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笠》這部電影已經上映4年之久,但是關于它的傳說似乎依然存在,當今香港電影中,應該很難再出現這樣的影片了,這部極具“港味”的影片可能很多人沒有看過,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影片。
老笠
當年很多人其實已經挖掘到這部影片了,隻不過“老笠”這樣的片名并沒有給予觀衆很大的吸引力,其實别說是吸引力,壓根就是沒看懂,其實“老笠”是音譯過來的,英語“robbery”意思是打劫,而粵語就是根據這個音譯過來的,“老笠”就是打劫的意思,是以如果當年的片名叫做《打劫》,相信這部影片的關注度會更高一些。
曾國祥
《老笠》這部影片是由《七月與安生》與斬獲8項大獎的《少年的你》的導演曾國祥主演,這也是我本人十分喜愛的一位演員,不僅演技好,導戲的功夫也是有目共睹,觀衆們都知道他是香港著名影星曾志偉的兒子,但是他真的是最勵志的“星二代”之一,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黃袍加身,相信日後一定還會為觀衆們奉獻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阿平
在這部影片中,曾國祥飾演32歲的無業青年阿平,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導演采用黑白色調對香港“筒子樓”進行渲染,并且采用聚焦再向後推移的拍攝方式對該段情節進行诠釋,僅僅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拍攝手法,就能讓觀衆們感受到阿平的生活格調極為窘迫,但是這不是唯一,這樣的呈現,也會讓觀衆們聯系到香港很多青年面對人口壓力、就業壓力而過着逆來順受的生活。
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才會出現阿平去便利店當小時工的劇情,進而展開後續令人緊張刺激的情節,這是在一個便利店發生的事,阿平遇到了尖酸刻薄的老闆,遇到了神經大條的另外一個女店員美圖,在接下來遇到了老強盜、黑警、性感制服的女醫生、大亨、商店店長、美圖男朋友總共八人,可以說除了美圖之外,其他七人全部各懷鬼胎,無論這個人的行為表現有多麼正常,隻要拿到槍,就會暴露出自己的本性。有人說,這是一部充滿“黑色幽默”的電影,可是我并不這麼認為,相反的的我認為進入正片之後,恐怖和幽默的情節甚至讓人感覺“變态”,也就是說,全篇劇情都充斥着“白色幽默”。
<h1 class="pgc-h-arrow-right">“黑色幽默”隻有一瞬,卻開篇點題</h1>
我認為這部作品其實還是存在黑色幽默的,當然,我并不是否定之前的說法,隻不過黑色幽默的故事情節出現在阿平的自我介紹之中,也就是阿平在看自己的偶像李小龍的訪談,他信奉李小龍在訪談中的一句話:
當你把水放進水瓶裡,水就變成水瓶;當你把水放進茶壺裡,水就變成茶壺。
可是他卻完全誤解了李小龍的意思,李小龍這句話是對功夫造詣高低的一種解釋,可是卻完全被阿平了解成了生活的方式,以至于李小龍32歲去世,成為了神話,自己32歲,卻活成了笑話,他隻相信面對無奈的人生,無需掙紮,順從就好。這是我認為全篇唯一的一處黑色幽默,利用了對“偶像指導”的錯誤了解,意在是想道明阿平的痛苦,而且是越來越痛苦,越來越不順,生活帶給他的總是無盡的嘲弄和羞辱。導演利用這樣風趣幽默的表達方式,詳細闡述了阿平生活窘迫的事實和原因,這也為将來的故事發展提供了遞進的階梯。
<h1 class="pgc-h-arrow-right">“白色幽默”貫徹始終,意在加深沖突</h1>
也許很多觀衆并不清楚白色幽默,其實白色幽默的解釋更為簡單,就是恐怖驚悚與幽默并存的語言和行為。這樣就很好了解了,從阿平來到這個便利店,從老劫匪因為便利店老闆的尖酸刻薄,蠻不講理而引發第一次暴力事件開始,導演就把白色幽默加入進來,老劫匪用剪刀紮進了便利店老闆的脖子,這是一件多麼恐怖事,但是任何人也沒有想到,這一把剪刀從頭插到尾,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人物形象,在原本恐怖的的事件中,多了些許滑稽。
