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展覽消息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展覽現場

9月26日下午,“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策展人謝遠清表示,本次展覽邀請五位面貌和關注點幾乎完全不同的藝術家,是想通過對他們作品的解讀形成對當下的藝術和現實相對多元的完整判斷。作為年齡相若的同代藝術家,他們都在具象藝術領域裡創作,他們的發現和創造力無疑給了我們很多愉悅和觸動。如他們所見,引我們所思,而所見與所思實質終究是在傳達所願。從願望到願力,藝術在當下的使命也就算完成了。展覽将持續至11月29日。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展覽開幕現場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謝天卓

“拼貼”物像回應時代的荒誕

四川籍年輕藝術家謝天卓擅長以蒙太奇手法“拼貼”物像、“挪移”場景來組成畫面。他很好駕馭宏大而破碎的場面,巧妙運用各類形象符号和文化詞彙,創造了個人特色很鮮明的奇異視覺空間。原本不屬一處的物像被強置在一起後,文義互見,隐喻叢生。如同善于描述的小說家筆下的生動文字,他放置到畫面的每個物像也全非死物,個個自帶台詞,都能言說表意。正如他本人所言,“這些東西在我畫上去之前本身就有它自身的所指,所做的是如何讓其他物體與它産生關系,怎樣通過畫面的重置打亂它本身的意義指向,重新建構叙事”。他如頑童般把原本一盒盒不相幹的拼圖打亂打散而重新拼出一幅幅怪誕的畫面,而作為這一處處“迷境”的制造者,他布局“遊走”于其中,繪畫語言也日顯暢達,收放自如,作品所指涉的問題層面也越發深廣。

打小生活在四川,熟知山城地貌,近距離體會這些年來如三峽移民和汶川地震等大變化和振蕩,是謝天卓創作出這些作品的感性基礎和直接動因,而當下政治、文化與生活的全方位的動蕩不定、支離紛雜和錯位亂入才是他的創作和“叙事”的最終所指。這個時代荒誕是一種真實,碎片化是一種真實,浮泛混亂也是一種真實,是以,用魔幻荒誕的畫面回應這個時代的魔幻和荒誕就是某種程度的“紀實”了,這方面,謝天卓雖年輕卻顯得頗“老成”。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謝天卓《關公》46×60cm ,紙本設色 2020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展覽現場作品

王昌淦

以“曆史之鏡”洞窺世事

王昌淦和謝天卓頗相似的一點是,他們都用了一種輕松而略帶幽默的畫風談論原本沉重的話題,不同的是謝天卓的作品是面對現實發言,而王昌淦的作品面對政治發言,并且尤能以小見大。

王昌淦為他的這批描述發生在當下的重要事件的作品起名為“曆史之鏡”系列,這個題目展現了他的觀察和思考的深度。當下與未來、現實與曆史不就是一直在遞進轉換的嗎?王昌淦好像站在一個小孔前,透過小孔看着人間政治如走馬燈般上演一幕幕正劇鬧劇,饒有興味地把它畫下,同時巧妙地将政治詞彙轉譯成視覺語言。每一個“圓孔狀”畫面對應一幕政治事件或一個焦點話題:“水荒”中,超市購物車裡裝的不是桶裝水,而是把葛飾北齋浮世繪作品裡的富士山前的巨浪凝固剪貼了過來,令人叫絕;“MH370”裡,白色飛機置身海面上空無盡的黑暗,詭異沉重的氛圍與當時事态給人們造成的心理感受極為吻合。“CCTV”中,電視畫面中隻剩一對話筒,且已淹沒在一片汪洋裡,電視外也是汪洋一片,讓人浮想聯翩;“釣魚島”像一塊美味蛋糕;中國自産第一艘“航母”試水,議論一地雞毛;“轉基因”玉米異乎尋常的超長比例赫然橫陳在小碟上……

一直以來,藝術家群體對政治現實的關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這些事件正以一種我們無法估量的力量影響未來,構築曆史,藝術家們每每沉默失語,王昌淦卻出人意料地找到了這樣一種表達方式,既巧妙地把這些政治事件引入藝術中呈現,又不讓自己陷于過度言說的危險,“點到為止”,止于“發現”——餘下就交給觀衆去浮想和思索,個中确有一種藝術的聰慧。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王昌淦 《曆史之鏡·十二 同一個夢想》 Ø 36cm ,石版畫, 2015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王昌淦 《曆史之鏡·八 水荒》Ø 36cm, 石版畫, 2014

許偉波

一場關于火的藝術演繹“隔岸觀火”

