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類型A
2019年九年級國文中考模拟試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表述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6頁,第Ⅱ卷6至8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請考生仔細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并務必按照相關要求作答。
2.考試結束後,監考人員将本試卷和答題紙一并收回。
第Ⅰ卷(選擇題 45分)
一、選擇題(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不正确的一項是( )
A.總而言之,請你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缭(liáo)亂的洞府,其外觀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園林。
B.我非常榮幸地接受《瞭(liáo)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華”征文特别榮譽獎。我父親是受中國傳統教育長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傳統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緬懷我的父親,我寫了《懷念》這篇文章。。
C.不要輕觑(qù)了事業對精神的儒養或反之的腐蝕作用,它以深遠的力度和廣度,脅持着我們的精神,以成為它麾(huī)下持久的人質。
D.青少年開始為呆闆而複雜的教育枷鎖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縱和不明智的嚴厲互動作用下的道德說教以及拙(zhuō)劣膚淺的世界觀所束縛。。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我們隻有雷霆,隻有閃電,隻有風暴,我們沒有拖泥帶水的雨!
B.了解我的人還相信我,還能說服他,對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難就服他,我也懶得說服他,就采取相輔相成的方法。
C.這一段時期,流感似乎已銷聲匿迹,但是醫學專家反複提醒,這種疾病可能隻是暫時消失,很可能會卷土重來。
D.那索似有千鈞之力,扯住兩岸石壁,誰也動彈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傾,就是索崩。
3.下列各項判斷與分析中,正确的一項是( )
A.“大國工匠”“記住鄉愁”“精準扶貧”“履職盡責”四個短語結構各不相同。
B.“核心價值觀承載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這個句子的主幹是“價值觀是力量”。
C.“他一直不很喜歡《奔跑吧,兄弟》《非誠勿擾》《快樂大學營》等類電視節目,從内心深處。”這個句子中“從内心深處”充當狀語。
D.“讓座不是一種法律責任和義務,而是一種道德自律行為,是以讓還是不讓的權利,掌握在當事人自己手裡,别人無權幹涉。”這個複句的第二層是因果關系。
4.下列語句中标點使用正确的一項是( )。
A. 《大學》本身就說,格物緻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田 地,進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 名人用過的東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過的就是廢物;名人做一點錯事,寫起來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強詞奪理,叫做雄辯,凡人就是狡辯了。
C. 今天,這裡有沒有特務?你站出來,是好漢地站出來,你出來講,憑什麼要殺死李先生!
D. 我怎麼形容自己呢?我覺得我是“努力奮鬥,曾經取得過成績,現在高峰已過,跟不上新技術發展的一個過時的科學家。”
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我國領海不斷被侵擾,為了應對複雜多變的海上形勢,中國海監局加大了海上巡邏密度和執法裝備的品質。
B.據銀監會分析,2015年第一季度,我國股市一路上漲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所緻。
C.據測算,亞太區域未來十年間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将達49萬億元人民币,僅“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鐵路線路規劃就在1萬公裡左右,總投資超過5000億元。
D.要不是同桌及時提醒了我,否則我準會辦錯事。
6.下列關于名著和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确的一項是( )
A.《駱駝祥子》中,祥子在曆經被搶劫、被敲詐、虎妞難産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擊之後,徹底喪失了生活的夢想,由原來那個老實、堅韌、健壯的祥子變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屍走肉。
B.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的知識分子形象,比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故鄉》中的“我”以及《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這些人物都來自他的小說。
C.“唐宋八大家”是指包括韓愈、蘇轼、蘇洵、蘇轍、王安石、柳宗元、歐陽修、曾鞏在内的八位著名文學家。
D.《巨人三傳》記叙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法國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托爾斯泰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高尚的品格和頑強奮鬥的精神。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山水畫的意境
