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牟然“曬”出自己每天精心做的飯菜,希望大家都能夠在疫情期間好好吃飯,積極生活。 宋子昕 攝
(抗擊新冠肺炎)“蘭州人的一天是從牛肉面開始的”,封閉小區居民怎麼吃?
中新網蘭州10月28日電 (王牧雨 宋子昕)此次疫情發生以前,“咥一碗牛大”是蘭州市東郊國小教師牟然每日清晨的慣例,但如今卻成了一種“念想”。離開了牛肉面,疫情下的蘭州人怎麼吃?
自10月18日甘肅本輪疫情出現第1例核酸檢測陽性人員以來,截至10月27日24時,共有确診病例63例,其中蘭州市44例。蘭州官方26日釋出通告稱,各類居民小區均實行封閉式管理,呼籲居家辦公模式。為有效阻斷疫情傳播鍊條,蘭州諸多餐廳門店取消堂食或提供外帶服務。
牟然所在的小區實施封控管理,居家隔離的她通過線上完成工作後,收到了由志願者送來的、或者自己通過小區業主群訂購的果蔬。“雖然暫時吃不到牛肉面,但是社會各界群眾都在共同抗擊疫情,我們雖然在家隔離,但是每天做好一餐飯,好好吃一頓,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抗擊疫情。”牟然說。
牟然還将隔離期間做的精美飯菜在朋友圈中“曬”出來。“疫情讓原本喧鬧的街道開始變得冷清,但是我還是想将自己的每一天過得充實美好,同時我也希望朋友們,用積極樂觀的心态來應對當下。”牟然說。
确診病例每日增多,讓居住在已實施封閉管理小區的蘭州市民王小妮擔心不已,但随着社群服務日漸完善,以及志願者、醫護人員的齊全,她日漸“放松下來,淡定面對,這幾天在家甚至學會了做飯。”
針對目前蘭州地區疫情防控要求和團體就餐需求加大、居民外出就餐不便等實際,甘肅省商務廳啟動了中央廚房應急保供機制,于10月22日和25日先後釋出通告,推出37家食品生産企業和餐飲企業,面向隔離小區、防疫點位、團體機關及社會大衆提供主、副食品及家常菜肴的訂餐、配送服務,日配送品種超過400個,日生産配送能力可達到主食4萬斤以上、副食3.6萬份以上。
截至目前,已累計配送各類主副食、套餐便當等共計8.6萬份,其中:向市内各大社群防疫點位配送團餐6.3萬份,占73%,向居民及個人配送2.3萬份,占27%,為疫情期間餐飲市場保供發揮了積極作用。
作為中央廚房配送企業的甘肅伊蘭集團,該集團總經理郭雲敏介紹說,除了負責中風險封閉隔離小區的一日三餐外,該集團還免費向所有門店所在的街道辦事處、社群、派出所、城管隊伍和醫護人員免費提供餐食。26日下午,該集團向蘭州市中風險區的封閉隔離小區送去火鍋套餐共600餘份。
23歲的旦木求卓瑪目前正在被劃定為蘭州市中風險區内小區進行封閉隔離觀察。旦木求卓瑪通過微信聯系志願者買了飲用水,她說,“志願者和街道辦事處的從業人員時刻在微信群裡關心大家的隔離情況,盡量滿足大家的需求。今天已經是隔離的第八天了,一日三餐都由政府免費提供,每一餐都很好吃,我們根本不用為了基本的生活擔心,雖然在隔離,但是很安心。”
自本輪疫情開始,蘭州“探店短視訊部落客”袁智博和同伴停止了平日在外尋找美食的工作,在買好充足的物資後,他們開始主動居家隔離的生活。作為短視訊自媒體工作者,袁智博和同伴用相機記錄着幾天來的居家隔離生活。
美食探店短視訊部落客袁智博在疫情期間創作的“在家做飯不添亂”系列視訊獲得網友好評點贊。 宋子昕 攝
近日,他們在網絡上釋出了“在家做飯不添亂”系列視訊,“大家要做好防護,盡量少外出,不給疫情添亂,不信謠不傳謠,不要去哄搶物資。”他們在視訊裡向蘭州觀衆發出呼籲。同時,他們也在藍天救援隊報備了自己的車輛資訊。“隻要有需要,我們就随時出發。”袁智博說道。
不僅如此,蘭州市為確定單品供應充足,蘭州國際高原夏菜批發市場及時調入蔬菜2311噸,25日庫存已達6500噸。在加強糧油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應的同時,全力維護全市市場價格秩序,持續對零售藥店、商業超市、集貿市場等經營主體的商品價格實施“拉網式”監督檢查。
疫情之下,雖然隔離中的人們不能再向往日一樣早起去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頭鍋”牛肉面,但當地官方每天提供餐食和來自企業的關懷,讓大家在疫情籠罩的陰影下感受到了陣陣暖意。相信吃着牛肉面長大的蘭州人,也能以“牛勁”渡過這次難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