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我們沒有在動物園裡看到犀牛?

犀牛是第二大洲的動物,白犀牛體重可達1.4-3.6噸,眼睛很小,視力不好,但聽覺和嗅覺相當敏銳,特别是角長在鼻子上,角可達1.5米。主要物種是白色,黑色,印度,爪哇和蘇門答臘

為什麼我們沒有在動物園裡看到犀牛?

犀牛被圍困

動物界很少有動物能打敗它,别看非洲黑犀牛那麼笨重,但奔跑速度高達每小時45公裡,"手"靈活,其他種類的犀牛奔跑速度也不遜色,犀牛是一種非常長而笨重的動物,皮膚堅硬喜歡在泥坑裡打滾, 這是因為犀牛皮的大小有褶皺,皮膚在接縫中薄而細膩,寄生蟲喜歡躲在裡面,吸血的蚊子也會以吸食犀牛的血液為生,為了趕走寄生蟲,犀牛在泥濘中打滾很舒服。

為什麼我們沒有在動物園裡看到犀牛?

犀牛和鴕鳥

除了寄生蟲喜歡鑽進犀牛體内,犀牛也喜歡跟着犀牛,吃寄生的蚊子,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非常和諧的犀牛和鳥類,"敵人"來了,會叽叽喳喳地異常飛離犀牛,犀牛接到信号後會警惕周圍的環境。犀牛主要是對人類的威脅,中國最後一頭犀牛在1972年被人類狩獵消滅。

犀牛數量下降的原因

犀牛最稀有的是它的角,是中藥的珍貴良藥,有的國家還作為社會地位的象征,國際市場上對犀牛角或需求,偷獵者可以獲得富有的财富,在20世紀80年代,95%的坦尚尼亞黑犀牛落入偷獵者的槍口下,數量為3000至100頭, 降低的速度令人震驚!随着時代和環境因素的發展,導緻犀牛的繁殖越來越少,這當然也與犀牛的繁育密切相關,犀牛繁育下一代和綿羊、水牛也不一樣,犀牛繁育一個小犀牛的過程很長,整個懷孕期為17-18個月,每4-5年雌性犀牛就會生下一個寶寶, 而小犀牛将跟随母親3年,以便能夠獨立生活。還要面對偷獵者狩獵、環境因素,犀牛健康平穩生長并不容易。

為什麼我們沒有在動物園裡看到犀牛?

為了保護珍稀物種,作為《國際野生貿易公約》的成員國,中國于1993年采取了保護措施,中國政府頒布了禁止使用犀牛角的禁令。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隻要它們存在,起着生态平衡的作用,我們現在擁有的資源,如果不加以保護,也許未來隻能通過文字和圖檔來識别。

仔細觀察自然,觀察我周圍的自然,我就在頭條新聞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