。

動畫本身也暗合了這種融貫東西的氣質:渡邊運用現代元素來表現古典場景,運用嘻哈的街頭感作為解讀武士打鬥場面的符碼,最終将Hip-hop文化貫穿于動畫的方方面面。

你可以從一分半的片頭——包括契合了歌曲節奏的動作設計,用浮世繪作為背景、動畫線條作為前景,以及黑膠唱盤加塗鴉帶出動畫标題等細節——看出這種意識的縮影。

如此種種,早已使《混沌武士》的水準超越了一般動畫,一躍成為一部殿堂級作品。

導演最為得意的還要數與本片相輔相成的原聲了。

渡邊曾說:“提到創作(《混沌武士》的)音樂,Nujabes是我腦袋裡第一個蹦出來的名字。”

《混沌武士》共推出四張原聲唱片,其中以《Departure》和《Impression》最為出色,這兩張主要由已故的日本Jazz Hip-hop大師Nujabes和美國制作人FatJon操刀,又以Nujabes的曲目流傳最廣。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

Nujabes最擅長通過溫暖的beats與柔和的爵士鋼琴采樣,營造出一種時髦與oldschool兼備的氛圍,而《混沌武士》恰恰需要一種能同時貼合古與今的音樂,于是Instrumental Hip-hop便成了首選。

必須承認,這種音樂的特質本身——從過去的音樂中汲取動聽的部分,再運用說唱去豐富内容上的意涵——就與動畫不謀而合。

Nujabes的音樂能讓人在碎拍和重複樂段中凝結出對自身的鄉愁,那是三個主角對殘缺過去的背負和釋懷(或不釋懷),同時也映射出我們自己的片段。

《混沌武士》因Nujabes而升華,Nujabes的藝術也因這部動畫而留存。“如武士劍刃一般鋒利”,正如《Battlecry》唱的那樣,Nujabes的音樂之于《混沌武士》也是如此鋒利得正中靶心。一切,Rest in beats。

—End—

該原創文章首發于微信公衆号

微信搜尋關注: Qthemusic

勾心鬥角,披着嘻哈外衣的宮鬥狗血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