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轸:全殲秦軍的晉國名将,以自殺的方式,懲罰自己對國君的無禮

在春秋時期的晉國,有一位名将,他不僅謀略過人,而且還有指揮軍隊的超強才能,他曾輔佐過晉文公和晉襄公兩代霸主,也曾打敗當時兩個強國——楚國和秦國,進而幫助晉國開辟了霸業。

他就是晉國名将先轸。

先轸:全殲秦軍的晉國名将,以自殺的方式,懲罰自己對國君的無禮

先轸

先轸,因他的食邑在原邑,是以又稱為原轸。

公元前656年,晉國發生内亂,晉公子重耳(即晉文公)帶着追随者逃出晉國,其中就有先轸。

重耳離開晉國流亡在外,長達19年,直到公元前636年,常年流亡在外的重耳,在楚國、宋國、秦國等諸侯國的幫助下,終于回到晉國繼位,是為晉文公。

晉文公繼位後,他勵精圖治,重用趙衰、狐毛、狐偃、先轸等人,在他們的輔佐下,使得晉國國力迅速得到強大。

之後晉文就開始争取霸主的地位,當時齊國已經勢弱,無力再去争取霸主之位,是以晉國的主要對手就是楚國和秦國。

後來晉文公對先轸委以重任,讓他統領軍隊。

先轸确實很有能力,他沒有辜負晉文公對他的期望,得以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軍。此戰的勝利,使得晉國地位大增。

而先轸最大的戰績,是之後在“崤之戰”中,将秦軍全殲。

先轸:全殲秦軍的晉國名将,以自殺的方式,懲罰自己對國君的無禮

崤函道

晉文公去世後,晉襄公剛繼位不久,秦國以為晉國新君繼位,會出現混亂的局面,于是就趁機偷偷越過晉國去打鄭國,但之後卻被鄭國發現,秦國就改變計劃,把晉國的鄰國滑國攻滅了。

秦國的這次行動,雖然沒有直接攻打晉國,但當時晉文公才去世不久,連葬禮還沒有舉行,秦軍就偷偷越過晉國國境,這無疑是對晉國霸主地位的挑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先轸力排衆議,主張出兵攻打秦軍。之後他就帶領晉軍在崤設伏阻擊秦軍。

晉軍一切準備就緒後,當秦軍經過崤的時候,被晉軍打的一敗塗地。最為主要的是,不僅秦軍的三名主将被俘,而且秦軍也落下了全軍覆沒的下場。

先轸打的秦軍全軍覆沒,按理說他穩固了晉國的霸主地位,他就是一位功臣,但就是這樣的一位功臣,後來先轸卻以“主動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是為什麼呢?

先轸之是以這樣做,就是為了懲罰自己對晉襄公無禮之過。

先轸:全殲秦軍的晉國名将,以自殺的方式,懲罰自己對國君的無禮

晉襄公

當時晉國的國君是晉襄公,而他的嫡母卻是秦穆公的女兒懷嬴。秦穆公的女兒成了晉襄公的嫡母,秦晉兩國曾經就是政治聯姻的聯盟關系。

作為秦穆公之女的懷嬴,眼見秦軍不僅全軍覆沒,而且三名主将也被俘虜了,這時她沒有忘記自己是秦國人,是以就請求晉襄公将三名秦軍主将放回秦國,說是讓秦國去懲罰他們三人,這樣就不會讓秦晉兩國結怨。

晉襄公一聽也覺得有理,再則懷嬴又是嫡母,于是就放了被俘虜的三名秦軍主将。

當先轸知道這件事後,他氣的不得了,當時他就斥責晉襄公說:“将士們用生命才抓住秦軍三名主将,你卻因為幾句婦人的話就放了他們,這樣下去,晉國不久就要滅亡了。”

晉襄公确實是一位明君,當時先轸雖然對他破口大罵,但他知道先轸是為晉國着想,再則在先轸的大罵之下,他也覺得自己做的确實不對,

是以,晉襄公不僅沒有責怪先轸,而且還向先轸道歉。

先轸:全殲秦軍的晉國名将,以自殺的方式,懲罰自己對國君的無禮

先轸是一位忠臣,也深知君臣之道。如果晉襄公處罰先轸,先轸心裡或許會好受些。

但晉襄公卻沒有處罰先轸,這就讓他很自責,覺得自己對國君無禮,實在有違君臣之道,每當想到這裡,先轸就很自責,于是就有了以死報君的決定。

不久,狄人攻打晉國,先轸帶領晉軍抵抗,并大敗狄軍。但之後先轸卻做了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

當時先轸脫下盔甲戰袍,然後一人沖進狄軍,結果可想而知,他被狄軍重重包圍,最終戰死。

先轸之是以這樣做,就是為了懲罰自己之前對晉襄公無禮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