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眼裡的足球環境轉變

本人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的HB省HS市,普通勞工,喜歡足球。今天把我眼裡看到的我市足球環境轉變跟大家分享一下,不喜勿噴!

七,八十年代時,那時候對球迷這兩個字的概念還是很模糊的,我市各中國小,各廠礦企業是有自己的足球隊的,互相之間有組織,有比賽。我市二中,六中,八中足球隊是中學校隊的佼佼者,每年的聯賽冠軍多在這三支隊伍裡産生。廠礦企業聯賽以本市一家著名水泥廠,鋼廠,電力系統,有色冶煉,省拖拉機廠為強者,是每年冠軍有力争奪者。我是本市機械局系統下屬的一家企業員工,廠裡也有自己的球隊參與系統内部比賽。機械局也參加市裡組織的企業聯賽。我的同學有幾個畢業後分别被招入水泥廠,鋼廠,有色冶煉,省體二隊,有一個跟前國腳蔡*還是隊友。那個年代我市的足球氛圍是很濃厚的。

中央電視台78年世界杯錄播了幾場比賽,那時候我還小,電視機也少,知道足球的也少。隔壁家有一台9寸的,他家那哥倆看球時大呼小叫,拍桌摔椅,我在旁邊湊熱鬧。82年的世界杯轉播,我看了法國巴西那一場,記住了濟科,蘇格拉底,法爾考,普拉蒂尼,吉雷瑟,蒂加納。86年世界杯時有了自家電視機,看了直播加拿大摩洛哥,阿根廷英格蘭,西德阿根廷,丹麥蘇聯等幾場比賽。馬拉多納,布魯查加,巴爾達諾,希爾頓,萊茵科爾,大勞德魯普帥呆了。那時候我讀技校,是校隊前衛。也知道除了世界杯外還有歐洲杯,亞洲杯,美洲杯,豐田杯……90年世界杯(不贅述)以後我就算是老球迷了,那時候周圍踢球的人真的蠻多,國足水準絕對亞洲一流。

九十年代初,中央電視台開始轉播意甲聯賽,90年世界杯期間我市的足球氛圍達到頂峰,大至廠礦企業,機關,學校,小至民間團體,居民社群,紛紛開展足球比賽,轟轟烈烈,熱鬧非凡。

92年中國足球職業化開展,我省省會城市WH有了第一家職業俱樂部,我市也成立了球迷協會,跟随俱樂部南征北戰,也随國足遠征。本人是其中一員,曾在沈陽五裡河見證過國足世預賽出線。

2002年之前國足在亞洲還算一流水準的。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市機關,學校,廠礦企業的足球聯賽逐漸消失了,沒人踢球了,沒人組織了,踢球的沒出路了,大部分下崗了。國足水準開始下滑,一個龐大的團體“球迷”正式上線了。

現在我們幾個同學在一起也經常踢幾腳,也看見有一些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在踢。九零後,零零後踢球的太少了,看不到一零後踢球的小孩。

這個現象值得反思,參與的人多,球迷少的時候,國足水準較高。參與的人少,球迷多的時候,國足水準很低。這環境怎麼造成的?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國足水準也許就上去了。

看官有興趣可以看一下我寫的“中國的球迷”一文,謝謝擡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