李可染
畫山水,最重要的問題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
什麼是意境?我認為,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寫景就是寫情。山水畫不是地理、自然環境的說明和圖解,不用說,它當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準确性,但更重要的還是表現人對自然的思想感情,見景生情,景與情要結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學的一面,畫花、畫鳥都會成為死的标本,畫風景也缺乏情趣,沒有畫意,自己就不曾感動,當然更感動不了别人。
在我們的古詩裡,往往有很好的意境。雖然關于“人”一句也不寫,但是,通過寫景,卻充分表現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這裡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聯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經遠了,消失了,送别的人還遙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這四句詩,沒有一句寫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後兩句,完全描寫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這兩句裡,使人深深體會到詩人的深厚的友情。
毛主席的詩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寫景,每一字都是說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達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詞分别展現了山的崇高、氣勢和力量,這裡并沒有直接寫人,實際上都有力地歌頌了人的英雄氣概。古人說“緣物寄情“,寫景就是寫情。詩畫有意境,就有了靈魂。
怎樣才能獲得意境呢?我以為要深刻認識對象,要有強烈、真摯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産生,有賴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産生,又與對客觀事物認識的深度有關。要深入全面地認識對象,必須身臨其境,長期觀察。例如,齊白石畫蝦,就是在長期觀察中,在不斷表現的過程中,對蝦的認識才逐漸深入了,也隻有當對事物的認識全面了,做到“全馬在胸”“胸有成竹”“白紙對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對象的精神實質,賦予對象以生命。我們不能設想齊白石畫蝦,在看一眼畫一筆的情況下能畫出今天這樣的作品來,而是對蝦的精神狀态熟悉極了,蝦才在畫家的筆下活起來的。對客觀對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畫不出好畫。
寫景是為了要寫情,這一點,在中國優秀詩人和畫家心裡一直是很明确的,無論寫詩、作畫,都要求站得高于現實,這樣來觀察、認識現實,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的毛主席的《沁園春•雪》開頭幾句“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就充分展現了詩人胸懷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中國畫不強調“光”,這并非不科學,而是注重表現長期觀察的結果。拿畫松樹來說,以中國畫家看來,如沒有特殊的時間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點鐘或中午12點,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現松樹的精神實質。像五代畫家荊浩在太行山上描寫松樹,朝朝暮暮長期觀察,畫松“凡數萬本,始得其真”。過去見一位作者出外寫生,兩個禮拜就畫了一百多張,這當然隻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認識對象,更不可能創造意境。如果一位畫家真正力求表現對象的精神實質,那麼一棵樹,就可以唱一出重頭戲。記得蘇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樹名叫“清”“奇”“古”“怪”,經曆過風暴、雷擊,有一棵大樹已橫倒在地下,像一條巨龍似的;但是枝葉茂盛,生命力強,使人感覺很年輕的樣子。經過兩千多年,不斷與自然搏鬥,古老的枝幹堅如鐵石,而又重生出千枝萬葉,使人感覺到它的氣勢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樹,一座山,觀其精神實質,經過畫家思想感情的誇張渲染,意境會更鮮明。木然地畫畫,是畫不出好畫的。每一處風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異一樣。四川人說:“峨嵋天下秀,夔門天下險,劍閣天下雄,青城天下幽。”這話是有道理的。我們看頤和園風景,則是富麗堂皇,給人金碧輝煌的印象。一個山水畫家,對所描繪的景物,一定要有強烈、真摯、樸素的感情,說假話不行。有的畫家,沒有深刻感受,沒有表現自己親身感受的強烈欲望,總是重複别人的,就談不到意境的獨創性。
肯定地說,畫畫要有意境,否則力量無處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夠,還要有意匠;為了傳達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計想辦法。意匠即表現方法、表現手段的設計,簡單地說,就是加工手段。齊白石有一印章“老齊手段”,說明他的畫是很講究意匠的。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畫的主要的兩個關鍵,有了意境,沒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說“意匠慘淡經營中”,又說“語不驚人死不休”。詩人、畫家為了把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别人,一定要苦心經營意匠,才能找到打動人心的藝術語言。
