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倫大紅大紫之前也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小透明,
有一次他和一衆主演接受通路的時候,
他手中的話筒被記者搶走塞到了另一個演員手中。
站在中間的一位老演員看到鄧倫一臉尴尬,
馬上将手中的話筒塞給他,十分暖心,
這個老演員就是沈丹萍,是八十年代當紅的女一号。
她曾經和張鐵林談戀愛,大二就拍電影走紅,
最終嫁給了德國人烏偉,成為第一個嫁給外國人的女星。

1960年,沈丹萍出生在南京一個普通家庭,
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老實本分。
沈丹萍從小便生得漂亮,她不是那個年代流行的圓臉美女,
但五官長得很标緻,有着南方姑娘小家碧玉的氣質。
沈丹萍從小喜歡唱歌跳舞,
夢想着成為一名專業的舞蹈演員站在舞台上。
1973年,12歲的蔡明被選中拍攝電影《海霞》,
飾演童年女主,随後這部電影在全國公映。
熒幕上的蔡明一張小圓臉,一雙大眼睛,非常招人喜歡,
沈丹萍的親戚朋友看到這部電影後都說蔡明和她長得很像,
并慫恿她給蔡明寫信,讓她跟着一起去拍電影。
當時沈丹萍還比較膽怯,覺得蔡明是大明星,不敢寫信給她,
但在心裡卻悄悄種下了一個明星夢。
16歲的時候沈丹萍報考了老家的揚州歌舞團,
一開始并沒有被選上,但她沒有放棄,接連考了好幾次,
終于被錄取,實作了自己的夢想。
然而僅僅一年後,國家宣布恢複暫停十多年的聯考,
17歲的沈丹萍有機會通過聯考站上更大的舞台,
當她知道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公開招生後,
立馬開始準備考試,發誓一定要考到北京去。
有過一年舞台表演經驗的沈丹萍順利通過了專業考試,
之後文化課也順利達标,
她同時收到了北電和中戲兩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最終她選擇了北電,成為了表演系的新生。
北電78級還有張豐毅、張鐵林、方舒等國内第一批火起來的演員,
尤其是方舒,從七歲就開始拍電影,
在考上北電之前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明星。
方舒是那個時代最标準的女主長相,一張小圓臉,
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得會說話,而且她還出身名門。
方舒的祖父是民國時期東北軍的進階将領,
她父親是幹部,母親是中央音樂學院的老師,
再加上從小成名,方舒簡直是小說裡走出來的人物。
那時候幾乎整個學校的男生都喜歡過方舒,
相比之下的沈丹萍則顯得不夠大氣,
但依然有人注意到了她的美,那就是同班的張鐵林。
當年的張鐵林還是班裡的玉面小生,沒有發福也沒有油膩,
一副幹幹淨淨的長相十分精神,和沈丹萍站在一起如同金童玉女一般,
兩人在北電的校園談了一段純純的初戀。
這批學生也趕上了最好的時代,特殊時期剛剛結束,
國内的影視文化産業迅速恢複,
全國各地的電影制片廠都在按照要求成立,
北電、中戲這批學生還沒畢業基本上就被預定了,
剛剛大二的時候就成為了男女主角。
沈丹萍在大二的時候便出演了電影《百合花》,
大三的時候出演了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飾演女主角沈荒妹,一個山村裡意識落後的女孩。
在這部電影裡,沈丹萍梳着兩條麻花辮,一臉純淨,
清澈又單純的眼神十分動人,讓她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女神。
