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38年追随盧漢将軍起義的雲南省保安第一旅現役服務士兵證書保安第一旅為雲南省政府地方武裝,後追随盧漢将軍起義,為雲南解放與昆明保衛戰作出重大貢獻。雲南省保安第一旅旅長隴生文

作者:紅色收藏家姜小平
民國38年追随盧漢将軍起義的雲南省保安第一旅現役服務士兵證書保安第一旅為雲南省政府地方武裝,後追随盧漢将軍起義,為雲南解放與昆明保衛戰作出重大貢獻。雲南省保安第一旅旅長隴生文
民國38年追随盧漢将軍起義的雲南省保安第一旅現役服務士兵證書保安第一旅為雲南省政府地方武裝,後追随盧漢将軍起義,為雲南解放與昆明保衛戰作出重大貢獻。雲南省保安第一旅旅長隴生文

<h1>保安第一旅為雲南省政府地方武裝,後追随盧漢将軍起義,為雲南解放與昆明保衛戰作出重大貢獻。</h1>

南京解放後,蔣介石不甘心自己的失敗,還想掌握未解放的地區,妄圖東山再起。對于雲南,想要解決盧漢,另換他的心腹,頗有困難,隻好用安撫籠絡的辦法來對待盧漢。同時張群任西南軍政長官,和盧漢私交較厚。張群也需籠絡盧漢,為其基矗當時雲南省警備總司令是何應欽的繼承子何紹周。盧漢想趕走何紹周,以免妨礙他的行動。何紹周也想把盧漢搞垮,向蔣介石密報盧漢私通共産黨,以奪取軍政大權。何盧之間的沖突逐漸表面化。何紹周的叔父、貴陽市市長何輯五曾來滇向盧漢疏通,以解決何盧之間的沖突。盧漢為要掌握雲南軍政大權,堅決要求蔣介石撤銷雲南省警備總司令部,另行成立雲南綏靖公署。蔣介石内外交困,為安撫盧漢,遂同意所請,明令撤銷雲南警備總司令部,何紹周另調新職,成立雲南綏靖公署,任命盧漢兼主任。1949年6月8日雲南綏靖公署正式成立,其組成人員是:主任盧漢,副主任馬钅英,參謀長謝崇文,副參謀長張公達。下設各處:參謀處處長楊劍秋,軍法處處長楊振興,經理處處長楊鶴麟,總務處處長何象堯,政工處處長陳榮明、羅春波,新聞處處長潘仲魯,軍醫處處長戴時中,軍械處由保安司令部總務處兼辦,保防處處長沈醉。保防處按照綏署組織法設定,是軍統組織,名義上屬綏靖公署,實際受軍統雲南站指揮,共有六七十人,都是軍統特務。

雲南綏靖公署成立後,盧漢兼主任,并兼國民黨雲南省黨部主任委員總攬全省黨、政、軍大權,對準備起義創造了有利條件。他主要作了以下幾件大事。

(一)第一步把原有保安團改編為三個旅,每個旅轄三個團,并有旅直屬部隊,其編制人事如下:第一旅旅長隴生文,第二旅旅長餘建勳,第三旅旅長龍澤彙。

(二)1949年10月,又把三個旅編為兩個軍,其番号人事是:第七十四軍軍長餘建勳,下轄三個師九個團及軍師直屬部隊。這三師為第一八四師師長瞿琢,第二五九師師長保如光,第二六○師師長尹集生。第九十三軍軍長龍澤彙,下轄三個師九個團及軍師直屬部隊。這三個師為第二七七師師長張中漢,第二七八師師長隴生文,第二七九師師長張秉昌。

