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詩王朝到戰五渣,弱宋為何總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史詩王朝到戰五渣,弱宋為何總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細數中國古代王朝,人們往往稱強漢與盛唐。說起宋朝,曆史學家們一貫以“弱宋”稱之。其實,宋朝從文化、經濟、科技等方面來說一點都不弱,隻是軍隊戰力看着誰都打不赢,裡面的原因有很多。

史詩王朝到戰五渣,弱宋為何總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959年7月,周世宗柴榮猝然病逝,年僅39歲。其子柴宗訓登基,是為後周恭帝,年僅7歲。新帝年幼,孤兒寡母,是王朝最動蕩,最容易發生政變的時刻。柴榮去世前不可能不防範,把禁衛軍首領(殿前都點檢)張永德換下,換上他最信任的趙匡胤。

可就是這位心腹股肱,次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走了後周江山,建立宋朝天下。在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這種戲碼實在太多,後周就是柴榮的姑父郭威,951年由部屬推戴,黃袍加身得到的政權。

史詩王朝到戰五渣,弱宋為何總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趙匡胤,軍事意義上是個名将,政治意義上是個戰略家,文化意義是個讀書人。他不想讓兵變在子孫的身上重演,于是對軍事和政治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登基次年,有一天晚上他邀請石守信等禁軍将領、兵變功臣,留下夜飲。喝着喝着,皇帝憂心忡忡,長籲短歎,兄弟們問他何事傷懷。趙匡胤眉頭緊鎖,你們可以給我黃袍加身,将來你們的部屬也可以。石守信們識時務,第二天紛紛告“病”還鄉。前有劉邦,後有朱元璋,趙匡胤也算給足兄弟們面子。

史詩王朝到戰五渣,弱宋為何總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宋太祖趙匡胤繼續繪制國家未來的藍圖

重大軍事制度改革:

第一塊是調兵權。由樞密院掌管,樞密院的上司全部是文官,遇有戰事,樞密院報皇帝核準,方能發符調兵;第二塊是管兵權。軍隊的日常管理和訓練由軍隊内部的“三衙”分别負責;第三塊是統兵權。打仗了,皇帝臨時指派将領,帶兵出發,打完把部隊再交回來。

這就造成兵不識将,将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戰事臨頭,兵和将才第一次認識,湊合着拉出去打。中國古代兵制基本是征兵制和募兵制,征兵制是國家強制百姓參軍,募兵制則是國家出錢雇傭百姓當兵。中國自唐代以後,募兵制漸漸取代了征兵制,而宋朝卻是唯一的長期使用募兵制的封建王朝,為啥?因為有錢,養得起。

官僚機構改革:

一是中央實行軍政、民政和财政三權分立,大大削減宰相的權力。

軍政大權歸樞密院掌握,财政大權歸三司使掌握。宰相隻有管理民政的權力。樞密使與宰相地位相當,後來又設參知政事,作為副相,以分宰相的權力。

二是實行職官的官、職、差遣三者分離的制度。 宋朝繼承了後周的機構和官職,但宋太祖則另外差遣官員行使權力。這些由中央派遣的官員在所擔任的實際職務之前加上"判"、"知"、"權"、"提舉"、"提點"等,這樣官與職、名與實,官、職、差遣分離的制度。"官"隻表明品級,依此領取俸祿,并無實權;"職"也隻是文官一種榮譽頭銜。隻有"差遣",才握有實權。這樣就便于中央對各部門、地方進行有效的控制,鞏固了宋初的中央集權專制統治。

三是改革科舉考試制度。宋太祖為防止通過科舉考試結成政治集團,诏令禁止新科進士到主考官那裡謝恩。又指令進士及第的人不得稱主考官為"恩師"、"師門",也不能自稱"門生",以避免新老官僚以門生故吏之名結成宗派。逐漸改由皇帝親自錄取進士,這樣進士就成了"天子門生"。

