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之是以美,有時不僅是口味上的滿足,更是情感心理上的安慰。就像人們現在誇一樣菜好吃,常會說是小時候、外婆燒出來的味道。從小吃到大的食物口味,給人以極大的安全感,讓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還抓得住一些情感的根脈。
是以,冬天走街串巷尋美味,會更想要吃些家常的、帶來情感上溫暖的東西。廣州的小夥伴就推薦了這家小小的面館,說“是廣州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這家上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的雲吞面館,叫做吳财記雲吞面世家,藏在荔灣區巷子裡,要不是靠着導航和眼力勁兒,着實很難找到和隆裡的巷子牌。多數遊客,是要半信半疑地探頭張望一會兒,多走幾步進去,才會看到店招。
拿過2年米其林餐盤獎的吳财記,依舊堅持着不開分店。但因為客流量大了,也在對門開了新的門面,是修舊如舊的西關大屋,展示着不少老廣的物事,空調也足,環境相當不錯。
但在老店裡,卻能直覺地看到師傅煮面的過程,熟練淡定,一碗碗雲吞面、一份份炸雲吞,很快就端上了桌。
吳财記家的面,第一印象是湯特别鮮,可以喝到精光不口幹,看得到湯裡的粒粒蝦籽,配着韭黃,格外美味。後來了解到,他們家湯真的是用豬筒骨,加蝦米蝦籽還有火腿,炖煮3個小時,是真正的高湯。
面是廣式的竹升面,口感Q彈有嚼勁。看過美食紀錄片的,都知道竹升面壓制也很講究功夫。而雲吞則有個個飽滿挺括,不柴不油剛剛好,據說是本着肥三瘦七的比例調配的豬肉餡兒。
高湯配紮實的面和雲吞,才十來塊錢,堪稱業界良心。
驚豔的是炸雲吞。上海有類似的煎馄饨,但隻有底部是硬脆的口感。第一次是廣式炸雲吞,其實内心有點擔心,整個油炸過的雲吞,是不是會過于油膩齁嗓子呢?
完全沒有。不知如何炸制到如此恰到好處,外皮不油,卻嚼起來酥脆可口,蘸一下泰式甜辣醬,簡直是一份令人心生罪惡的追劇小零嘴了。
聽說吳财記全年無休,為的就是街坊鄰裡、遠道的遊客,不會走空。這樣紮實用料、出品穩定、還以誠待人的店家,難怪他那麼多年依舊是在老廣心中口碑不倒,更是吸引到八方來客,品嘗到有情懷、有品質、又接地氣的老廣味,心生溫暖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