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遊戲玩家來說,2019是幸福的一年。各大平台都有高分大作推出,甚至令不少人感到玩不過來。然而在這麼一個遊戲大年還是有不少遊戲突破了玩家的接受下限,被冠上渣作的稱号。IGN就根據Metacritic評分,盤點了2019年來評分最低的十五部無敵雷作,不知道在座的小夥伴們有沒有中招過的?
IGN 2019評分最低的十五部雷作介紹短片:
視訊加載中...
注※:以下排名根據M站均分由高至低。
15、《情聖拉瑞:濕夢不幹》

M站平均分——50分!
雖然《情聖拉瑞》這個系列已經曆時超過30年,為玩家提供了“成熟”的點選類冒險遊戲,但粗糙的故事,無意義的謎題和幹癟的黃段子完全讓人提不起興趣。
14、《德軍總部:網絡騎兵》
《德軍總部》系列一直以其虛構的血腥世界而聞名,然而這部系列首款VR作品卻沒有繼承任何系列的精髓。大部分批評集中在難以置信短的叙事劇情、乏味的戰鬥和空洞的内含量上。
13、《道之衰減(Decay Of Logos)》
M站平均分——49分!
借鑒了《塞爾達:曠野之息》和《黑暗之魂》的RPG遊戲。聽起來很有趣,然而遊戲性能問題頻出,地牢千篇一律,令遊玩它更像是受苦而非冒險。
12、《風向标(Vane)》
《Vane》提供給玩家一次小清新、神秘的旅途,玩家在荒涼的沙漠上探索。然而遊戲缺乏指引方向和故事,令人感到十足的空虛和乏味。
11、《惡魔狩獵》
M站平均分——48分!
《惡魔狩獵》是一部第三人稱的動作冒險遊戲,官方公布的藝術風格設定尚還可圈可點,實際遊戲确是另外一回事。綿軟的手感和各種大作拼湊的既視感(《鬼泣》、《戰神》、《虐殺原形》)讓遊戲體驗槽點十足。
10、《怪物卡車鋼鐵巨人》
M站平均分——47分!
雖然有各種模式,包括開放世界探險、賽車、破壞,但大多數玩家都堅持不到每個模式的最後,太過平庸。
9、《零世代》
M站平均分——45分!
雪崩工作室繼續雪崩。原創的《零世代》将玩家置身于荒涼的科幻世界中,沒有什麼生命,隻有與殺人機器人對抗方可生存。雖然背景能夠引發玩家的興趣,但是遊戲的乏味故事和重複的戰鬥循環讓人感到欠缺打磨,像是一款半成品。
8、《淹沒(Submersed)》
M站平均分——44分!
生存恐怖遊戲雖然比較小衆,但不乏精品。然而本作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潛力。故事基于對鲨魚的普遍恐懼,在海面以下展開。但是遊戲過于短小,叙事無力,敵人設計難度卻又相當高,令人玩起來沮喪透頂。
7、《FIFA20遺産版》(登入任天堂Switch)
M站平均分——43分!
簡單說就是隻對《FIFA 19》NS版進行一些球員,球場的資料更新,UI的調整。沒有任何新内容,新模式或遊戲畫面的改進。作為DLC尚可一戰,貼個新商标上架販售令人拿EA沒脾氣。
6、《WWE2K20》
M站平均分——42!
《WWE2K20》從發售初就充滿了令人啼笑皆非的BUG和漏洞,由于其導緻的後果太過于可笑、沙雕,很快席卷網際網路出了名。在推特上還有過#fixwwe2k20(修好WWE2K20)的趨勢Tag。
5、《Dollhouse(玩具屋)》
M站平均分——41!
《玩具屋》是一個第一人稱冒險恐怖遊戲。通過年輕偵探的雙眼努力拼湊自己的過去。然而其程式生成的關卡設計太過于雷同,并且遊戲充滿了各種Bug和漏洞,讓完整通關遊戲都成為奢望。
4、《魂鬥羅:RC聯盟》
M站均分——40分!
《魂鬥羅》系列可以追溯到80年代末期,然而這不最新作品并非傳統的2D滾軸遊戲,3D斜俯視視角并不能獲得認可。被媒體稱為獲得知名IP後做出的最差遊戲之一,經典未能傳達給傳承現在的玩家,是一次失敗的複興嘗試。
3、《時光之刃》(任天堂Switch版)
M站均分——38分!
《時光之刃》最初在PC、PS3和Xbox 360時代釋出,而如今的Switch移植版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優化。掉幀、卡頓、空氣牆、丢檔……再加上依舊屬于上世代的畫質和模組化,令不少老粉絲拿上手都望而卻步。
2、《Left Alive》
M站平均分——37分!
SE推出的新川洋司合作作品,主打機甲題材生存動作射擊。新川洋司的畫風和設定不免令人想到《合金裝備》,然而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失敗的嘗試。遊戲糟糕的手感、奇葩的AI,粗糙的關卡設計都還能容忍,但是過場中Bug叢生的音頻、動畫表演和智商離線的抉擇令其口碑徹底撲街。
1、《永恒:最後的獨角獸》
M站評分——36分!
這個北歐風RPG試圖還原上世紀90年代的老實固定視角動作遊戲,比如《生化危機》,但缺乏了讓後者成為傑作的其他實際要素。批評家認為遊戲的戰鬥毫無意義,大部分敵人都不帶索敵,而另一方面,Boss戰卻不是人打的。
遊戲的固定視角更是一大敗筆,因為其經常卡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導緻有些戰鬥開始後反而難度陡增,在有着同樣北歐神話背景的《戰神》對比下,很少有人會樂意去玩《永恒:最後的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