這樣皇權空前膨脹,整個國家的行政和軍事運轉都要配合皇帝。一旦遇上能力弱的皇帝,整個王朝就跟着遭殃。大宋得國不正,根本不具備大一統中原王朝的實力。幽雲十六州,河套地區,河西走廊,一個沒占。這三個地區,幾乎和長城相重疊,地勢險要再加上長城阻隔,遊牧民族縱使人能過來,馬也過不來,對農耕民族就造成不了多少威脅。

史詩王朝到戰五渣,弱宋為何總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尤其是幽雲十六州(指中國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雲州「今山西大同」為中心的十六個州,地處太行山至居庸關一線),這裡涵蓋了長城最重要的一段,古北口、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平型關、雁門關......一旦過了幽雲十六州,就可以在華北平原盡情馳騁。

史詩王朝到戰五渣,弱宋為何總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無論是漢隋唐,幽雲十六州都是必守之地。可惜安史之亂後,大唐快速衰落,節度使紛紛自立,後唐河東節度使、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充到長城沿線。

史詩王朝到戰五渣,弱宋為何總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後周世宗柴榮崩逝之前還在征戰,燕雲十六州已收複三州十七縣,馬上就要兵臨幽州,暴病而逝。無奈之下,建國後的宋朝隻能在華北開河流、挖池塘、築軍寨、修城堡。宋太祖趙匡胤雖雄心壯志,但杯酒釋兵權後,隻能暫且擱置。緩圖的預案,是“封樁庫”。他不斷積累金銀财寶,财富多得令人咋舌,打算将來要麼給契丹,把燕雲十六州贖回來,如果對方不同意,就用這筆錢做軍費,把它打回來。

史詩王朝到戰五渣,弱宋為何總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燭影斧聲留下千古謎案,趙匡胤莫名其妙地就駕崩了。弟弟趙光義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統,鞏固皇權,勢要拿回北部地區。然而979年,攻滅北漢,拿到太原地區,已是他的極限。後在高梁河之戰中,趙光義大腿中了兩箭,連夜乘驢車奔逃,棄兵将于不顧,緻全軍覆沒。宋太宗趙光義後箭傷複發,内髒感染而死。

契丹族發源于東北地區,從北魏開始在遼河一代活動,在唐末時期具備強大的軍事實力,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也就是遼國的前身。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一直對漢高祖劉邦懷有敬意,故讓耶律氏以劉氏為漢化姓氏;他認為唯乙室、拔裡氏和自己的皇後述律氏三家功勞特别大,可類比蕭何,就下令唯乙室、拔裡氏和述律氏都改為蕭姓,并規定皇族耶律氏和後族蕭氏世代通婚。

契丹是個比匈奴還可怕的對手。匈奴,撐死不過是一個遭遇天災,就到中原掠奪的遊牧民族。大唐滅亡後,契丹族并沒有入主中原,而是占領了華夏族傳統的燕雲地區,在長城以外建立了一個政權。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就定都臨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學習中原王朝的治國模式,開始改革。

立國19年後,979年大宋打算北伐奪回幽雲十六州時,遼國已建國72年,占領幽雲十六州40年。986年,宋太宗兵分三路大舉北伐。蕭太後親自領兵出征,擊退了宋軍,俘虜了宋朝名将楊業,評書《楊家将》裡的楊令公。

史詩王朝到戰五渣,弱宋為何總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1004年,蕭太後率領遼軍,南下伐宋。宋真宗本想棄城逃跑,但宰相寇準拼命阻止。宋真宗隻好禦駕親征,到達澶淵前線。蕭綽見戰局有逆轉的可能,于是審時度勢,利用宋真宗怕戰的心态,推動與宋朝的談判。