有了這兩個軍,加上地方團隊及警察,總共約有4萬多人,這就是後來舉行雲南起義的總兵力。

(三)盧漢任了綏靖主任,就有權調動駐在雲南的國民黨中央軍。于是把中央軍駐在安甯的第二十六軍石補天師,調往滇南,使其離開昆明,以消除障礙。

(四)以綏靖公署指令,把駐在雲南境内的中央軍第八十九軍(軍長劉伯龍)調往貴陽,理由是貴陽局勢緊張。

(五)中央軍第八軍李彌部隊,奉蔣介石指令開進雲南,盧漢加以阻止不成,準其駐宣戚、昭通一帶,不準靠近昆明。

(六)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部,由南京遷到重慶,又由重慶準備撤入昆明。盧漢借口糧食供應緊張,阻止陸軍總部等機關進駐昆明,隻同意駐在曲靖。

(七)國民黨中央憲兵司令部及所屬幾個憲兵團,要求進駐雲南及昆明等地。盧漢以綏靖主任名義,不準到昆明,後迫不得已,隻同意駐在曲靖,以就糧食。

(八)國民黨内政部警察總隊,想進昆明。盧漢以糧食不能供應為借口,不準進駐。

(九)雲南綏靖公署成立後,下指令撤銷設在雲南的軍、師、團管區,并不準在雲南征兵。軍、師、團管區撤銷後,所遺部隊,改編補充保安團。

(十)為表面上應付國民黨中央,按照蔣介石指令成立“剿匪”指揮部。蔣介石派肖毅肅來昆明召開軍事會議,商讨消滅雲南地方遊擊隊,并決定成立滇南“剿匪”指揮部,由第二十六軍軍長餘程萬任指揮。當時中共上司的雲南地方武裝朱家璧部在滇中滇南,盧漢派人通知轉移。同時決定成立滇西“剿匪”指揮部,由保安第二旅旅長餘建勳任指揮。餘建勳的任務:一是打通滇緬公路,使車輛暢通無阻。二是駐守滇西,防止國民黨中央勢力侵入,安定地方秩序,作為将來昆明起義作戰的後方基地。

(十一)以保安第一旅及保安第三旅駐防昆明,以維護省會安全。

民國38年追随盧漢将軍起義的雲南省保安第一旅現役服務士兵證書保安第一旅為雲南省政府地方武裝,後追随盧漢将軍起義,為雲南解放與昆明保衛戰作出重大貢獻。雲南省保安第一旅旅長隴生文

盧漢(1895—1974),原名邦漢,字永衡,雲南昭通人,彜族,著名抗日愛國将領,原國民黨滇軍進階将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将。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義,和平解放雲南,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曆任雲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二、三屆常委、全國政協二、三、四屆常委。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

民國38年追随盧漢将軍起義的雲南省保安第一旅現役服務士兵證書保安第一旅為雲南省政府地方武裝,後追随盧漢将軍起義,為雲南解放與昆明保衛戰作出重大貢獻。雲南省保安第一旅旅長隴生文

<h1>雲南省保安第一旅旅長隴生文</h1>

隴生文(1907—1982)彜族,号應奎,雲南省鎮雄縣塘房溝邊人。安恩溥、安純三的表弟。雲南講武堂第19期步科、陸軍大學将官班乙級第3期畢業。

生于1907年6月23日。1925考入雲南講武堂第19期步科,參加的“青年讀書會”。1929年任九十八師特務連排長。次年加入國民黨,此後相繼在滇軍中曾擔任營長、副團長、團長、副旅長等職務。1945年11月,任暫編二十四師副師長,拒不接受蔣介石調遣整編,将所部遣散,被拘送南京軍法處軟禁。

1949年6月任雲南省保安第1旅少将旅長,10月,保一旅改編為第93軍278師,任師長,奉命到鶴慶、麗江、劍川一帶駐防,并将鶴慶縣政權交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七支隊。12月9日在昆明起義,投入昆明保衛戰,指揮防守巫家壩機場一帶及嵩明、尋甸方向的戰鬥。又率部到元江一帶堵截南逃的蔣軍殘部。後任解放軍暫編第13軍暫編39師師長,合編後,任三十八師副師長。雲南軍區參議,1955年轉業地方工作,任省政協委員。1982年2月1日在昆明病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