這部電影獲得了金雞獎,并在全國公映,
沈丹萍也成為了家人的驕傲,成為了電影明星。
張鐵林則在大二的時候和方舒拍攝了電視劇《有一個青年》,
這部劇作為獨苗還獲得了第一屆飛天獎一等獎。
次年又和同班的周裡京、方舒主演了電影《年輕的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周裡京是班上的大帥哥,
也是北電第一個外形分滿分的學生,
很多年後才有了第二個滿分考生柳雲龍。
沈丹萍這批學生在大學期間幾乎都忙碌在各個片場,
在學校聚在一起上課的時間反而很少。
她和張鐵林也因為繁忙的拍攝任務聚少離多,
而張鐵林進入片場後很快便被花花世界所吸引,
又看上了别的漂亮女孩,兩人是以分手。
當初沈丹萍還一度非常傷心,多年後她才知道分手是多麼正确的選擇,
之後的張鐵林教科書般得演繹了一個渣男的故事。
和沈丹萍分手後不久,張鐵林就愛上了八十年代第一美女龔雪,
兩人還一起合作了電影《大橋下面》,
雖然龔雪年長六歲但依然沒有抵擋張鐵林的熱情,
但這份感情最終因為龔雪的出國而分手。
多年後張鐵林也出國留學,并在國外遇到了波蘭籍的妻子,
還生下了漂亮的混血女兒月亮,
但他卻沒有把妻女帶回國,自己回國發展。
之後張鐵林事業越來越好,绯聞也不絕于耳,
借着自己的名氣先後和小十幾歲的演員侯俊傑、王雅琦談戀愛,
45歲的時候又愛上年輕的女大學生訾曉敏。
張鐵林向來隻喜歡年輕女孩,而且有一個原則絕不結婚,
卻意外讓侯俊傑、訾曉敏生下了孩子,
兩次因為撫養費被告上法庭。
回頭想想單純的沈丹萍和張鐵林分手實在太幸運了。
畢業後沈丹萍被配置設定到了北京電影制片廠,
在這裡她遇到了自己曾經的偶像蔡明,
兩人還被配置設定到一個宿舍了。
年少成名的蔡明實際上比沈丹萍小一歲,
這時兩人都已經是大明星,
雖然性格、背景完全不同,卻一見如故,
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話題,成為了最好的閨蜜。
那時候兩人經常窩在宿舍裡用電熱鍋做飯吃,
蔡明隻會煮羊蠍子,其他的都不會做,
大部分時間都是沈丹萍做飯,她負責吃。
這時候沈丹萍的事業正好,是國内當紅的女主角,
她在《夜上海》中飾演的周旋,将一代歌星的妩媚诠釋得恰到好處,
也讓觀衆看到了她文靜乖巧的另一面。
年僅22歲的沈丹萍已經拿下了金雞獎最佳女演員獎項,
有了代表作還有了正式編制,追求者也很多,
但她卻愛上了一個比她大14歲的外國人。
德國人烏偉已經在中國呆了九年,他一直負責德文審譯工作,
從74年到83年将中國的變化看在眼裡,
他自诩中國通,還交了很多年輕的中國朋友。
在一次聚會上,烏偉見到了和朋友一起來的沈丹萍,
身為電影明星的沈丹萍打扮非常洋氣,
穿着打扮到外貌都閃露着明星氣質,讓烏偉挪不開眼。
原本烏偉已經計劃回德國了,但見到沈丹萍之後,
他改變了想法,他要重新申請了工作簽證,
留在中國将這個女孩追到手。
那時烏偉也是人群中最顯眼的一個,在一群黃皮膚黑頭發的人群中,
隻有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尤其在八十年代,國内的外國人還很少。
當時烏偉也像國内的年輕人一樣穿着中山裝,
中文說得也很流利,讓沈丹萍非常感興趣。
兩人很快就在聚會上認識了,
烏偉立馬邀請沈丹萍下一次聚會,
但沈丹萍馬上要離開北京去拍電影,
便客氣地說等她回來請烏偉吃飯。
然而沈丹萍回到北京後早就忘了這件事,
反而是烏偉一直在焦急得等待,
聽說沈丹萍回京了立馬邀請她到家裡吃飯,
同時還邀請了幾個兩人共同的朋友。
一群人圍坐着桌子聊得正開心,
沈丹萍就坐在了烏偉身邊,這時突然停電了,
烏偉抓住這個機會突然親了沈丹萍一下。
來電後,聚會繼續,但烏偉和沈丹萍的關系卻變得微妙起來,