而接下來的劇情,可笑的腹瀉黑警,卻有着殺人不眨眼的心;性感豪放引起男性錯覺的女醫生,竟然和黑社會老大糾纏不清,看似呆萌可笑的外來店長,竟然是爆破犯;小氣尖酸而又大腹便便的便利店老闆,竟然是殺妻兇手;而美圖男朋友的表現讓觀衆禁不住發笑,又細思極恐。真的很佩服導演和編劇如此天才表現,令每一個人都有着幽默的一面,可是又讓每個人有着恐怖的思想,和不為人知的一面,經過這樣多重故事線的交織,令這部作品成為了“獨幕喜劇式”電影,而每一段“獨幕喜劇”的沖突又在不斷更新,不僅承上啟下,也讓觀衆們更加期待結局的爆發。
結果制片方果然沒有讓觀衆們失望,在誰拿到槍,誰就有話語權的便利店中,直到最後,傷痕累累的阿平才發現,所有死去的人都站了起來,原來除了自己以外,所有人都是鬼,從阿平進入便利店開始,8隻鬼魂的就開始演戲了,他們都是生前不如意而慘死的人,有婚姻不幸的便利店老闆,貪财的黑警,出獄後被人欺負的老劫匪,他們在重壓下變得頹喪、迷惘、絕望,有呐喊也有反抗,但都沒逃過逐漸病态的命運,死後不久想找一個和他們最近的人還陽,而阿平的人生經曆和現狀,是他們認為最合适的人選,可是當選擇進入阿平的身體時,經過整部影片時間的接觸,發現這是一副毫無用處的軀殼,也就是說今夜這一切殺戮對8隻鬼魂來說,都隻是無聊消遣的鬧劇,而阿平真正地意識到了生活的可貴,原來,這竟然是一部徹頭徹尾的鬼片。
影片大膽的結合了香港當時的現狀:物價飛漲,人口劇增,就業壓力巨大等情況,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青年選擇不上進,不争取,不抗争,選擇繼續在牢籠裡吃泡面,隻要還可以過活下去,就已經足夠,是以影片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是:如果年輕的你不努力,就連鬼都會瞧不起。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1】</h1>
《老笠》這部影片是一部充滿港味的電影,這部電影有3個重要元素:無厘頭、恐怖、感悟。在我的印象中,從來沒有像《老笠》這樣能夠用這三個元素來結合,而且這三種元素的融合僅僅在一間便利店裡就完成了,尤其是在感悟階段,這個階段的襯托性極其強大,前面所有的情節無論有多麼無厘頭,每個人的内心無論如何随心所欲的變化,這樣的結尾,都是可以托住的,并且能将所有的無厘頭與不現實在觀衆懷疑的内心中突破,再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個人是怎麼也沒有想到,最終導演和編劇竟然利用“非人”的環境來講述人間的道理,利用鬼魂對于急切上身的急迫感,和最終放棄阿平的身體這樣強大的反差,來說明阿平的人生有多麼的失敗,進而讓阿平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2】</h1>
也許這次和以往不一樣,我想采用兩次結語的方式來進行最後的闡述,因為我在觀看這部影片的最後,發現阿平在與每一位持槍人的鬥智鬥勇中,都表現出了他的勇敢,他努力去保護唯一一個不想上他身的鬼魂——美圖。這期間,他幫助過黑警,幫助過老闆,幫助過大家解除定時炸彈,所有做的一切,都和他之前散步的時候,遇到墜樓的人(美圖和她的男朋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就是說,阿平在這個殺戮的過程中,已經發生了改變,在與鬼魂的較量中,我相信,很多鬼魂也已經看清楚了阿平的内心是堅強的,雖然現在還是向生活妥協,但他絕對不是一個永遠會妥協的人,尤其是最後的時刻,阿平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激怒老劫匪,一心想要和老劫匪同歸于盡,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更别說是一個廢青。
而導演和編劇制造了這樣的情節,在最後,8隻鬼魂又表現出看不上阿平的身體,其實是存在一定沖突的,如此情節的設定,給我的一瞬間感覺很陌生,似乎這些鬼魂在一場劇烈的爆破後,忘記了之前在便利店和阿平發生的事情,忘記了他的堅強、他的勇敢,似乎先前那個廢青阿平,那麼如果這樣,中間所有的“白色幽默”是否就失去了意義,鬼魂們可以直接對阿平進行否定,沒有必要制造了這麼大的場面,而到最後,還是對阿平進行否定,這是我認為有些不了解的地方,我認為這部分的銜接似乎還是出了問題。當然,回歸到電影的立意,電影立意還是非常值得推崇的,貫穿“白色幽默”來突出這樣一個勵志的故事,特别是對當代香港年青一代,更具有很深遠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