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網時刻10月28日訊(通訊員 曾立林 劉欣榮 記者 姜珊)眼下,正值油茶采摘期,洪市鎮的數千畝油茶喜迎豐收,當地村民搶抓晴好天氣,忙着采摘油茶果。漫山遍野的油茶不僅為村民增收“加油”,也為鄉村振興添“油”助力。
在洪市鎮紫荊油茶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滿山的油茶樹郁郁蔥蔥,渾圓飽滿的果實挂滿枝頭。數十名村民穿梭在油茶林裡,忙着采摘、搬運油茶果,大家有說有笑,一派忙碌景象。油茶基地負責人王申根望着滿山長勢喜人的油茶,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油茶基地負責人王申根望着滿山長勢喜人的油茶,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這是八年的樹,今年60斤一棵是沒問題!”從2013年起,王申根承包荒山荒坡種植油茶,八年來,他新造油茶林面積1180畝,其中600畝已進入盛産期,今年收入油茶果就能50萬斤左右,産值達100萬,以後每一年都會逐漸增加,王申根笑呵呵的介紹道。
近年來王申根幾乎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種油茶上,從前期的種植、撫育、日常管理到後續的采摘、加工,他都會親力親為,并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成為油茶培育的行家裡手。得益于規模化種植、精細化管理,以及市、縣相關部門的技術指導,他的油茶産量逐年提升。
荒山荒坡結“金果”,不僅給王申根帶來了财富和獲得感,也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緻富。一些村民将土地流轉給王申根,可獲得一定的流轉金,同時還能在基地幫忙管護油茶,實作了就近就業。據王申根介紹,在基地長期務工的村民有20餘人,采摘期間用工量更大,每天達60人,每年支付給村民的工資就近30萬元。
荒山荒坡結“金果”,不僅給王申根帶來了财富和獲得感,也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緻富。
“我們這裡以前是荒山,現在流轉了,種了油茶林,王老闆對我們很關心,我們還能在油茶林賺錢,我們感到很高興。”洪市鎮餘雅村村民王香英笑道。
随着油茶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王申根在村裡牽頭成立了紫荊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帶動周邊村民一起發展油茶産業。今年,王申根還投資了50萬元,新添一批油茶加工裝置,推動油茶精加工,進一步提高産品的品質和附加值。
近年來,衡陽縣大力發展油茶産業,油茶有效林面積達56.6萬畝,新造油茶面積達26.5萬畝。
近年來,衡陽縣突出“特色、生态、惠民”三大特點,大力發展油茶産業,油茶有效林面積達56.6萬畝,新造油茶面積達26.5萬畝。下階段,衡陽縣将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油茶産業發展方向,把油茶林後期培育管護和油茶低産林改造作為工作重點,走新造、低改、培育結合,豐産基地建設與深加工并重的發展道路,推動油茶産業高品質發展,為衡陽打造中國油茶第一強市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