7.下列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描寫的是送别友人時的自然景象,沒有直接抒寫情感,情寓于景,讀者能夠體會詩人深厚的感情。
B、齊白石對蝦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極了,蝦才在他的筆下活起來,可見,畫家對客觀對象的認識、感悟越是深刻,畫出的畫越是傳神。
C、山水畫畫家并不注重表現“光”,而注重準确表現景物的精神實質,賦對象以生命,木然地畫畫,客觀景物就會成了标本。
D、五代畫家荊浩畫松“凡數萬本,始得其真”,有位畫家寫生十幾天畫了一百多張,可見,畫作的數量影響着意境的創造。
8. 下列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畫家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現深厚的思想感情,山水畫如果沒有了意境,也就沒有了靈魂。
B.山水畫家隻要身臨其境,長期觀察,就能夠深入全面地認識對象,産生強烈的、真摯的、樸素的感情,進而讓意境在作品中産生。
C.畫家熟悉客觀事物也不一定能畫出好畫。山水畫意境的獨創性,要求畫家不能簡單重複别人,要有自身的深刻感受和表達這種感受的強烈願望。
D.要把握事物的精神實質,除了長期觀察,還需要注重表現觀察結果。畫家創作中思想感情的介入要以高于現實的觀察為前提。
9.文章結尾部分提到了“意匠”,對此分析正确的一項是( )
A、說明在山水畫的創作中,意匠比意境更加重要。
B、說明沒有深刻感受,沒有表現自己親身感受的強烈願望,就談不到意境的獨特性。
C、說明有了意境,沒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使得論證更加嚴密。
D、說明畫家、詩人一定要苦心經營意境,才能找到打動人心的藝術語言。
三、(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三峽》選段,完成10——12題。
自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略無阙處。重岩疊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裡,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0、對句子的翻譯,正确的一項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譯文:隻有在正午和半夜,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B、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譯文: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山石樹木的倒影。
C、其間千二百裡,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譯文:那中間有一千二百裡,雖然駕着風一樣飛奔,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D、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譯文:懸挂着的泉水瀑布,沖刷岩石,江水湍急,兩岸山峰秀美,山上草木茂盛,實在趣味無窮。
11、對文章内容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全文結構嚴謹,布局巧妙,渾然一體。作者采用先小後大,先總後分再總的結構,按季節分層次,寫得起訖分明,各具特色。
B、第一段總寫三峽的特點:山高嶺連,中間狹窄。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
C、第四段寫三峽的秋季景色,和上層歡快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比,到處籠罩着悲寂、凄涼的氣氛,具有凄婉美。
D、文章寫水則分不同季節,動靜相生,搖曳多姿。引用的詩句表現了漁人漂泊不定的悲傷,襯托了秋的悲涼,展現了作品的人文關懷。
12、對文章的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飛漱其間,“飛”形象地寫出了瀑布從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氣勢。
B、“重岩疊嶂,隐天蔽日”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寫盡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C、《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展現的情感可以用《峨眉山月歌》中的“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來展現。
D、本文多用對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讀起來收效有緻,很有節奏感。
四、(9分,每小題3分)閱讀《次北固山下》一詩,回答17——20題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曆來被人稱道,下列對這兩句詩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着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
C.“生”與“入”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D、這兩句詩對仗工整,寫景逼真,叙事确切。
14、下列對詩歌的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詩以對偶句發端,“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