許偉波的“火”系列水墨作品展現了不一樣的發現和思考。火和火苗這兩種意象與當下世界各地的森林大火(澳洲、美國等)和動亂縱火表面似有相關,但卻不是許偉波的創作初衷和思路來源。他原本是想通過對這一無形卻飽含威力的現象和形态在藝術語言上的發現和把握(或是捕捉和控制)來推進自己的藝術實踐,但卻正好暗合了我們當下的心理圖景。火是毀滅之物,也是希望之光,是危險與美好的合集,既展示着大自然的力量,也展現了人類的文明程序,把它鄭重搬上畫面,實在不能不引起我們的主觀遐想,尤其當他的表達獨特有效,引人注目的時候。

在廣東的年輕藝術家中,許偉波明确的當代水墨态度和獨特的材料制作與衆多傳統水墨創作者拉開了明顯的差距,他的作品無論在思路的呈現、形态的控制、語言和材料的使用上都頗有特點,水、墨、彩、金箔、銀箔的運用巧而到位,分寸感很好,其良好的視覺呈現甚至讓人忘記了作品背後的實驗态度,而實驗精神和視覺呈現兩不偏廢正是許偉波的藝術思考裡的一對平行線。在許偉波的這批畫作面前,我們對火的意象、力量和寓意似乎獲得一種新的認識,打開了一個既關乎時代真實、也包含藝術美學新的視覺和認知次元。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許偉波《人間煙火》98×103cm ,絹本水墨金箔 ,2019

吳特

“人+動物”雕塑擁有明顯的隐喻性

吳特的創作則更關心自身的生存處境,回歸自我審視。他的“人+動物”雕塑作品在中國當代衆多年輕雕塑家中因獨特的外觀呈現和較内在的情感表達而令人印象深刻。顯然他的創作更關注自身的處境。他對動物有源于童年厮守相伴的真誠情感,作品中的人與動物有一種真實深入的關系,可用“情真意切”一詞來形容。就作品的呈現和材料的運用而言,這些“人+動物”雕塑頗為出彩和難得,人物與動物的結合方式往往出人意料,表面毛皮的值入更是新穎獨特,效果亮麗而清新沁人。

就其意念的層面而言,曾概括“他的作品有明顯的隐喻性,展現了當下年輕個體最真誠的心理感受,警惕中尋求着安然自在的精神世界”,“流露了他對自我的包裹和對與現實的距離感”,這種感受相信在當今年輕一代中頗有廣泛的代表性,時代高速變革前進之下,生命個體卻日漸茫然,精神真空日益嚴重,吳特以人和動物結合,探讨的正是當下年輕一代生的心理困境和情感依存,尋求自我觀照之下心的安頓。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吳特《夢記·初醒》70×70×30cm ,實木,動物毛,手繪,2020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吳特《界》50×50×80cm ,綜合材料,2020

林鳳婷

不事華麗卻精神豐厚

林鳳婷的紙本和油畫作品有一種由藝術家個體散發出來的獨特魅力,引人入勝。她屏蔽了很多外在喧嚣和幹擾,自造了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裡隻有黑白灰和一點點算不上鮮豔的顔色,一群人一起演繹着似乎是同一個人的故事。如同幕布被突然掀開,畫中人暴露于光影和我們的視線之下,瞬間定住不動,而如果幕布降下,也許他們又繼續歡舞……

排除觀看過程的這種文學式遐想而從藝術作品本身評價,林鳳婷的作品透露出一種獨立氣息,它不事華麗卻另外有一種視覺和精神的豐厚飽滿,畫面人物的組成方式自由善巧,造型卻拙而不粗。以畫風論,可以看到意大利超前衛畫派如山德羅•基亞、恩佐•庫奇尤其是米羅•帕拉迪諾等人相似的氣息,而超前衛畫派主張“回到繪畫,在新的能量和激情中尋求與觀衆的直接接觸”的觀點,用來評判林鳳婷的作品也很恰當,不同的是,她的作品有一種源于女性直覺力的敏感和情緒,這一點又讓我們想起了馬琳•杜馬斯,而林鳳婷與她的明顯不同是寂靜中仍含的青春氣息,以及去巧用拙的表現方式。總而言之,林鳳婷的作品向我們展露了一個藝術家在外界與自我的關系中的态度和把持,其問題指向空間似乎不大,但其個體态度和品格卻頗為讓人動容。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林鳳婷《空閑的樣子》 79×109cm,紙本丙烯,2015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

策 展 人:

謝遠清

藝 術 家:

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

展 期:

2020/09/26-2020/11/29

主 辦:

尚榕美術

地 址:

廣州市天河區員村程介西大田基南10号

(員村二橫路與臨江大道交叉口南200米)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END-

今日編輯 裡木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如你所見——林鳳婷、王昌淦、吳特、謝天卓、許偉波作品展在尚榕美術館展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