這是一場充滿政治智慧的博弈,雙方都有所求,也都有自己的底線。遼軍求的是領土和錢财,真宗要的是和平和對國人的交代。一開始,契丹一方要求讓宋朝歸還被周世宗奪走的橋關南之地,這是真宗所不願意的,他害怕割地求和遭人唾罵,于是對談判使者曹利用說:“隻要不割地,能講和,契丹就是索取百萬錢财,也可答應。”曹利用問底線是多少,真宗不假思索地回答:“如事不得已,百萬也可。”寇準聽到後,暗中把曹利用叫住說道:“皇上雖有百萬之約,但要是超過三十萬,我就砍了你的腦袋。”談判桌上遼方百般施壓,甚至一度扣押了曹利用。但曹利用始終堅守宋朝底線,毫不退卻,迫使遼方不得不作出妥協。

1005年1月簽訂了《澶淵盟書》:

宋朝要付絹銀,宋遼兩國互為兄弟之國,宋真宗尊蕭太後為嬸嬸,遼聖宗稱呼宋真宗為兄長。宋、遼兩國以白溝河(海河支流)為界,遼放棄瀛(今河北省河間市)、莫(今河北省任丘市)二州,雙方撤兵,各回各家。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在雄州、霸州兩地開放“榷場”(民族交界地互市場所),允許自由貿易。宋、遼停戰後,邊境榷場貿易頻繁,互通有無。北宋用香料、犀角、象牙、茶葉、瓷器、漆器、稻米和絲織品等,交換來自遼國的羊、馬、駱駝等牲畜。

史詩王朝到戰五渣,弱宋為何總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曹利用談判歸來,到真宗處交旨。請見真宗時,真宗正在吃飯,侍者就問曹利用許給契丹多少銀兩,曹利用沒說話,伸出三個指頭放在額頭上,意思是三十萬兩。侍者誤以為是三百萬兩,告知真宗後真宗大驚:“太多了!太多了!”但轉念一想,三百萬兩絹銀能換回兩國和平,也值。随後召見曹利用,得知是三十萬兩後,真宗大悅:“才三十萬,你很會辦事!”然後重賞了曹利用,此後對其寵愛有加。

宋朝從杯酒釋兵權時就鼓勵去職的武将多買田地,做個富家翁。對于有錢人放貸、兼并土地,朝廷并不加以限制。這導緻宋朝土地兼并越發嚴重,加劇社會沖突。宋朝又實行官、職、差遣分離的制度,使得官僚機構龐大、重疊,官員人數成倍驟增,大批冗員出現。

募兵制又招募大量災民成軍,兵員規模在宋仁宗時達到140萬。後期經過裁減改革也保持在80萬左右,耗費了國家大筆财政支出。宋真宗時規定:“軍士外戍,家屬在營者半之。”這是說,當士兵外出作戰時,軍俸分作兩份,一份發給士兵本人,一份發給家屬。為了讓老婆、孩子不挨凍受餓,士兵不得不另尋營生,在市場上做點小生意。如果做生意賺了錢,士兵幹脆花錢雇人服役。這樣的一支軍隊,何談什麼戰鬥力。

武官遇到同級别的文官自動低半級,要行禮。軍人在入伍時,都會在額頭、臉龐上刺字。宋朝有兩種人會被刺字。一種人是犯人,另一種人就是軍人。把軍人與犯人等同的做法,又怎麼能凝聚軍心。

宋朝不惜向異國納貢,滿足于苟且或偏安。皇帝無能或怠政時,自然權臣當道,出現蔡京、秦桧、韓侂胄、史彌遠、賈似道等人。為了私利,這些人結黨營私,排斥異己,橫征暴斂,為所欲為,整個國家政治烏煙瘴氣,黑暗腐朽。

宋朝孱弱的主因還是在于制度,既有成文的行政和軍事制度,也有逐漸形成的所謂祖宗之法。君王對武将的猜忌,朝野對軍人的鄙視,使得兵将根本不敢施展手腳。戰勝則自危,有功則速禍,與其說北宋亡于金國,不如說是亡于内耗。

往期文章:

美國國稅局,美國人惹不起,也躲不起

史詩王朝到戰五渣,弱宋為何總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