B.颔聯之“兩岸闊”與“潮平”,“一帆懸”與“風正”均有因果關系。“風正”是風大之意。
C.頸聯寫出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D.尾聯遙應首聯,表達了詩人觸景生情,籠罩了一層思鄉之情。
15、與本詩頸聯所蘊含的理趣最為相近的一項是( )
A.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 B.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C.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D.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II卷(表述題 共105分)
五、(17分)
16.(10分,每小題2分)
(1) ,望峰息心; ,窺谷忘反。
(2) 欲為聖明除弊事, 。
(3)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 。
17.根據下列提示,完成題目。(4分)
請從“徜徉 夢想 駐足 芬芳 滋潤”中選取詞語(不少于三個),連綴成一段話,并且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不超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據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題。(4分)
中央出台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為主要内容的禁令後,全國範圍内的奢侈浪費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由于公款消費明顯減少,部分高檔酒樓銷售額大幅下滑。資料顯示,春節期間北京市高檔餐飲企業收入下降超過35%,上海市下降超過20%。高檔禮品也出現一定程度的滞銷。于是有人産生了“反對浪費,會不會抑制消費”的疑慮。
其實,從中長期來看,國家減少公款消費,可以把節約的經費用在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衆迫切需要的地方上;老百姓擺脫了講究臉面和排場的高檔消費這個沉重負擔,可以把節省下來的錢用到學習、健身、休閑旅遊等方面。這些最終都會轉化為更高品質的消費。
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18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9——21題.。
戴 逵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①也。幼有巧慧,聰悟博學。善鼓琴,工書畫。為童兒時,以白瓦屑、雞卵汁和溲作小碑子,為鄭玄②碑,時稱詞美書精,器度巧絕。其畫古人山水極妙。十餘歲時,于瓦棺寺中畫。王長史見之雲:“此兒非獨能畫終享大名吾恨不得見其盛時。”
逵曾就範宣③學,宣見逵畫,以為亡用之事,不宜虛勞心思。逵乃與宣畫《南都賦》。宣觀畢嗟歎,甚以為有益,乃亦學畫。
逵既巧思,又善鑄佛像及雕刻。曾造無量壽木像,高丈六,并菩薩。逵以古制樸拙,至于開敬④,不足動心⑤,乃潛坐帷中,密聽衆論。所聽褒貶,辄加詳研,積思三年,刻像乃成。
(選自《曆代名畫記》)
(注釋)【注釋】①.谯、铚: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區域。②.鄭玄:人名。③.範宣:人名。④.至于開敬:到了開放敬神的時候。⑤.動心:打動人心。
1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8分)
(1)宣見逵畫,以為亡用之事______
(2)又善鑄佛像及雕刻______
(3)乃潛坐帷中______
(4)辄加詳研______
2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6分)
(1)此兒非獨能畫,終享大名,吾恨不得見其盛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觀畢嗟歎,甚以為有益,乃亦學畫。
21.通讀全文,說說戴逵在藝術上取得成就的原因。。(4分)
七、(20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22——25題。
寫給母親
算一算,再有20天,我媽去世就三周年了。
三年裡,我一直有個奇怪的想法,就是覺得我媽沒有死,而且還覺得我媽自己也不以為她就死了。我媽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後醫生認定她的各個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維持治療。每日在老家挂上液體.她也清楚每一瓶液體完了,兒女們會換上另一瓶液體的,是以便放心地閉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閉着的眼再沒有睜開,但她肯定沒有意識到從此再不醒來.因為她躺下時還讓我妹把給她擦臉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邊.系在褲帶上的鑰匙沒有解,也沒交代任何後事啊。
三年以前我每打噴嚏,總要說一句:這是誰想我呀?我媽愛說笑,就接茬說:誰想哩,媽想哩!這三年裡,我的噴嚏尤其多,噴嚏一打,便想到我媽了,認定是我媽還在牽挂我哩。我更是覺得我媽還在,尤其我一個人靜靜地待在家裡,這種感覺就十分強烈。我常在寫作時,突然能聽到我媽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聽到叫聲我便習慣性地朝右邊扭過頭去。現在,每聽到我媽叫我,我就放下筆走進那個房間,心想我媽從棣花來西安了?當然房間裡什麼也沒有,我卻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語我媽是來了又出門去街上給我買我愛吃的青辣子和蘿蔔了,或許,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牆上的她那張照片裡,我便給照片前的香爐裡上香,要說上一句:我不累。
整整三年了,我給别人寫過十多篇文章,卻始終沒給我媽寫過一個字,因為所有的母親,兒女們都認為是偉大又善良,我不願意重複這些詞語。我媽是一位普通的婦女,纏過腳,沒有文化,戶