那個吻讓烏偉激動不已,也讓沈丹萍徹夜難眠,
第二天沈丹萍問烏偉,你親我是因為喜歡我嗎。
烏偉趕緊向女神表白,沈丹萍也大膽得接受了,兩人開始談起了戀愛,
在北京的胡同裡經常看到一個老外騎着自行車馱着一個美女,
那就是熱戀中的烏偉和沈丹萍。
兩人跨越了種族和文化,相處得非常開心,
将彼此認定為生命中的另一半,但當兩人想要結婚時,卻遭到巨大的阻礙。
首先那時國内還沒有關于外國人長久居留的辦法,
就連和外國人結婚的相關政策規定也不健全,
另外沈丹萍的父母堅決不允許她嫁給一個外國人。
當時國内還處于改革開放階段,雖然出國慢慢成為熱潮,
但在普通群眾的意識裡嫁給外國人還是不能接受的。
沈丹萍在各種壓力下一度想要放棄兩人的感情,
但烏偉對她說,如果這個國家不同意我們在一起,
我們就等到同意的那一天。
烏偉的真誠打動了沈丹萍,讓她有勇氣繼續說服父母,
幸運的是第二年國家就釋出了關于外國人居留和結婚的相關規定,
1984年,兩人最終突破的所有阻礙,勇敢得走到了一起。
從相識相戀到結婚,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也算是閃婚了。
第二年,沈丹萍生下了女兒丹丹
1996年,他們又生下了第二個女兒安娜。
但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讓戀愛的甜蜜慢慢消退,
剩下的都是夫妻間的争吵。
後來女兒長大後吐槽母親,每天要說一百次離婚,
大部分時間都是烏偉先低頭認錯,哄妻子開心。
沈丹萍是個愛幹淨的女人,有着南方姑娘的情調,
而烏偉則有着自己的工作節奏,有一個亂糟糟的書房。
每次沈丹萍為烏偉打掃書房後,兩人便會大吵一架,
烏偉總是抱怨為什麼不經過他同意,就打掃他的地盤,
而沈丹萍則更加委屈,連幹活也有錯。
後來烏偉告訴沈丹萍夫妻之間也要有邊界感,互相尊重彼此的空間。
這樣的争吵在兩人的生活中常常存在,慢慢才培養出了共同的默契。
雖然彼此的文化習慣不同,但兩人也有着共同的愛好,
烏偉也是一個文藝從業者,
中國的戲劇最初就是經由他的手才登上了國外的舞台,
他和沈丹萍也共同将國外優秀的戲劇作品帶回了國内。
曾經有一段時間,烏偉因為工作原因不得不回國,
沈丹萍也放下國内的演藝事業,将兩個孩子交給父母,
跟随丈夫一起來到國外,等到工作處理好才一同回國。
烏偉常說,不是妻子嫁到了國外,而是自己嫁到了中國。
對于兩個孩子夫妻二人一直是雙語教學,
但由于孩子跟外婆在一起時間比較長,
孩子說國語之前先學會了一口南京話。
為了能夠帶好孩子,沈丹萍決定請一個優秀的保姆,
必須要長得順眼,而且會說英語,這樣的要求直接勸退了很多人,
他們一連換了五十個保姆都沒有找到合适的人選,
為此沈丹萍還被冠上了苛刻雇主的頭銜。
沈丹萍的兩個女兒在兩種文化的培養下長大,非常自信
而且顔值比媽媽還要高。
大女兒認識男友僅僅六個月之後便決定閃婚。
對于這樣沖動的決定,沈丹萍和烏偉卻給予了支援,
既相信女兒的判斷也相信愛情。
而小女兒則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成為了沈丹萍的學妹,
隻不過沒有成為母親一樣的大明星。
如今沈丹萍已經61歲,影視作品已經很少,
偶爾在劇中客串長輩,參加影視節的頒獎活動,
很多人都忘了她曾經的風采。
雖然很少露面,但沈丹萍依舊保養得宜,
尤其是氣質不凡,有着曆經歲月的美好。
作為國内文革後第一批走紅的演員,沈丹萍的生活和事業都令人羨慕,
尤其是身上還有老一輩演員的真誠,不像如今的影視圈那樣浮躁,
這樣德藝雙馨的老演員才是年青一代學習的榜樣。
文|Nancy
圖檔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