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浙江已經發現了很多珍稀物種,比如餘杭首先發現了黑蜻蜓,蜻蜓發現了臭蛙等等,讓很多人開始感歎浙江的生态保護,做得非常好,羨慕别人。
這不是,湖北不願意落後,被譽為"千湖之省",水土重重的地方,美麗的動物也不會太少。

就在10月17日,湖北省景門龍泉水庫發生大雨,有一隻受傷的"浮鳥"大紅鼻涕蟲。它被拍到逆風雨在水庫海灘覓食,從它飛過水面的方式來看,它看到它的一條腿受傷了。
當時被湖邊巡邏隊發現,看到一群鳥兒在水中飛翔,其中一隻翅膀發紅,而他平時看到的白鹳并不完全相同,認為可能是珍稀鳥類,是以請告知荊門市愛鳥文化研究會。
後來專家沖了過去,才發現原來是大紅蜻蜓(關四音)。
可能有一些小夥伴對這隻鳥了解不多。
大紅鹳,又稱火烈鳥,不是我國的本土鳥類,在非洲、美洲、西亞、南亞等地非常普遍,是以在我國被定義為"漂浮鳥",目前全球範圍的數量還是相當多的,是以屬于"無危險"的動物。
以前在我國的記錄并不多,隻有西北地區有鳥類群和個體鳥類的記錄,在南方,隻有洞庭湖有鳥類記錄。專家表示,這一發現可能是從阿富汗或哈薩克斯坦中部的一個繁殖群中分離出來并進入中國的,隻不過是腿部受傷并掉落。
大紅鲱魚的大小在鳥類中并不小,一般長度在130厘米左右,粉紅色,屬于水鳥,警覺,溫順,遊泳好。這次在荊門,屬于第一個發現,非常罕見。
一般來說,它們是群落的,在人煙稀少的淺水區分布較多,典型的特征是脖子在飛行過程中伸直,腿向後,這次能發現它受傷的原因是因為它看到後腿有一條腿基本不好。它應該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它已經學會了一直站着。
看到這麼漂亮的紅鲱魚,受傷了,不少網友都說應該好好對待。目前,當地鳥類愛心協會和湖北省野生動物救援研究開發中心,正在洽談治療方案,相信很快就能給大紅蜻蜓去治療。
随着這些年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開始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付諸實踐,在國内,不斷能找到野生動物的寶藏,或許這就是真正的和諧之道。
必須保護生物多樣性。應該可以看出,今年的全球極端天氣開始頻發,本月初各地依然是36攝氏度的高溫,但現在是冬天。
專家表示,明年可能會有更多的極端天氣和異常情況,是以保護環境非常重要。最終的好處不是地球,而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