(賈平凹/文,選自《青年文摘》,略有改動)
籍還在鄉下,但我媽對于我是那樣的重要。已經很長時間了,雖然再不為她的病而提心吊膽了,可我出遠門,再沒有人哆哆嗦嗦地叮咛這叮咛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該送給誰去。
在西安的家裡,我媽住過的那個房間,一切擺設還原模原樣,我一次又一次難受着又跟自己說,我媽沒有死,她是住回鄉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濕太熱,每晚被濕熱鬧醒,恍惚裡還想着該給我媽的房間換個新空調了,待清醒過來,又寬慰自己,我媽在鄉下的新住處裡,應該是清涼的吧。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我準備着香燭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丢墳上,現實告訴我我媽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陰陽兩隔,母子再也難以相見,頓時熱淚肆流,長聲哭泣。
22.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是本文的特點之一,請選擇描寫“我”的一處細節簡要分析。(5分)
23.文中畫線句寫得十分感人,請任選一個角度,作簡要賞析。(5分)
24.文章多處前後照應,結構嚴謹。仿照示例,再舉一例。(5分)
前文:算一算,再有20天,我媽去世就三周年了。
後文: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臨近。
前文:三年裡,我一直有個奇怪的想法.就是覺得我媽沒有死……
後文:
25. 母親去世已經三年,可“我”“就是覺得我媽沒有死”,這是為什麼?(5分)
八、作文(50分)
26.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到了麥子成熟的季節,麥田裡一片金黃。農人們都 在準備收割。有位麥人突然發現,他麥田裡還有一穗麥子泛着青色。于是他決定等着一穗麥子黃了再來割麥。這是他的一貫風格。眼裡容不得半粒沙子。等這一穗麥子黃了的時候,其他所有的麥子都已經爛在地裡。
有時候,細微之處的缺憾并不會損害全局的利益。我們應該牢記初始目标,以大局為重,學會放棄一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請你根據對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寫一篇文章。要求:依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拟标題,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
一、1.C 2.B 3.C 4.A 5.C 6.C
二、7、D 8、B 9、C
三、10、B 11、A 12、C
四、13、C 14、B 15、B
【評分】每小題3分,共45分。
五、16.(10分)(1)鸢飛戾天者 經綸世務者(2)肯将衰朽惜殘年
(3)苟全性命于亂世 不求聞達于諸侯
【評分】每空2分,共10分。出現錯别字該題不得分。
17、(4分)略
【評分】共4分。符合要求,意思對即可。
18. (3分)反對浪費,會促進更高品質的消費。(若回答“反對浪費,不會抑制消費”得2分)
【評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六、19、①通“無”,沒有。②擅長或善于③秘密地;暗中④就
20、①這小孩子不隻能畫畫,最終能取得大成就,遺憾的是我不能見到他鼎盛的時候。②範宣看完贊歎不已,認為(作畫)很有好處,于是也學畫畫。
21、巧慧(聰悟)、博學(2分);虛心好學、精益求精(2分,答出其中任意一條即可得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參考譯文: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縣人。他小時候就有靈巧聰慧的心思,善于彈琴,擅長書法與畫畫。他還是兒童的時候,用白瓦屑、雞蛋汁混合浸泡,最後做成一塊碑,并命名為《鄭玄碑》,見到這個碑的人都贊歎不已,認為這塊碑“詞美書精,器度巧絕”。他很擅長畫古人的山水畫。十多歲的時候,在瓦棺寺畫畫。王長史看到之後說:“戴逵并非隻會畫畫,以後肯定能有大名望,我隻是遺憾自己見不到他輝煌的時候了。”
戴逵曾經跟從範宣學習,範宣見到戴逵的畫作,認為沒有用處的事情,不必在這上面白白花費心思,戴逵于是為範宣畫了《南都賦》,範宣看完之後大為感歎,認為非常有益處,于是也開始學畫畫。
戴逵既然有了靈巧的心思,又善于鑄造佛像和雕刻。他曾經建造無量壽佛的木像和菩薩的木像,高達一丈六。他認為古時的制作都粗拙古樸,到了開放敬神的時候,不足以使人動心。于是藏在帷幕中,偷偷聽衆人的議論,所聽到的褒貶意見,都加以詳細的研究,積累思考了三年,刻像才最終完成。
七、(20分)22.示例:“這三年裡,我的噴嚏尤其多,噴嚏一打.便想到伐 螞 了.認定是我媽還在牽挂我哩。”借“打噴嚏”這一細節,表達了“我”時時刻刻都在懷念母親,表達出了母子之間互相牽挂的真摯情感。
23.通過神态與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母親對“我”的關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24.“我常在寫作時,突然能聽到我媽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聽到叫聲我便習慣性地朝右邊扭過頭去”或“我一次又一次難受着又跟自己說,我媽沒有死,她是住回鄉下老家了”。
25.“我”與母親長期生活在一起,有着深厚的母子之情,母親雖然已經去世,但“我”與母親的感情難以割舍,不願接受這個現實,時時刻刻都在思念她,她一直活在“我”的心裡。
31.【評分】從表達、内容、書面三個方面綜合評分。可分為四類卷。
綜合評分表
<col>
項目
類别
表達
(20分)
内容
(15分)
書面
(5分)
總分
一類
16~20分
12~15分
4~5分
32~40分
二類
11~15分
9~11分
3~4分
24~32分
三類
6~10分
5~8分
2~3分
16~24分
四類
5分以下
4分以下
2分以下
15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